身為一線的任課教師,很慶幸能與新課改風雨兼程一路走來,從課改理念的學習到深入課堂進行課改實驗,真是受益匪淺。自從借鑒學習了永威“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后,茅塞頓開,恍然大悟,并開始嘗試著在教學中高度尊重學生,充分相信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把以往教學中依靠教師的教,轉變為主要依靠學生的學,讓學生逐漸愛學英語、會學英語。
只有全體學生都動起來,才能從動腦、動口、動手等方面提高學生的興致,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本文中,筆者通過創設情境,寓教于美;課堂設趣,寓教于樂;進行電教媒體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師生表演,直觀情境三方面具體地闡述了如何在永威課堂中提高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一、課堂設趣,寓教于樂
古人云:“未見意趣,必不樂學。”可見,興趣是學生認識的需要,也是學習的強大動力。興趣越濃,注意力就越集中,觀察也越細致,反應越清晰。小學英語的生命就在于創造輕松活潑的英語課堂氛圍,讓學生產生興趣,激發學習動機。
1.寓知識于娛樂中,讓學生動起來
在課堂上,根據小學生好動、好玩、好勝的特點,采用多種活動形式,如,做游戲、講故事、唱歌、猜詞、傳悄悄話、分組對話等。特別是游戲,它是一種讓學生體驗學習的好方法。因為游戲給他們的英語學習帶來了快樂,使他們的身心達到完全的投入。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游戲的作用。如,touch and guess,pass words等都是受歡迎的。
如何借鑒“先學后教”教學法,上好常規課是我們首要思考的問題——課一定要上得實實在在,有效甚至高效。我們更加真切地意識到: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再也不能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而是要多學習、多思考、多實踐,努力豐富自己的專業理論知識,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讓自己在新課改的風口浪尖上鍛煉成長。
比如,教學方位詞:up,down,left,right時,就曾設計了這樣一個當堂訓練的游戲:Pin a nose on a face(貼鼻子)。首先在黑板上畫出一張缺鼻子的小丑的臉,再請一個學生走到黑板前,用布蒙上他的眼睛,讓學生貼出小丑的鼻子,臺下的學生用這四個詞匯來告訴他該怎么做。“Up,Up...”“Down,Down...”隨著鼻子位置的不斷變化,學生調整著指令,終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找到了鼻子的正確位置,順利地貼好了鼻子。這樣學生既學習掌握了up,down,left,right這四個詞,又運用這些詞匯進行了交際練習。又如,在教學Body時,通過讓學生一起來做Touch游戲,即教師發指令,學生邊做動作,邊重復身體部位名稱。如,教師說:“Touch your mouth. ”學生邊指嘴巴,邊說:“Mouth, mouth, this is my mouth.”這樣做既鍛煉了學生的聽力,加深了學生的記憶,課又上得很實在,取得了好的課堂學習效果。
2.利用多種教具,創設情境教學
作為英語教師,要經常利用圖片、實物、錄音機、投影儀等多種輔助工具,利用情景和特別設置情景進行教學。這樣就能使英語課堂教學形象化、趣味化和交際化,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接受所學知識。
如,教學apple,banana,pear等實物單詞時,把所要學習的實物帶進課堂,借助實物進行教學。這些實物都是日常生活中學生經常接觸的,把它們帶入課堂,學生會產生一種新鮮感,注意力會被吸引,在單詞與實物之間快速建立直接的聯系,新的生詞會在幾分鐘內被學生記住并說出。對于一些不便帶入教室的實物,就使用相應的圖片、卡片、玩具來代替,如,教學On the farm 時,用圖片、玩具把教室布置成農場,激活了學生言語活動的興趣,根據“先學后教”的模式,讓學生通過課件聽新單詞:cow, horse, sheep等。學生根據聽到的單詞,小組合作(兩人一組或四人一組),開始自編韻律,并進行展示,例如,綿羊sheep——Baa-baa-baa!奶牛cows——Moo-moo-moo!小馬horses——Nay-nay-nay!整堂課全體學生自始至終充滿了好奇和興奮。
3.發揮學生想象,激發學習興趣
想象是創造的源泉,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要培養思維的獨創性,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可利用實物、圖片、簡筆畫和教師的肢體語言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在學習Do you like...?Yes, I do.(No, I don’t.)句型時,展示提前畫好的動物園,里面有各種動物。學生先聽錄音,跟讀后,提出自己的疑難,如,tigers,monkeys等的發音,這時,會的學生就會積極踴躍地教其他學生,場面非常熱烈。當堂練習時,學生想象他們在手拉手參觀動物園,兩人一問一答,A:Do you like pandas?B:Yes, I do. Do you like tigers?A:No, I don’t. 或者讓一學生充當小記者,去采訪其他同學喜歡什么。這時學生都非常高興,一個個爭先恐后地要做小記者,通過采訪去了解其他同學的喜好。
同時,課堂上還要注意多角度地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在學習動物名稱時,先將小動物的聲音錄制下來,讓學生模仿動物的聲音和樣子來學。例如,cat, cat,喵喵喵;dog, dog,汪汪汪,……課堂上學生活躍極了,人人踴躍參與,有的裝成猴子,有的扮成小狗……有了這樣的課堂氛圍,教學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4.評價形式多樣,激發學習動力
學習的最大樂趣在于經過努力而獲得成功。因此,在對每一位學生進行評價時,都盡量用深情的贊許或是熱情的鼓勵,鞏固提高學習興趣,根據學生表現的優劣,依次運用程度不一的話語:OK/Good/Great/Wonderful!等。當學生表演精彩時,常常對他們說:“Great! Boys and girls. Clap your hands!”有時還獎勵給他們一些貼紙,或一些簡筆畫等。同時,還根據學生回答問題的具體內容,有針對性地指出好在哪里,如,語音語調優美、聲音響亮,以增強學生的信心,從而激發其學習動力,保持他們學習的興趣。
學習了永威教學,讓我們找準了師生的定位,能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并深深懂得,新時代的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主宰,教師的角色是做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者,做學生自主探究、討論交流的組織者,做學生釋疑解難的點撥者,做創設情景喚醒學生情感的激發者,讓學生學會合作,學會學習。在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時,借鑒永威的教學經驗,我們采用了優幫差,首先將學生分為四個學習小組,把每一小組的四名學生按興趣、愛好、性格和智能從1到4進行了“分號化”,把需要解決的問題由易到難“分割化”,小組進行討論時,那些比較簡單的問題,小組長就責成能力較差的學生回答,其他學生再做補充完善;比較難的問題就讓表達能力較好的學生發言,優劣互補,最后再由小組長做小結。讓每一個學生對號入座,給他們均等的表現機會。為了激發每一個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對進步幅度較大的同學,實行了“進步星”獎勵制。即在某一階段哪位學生進步較快,就給哪一組加分。如此以來,學生在進行小組學習時,總能做到全員參與,興趣盎然。新課改讓我們進一步領悟到,倘若能將生生互動的方式加以科學利用,便能充分開發和利用教學中的人力資源,從而為英語課堂教學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二、進行電教媒體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以電教為主體的“多媒體優化組合”教學模式,由于多媒體集聲音、文字、動畫等多種功能于一體,具有圖像直觀、動靜結合等的特點和優勢,能全方位地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動覺,多層次地啟發學生,使其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等方面得到訓練,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了良好的學生素質,達到了教育的最終目標。
如,在教學“What can you see?What can you hear?”句型時,采用形象的動畫、悅耳的音響,把學生帶入了一個有聲有色的動物世界,獲得了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學得開心,教師教得輕松。可見,在英語教學中靈活運用電教媒體,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感覺、視覺、聽覺,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實現了“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這一良好心態的轉變。
三、師生表演,直觀情境
主體性的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交流的多邊活動。師生間平等合作的交往關系,能使課堂開放,有利于學生的主動參與。
在教學過程的設計和安排上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想方設法培養其獨立獲得知識、創造性運用知識的能力。在課堂上努力提供情景給予學生操練的機會,表演能使學生熟練地掌握所學內容,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表演分為兩個方面:(1)由學生表演課文上的內容,讓學生進入角色,加強理解。教對話時,可采用師生分角色、學生之間分角色表演,還可以把對話中的人物換成學生自己的名字,這樣,教與學就在一種較為自然的環境中進行了。(2)根據所學課文內容靈活自由地表演,強化所學知識,讓學生提高在交際中應用英語的能力。
永威理念讓我們能夠倍加關注學困生。之前,我們往往會忽視班級里的學困生,總認為他們無可救藥了,關注不關注他們都一樣。“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是永威學校辦學的根本理念,永威學校對后進生的做法是幫其樹立信心,不放棄任何一個基礎差的學生。班級里的后進生問題是我們面臨的嚴峻考驗,事實證明:今天的后進生很可能就是明天的輟學生。而事實也證明:與其控輟不如轉差,做好“轉差”工作要靠每一個教師扎扎實實地去做很多的努力。例如,班里有一個學生期中考試成績60分。通過嘗試對這個學困生始終抱一顆寬容之心、仁愛之心、理解之心,給他們搭建一方展示自我的舞臺,學困生的頭抬起來了,學習也就有了信心。課改讓我們深深體會到:學生本來并無好壞之分。每個學生的頭腦里都沉睡著一位創造大師。即使是學困生,只要我們巧引善導,用創造性的活動激活他們的創造因子,他們中就會涌現出許許多多新的“愛迪生”“愛因斯坦”“貝多芬”。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應更深入地領悟永威的教學理念,加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的力度,繼續努力強化自身的教學基本功及教學技巧與機智,相信只要堅持下去,經過不斷地實踐,一定會有很大的突破,必定會有很大的收獲!
綜上所述,“先學后教,當堂訓練”這樣的課堂教學,讓全體學生都動了起來,從動腦、動口、動手等方面提高了學生的興致,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創新的能力,達到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誗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