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因材施教”的概念,就是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學時注重學生群體的個體性,參考學生體現出的個體性,對不同學生提出適合學生自身的學習方法,使得學生都能夠得到一定的進步,也就是使教育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關鍵詞:中職體育教學;因材施教;措施
一、中職學校體育教學因材施教的意義
首先,因材施教是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的差異進行教學,參考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為學生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所以,以因材施教為中心的體育教育能夠促進學生展現自身的長處,彌補學生的短板,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從而有助于素質教育的進行。而且體育教學貫徹因材施教的思想,能夠幫助學生培養健康的身體。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得到雙重的身心上的訓練,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更專業的技能,在將來的就業中具備更多優勢,并能夠夯實工作基礎。
二、中職學校體育教學因材施教的必要性
(1)從中職學校的性質上講,是為了培養具有技術的專業人員,所以學生在學校比較重視專業技能,學校也特別強調學習實踐。學生由于就業和深造的壓力很容易忽略體育鍛煉,但是學生對體育鍛煉的重要性的意識并不強,因此體育教育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2)對于20年期間的青少年進行調查的結果表明,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水平在不斷地降低。(3)學校體育教學設備老化,設備疏于更新,很多體育教師也存在很強的應付心理,教師教學不具備主動性,對學生的心理了解不透徹。(4)體育教學模式具有剛性,單一的體育課程設置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教師的教學以一刀切的方式進行,這樣很難充分發展學生的能力,這樣學生就不感興趣。這些原因導致當前體育教育促進學生的健康的效果并不明顯。
三、中職學校體育教學因材施教的措施
1.注重學生的客觀差異性
注重學生的客觀差異性,是以因材施教為中心的思想的具體體現,(1)教師需要增加和學生進行交流的機會,需要觀察學生的言行舉動,總結學生的不同特點。參考觀察到的信息,把學生進行客觀歸類,對不同學生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2)教師要提升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興趣,采取一些方法提升其積極性,使得學生在教學活動當中體會到充分的趣味性。(3)在體育教學方法的選擇上,對個體差異要考慮到位,例如,男女差異,體力差異,年齡差異等等。尤其是對于自身發展處于關鍵時期的女學生,要考慮得更加全面。
2.引導和示范教學
對于參加體育教學的學生而言,基本可以分為三類:不活潑、中度活潑和十分活潑。對于那些踴躍參加體育活動的活潑學生來說,只需要簡單布置任務即可,不需要過多的監督和引導;對于中度活潑的學生來說,這些學生一般是樂意參加體育活動的,這樣可以對這些學生稍加引導,監督他們進行適當強度的體育活動,這樣基本能夠涵蓋大部分學生,而有一些不愿意參加體育教學的學生,因為自身的一些原因,比如,體質原因或者性格因素影響,不能活潑參與體育教學。
3.考核方式多樣化
因為因材施教的中心思想,我們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了差異化的教學方法,因此也會產生差異化的考核手段。因為這樣的模式會涉及學生的分類問題,所以考核模式必然也會進行分類,這樣就使得教師的考核工作的難度增加,然而卻可以促進學生的能力培養。摒棄單一的教學模式,去除固定的考試考核項目,拋棄全體學生使用同一標準的傳統,不再使學生的發展固定在邊框里面,而是進行分類的考核模式。對于各個類別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考核標準,并且能夠給予多次機會,促使學生在考核的過程當中也能夠提高,進而能夠使得自己產生成就感,這樣還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逐漸養成定期進行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
4.進行特色評價
(1)開展分類評價。在對學生取得的體育成績進行評價的過程當中,要拋棄過去的單一教師評價的規則,而是在因材施教的中心思想的引導之下,對于體育教學過程的整體進行分段分類評價,之后再進行總結。(2)開展多角色評價。要促進學校與家長的聯絡,參考家長的建議,采納學生的評價,總結充分的經驗。
總之,因材施在中職學校體育教學當中的效果十分明顯,能夠促使學生更加適應社會的需求,這樣使得體育教學的作用發揮到了最大的限度,使得學生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加強了學生學習專業技能的能力,使得學生的發展能夠更加完善,能夠得到更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程賢華.中職體育教學中的\"因材施教\"芻議[J].素質教育論壇,2010(6).
作者簡介:劉漢,男,1987年7月生,本科,就職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農業學校,研究方向:中學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