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身心成長速度快,但具有不穩定性,小學是保障小學生情商發展和心理健康發展的關鍵時期。對于成績好的“優秀”學生,他們也是普通的孩子,不能因學習成績優秀而忽視對其心理的輔導,他們同樣會存在不能自律、叛逆、驕傲等問題。由于文化知識、社會經驗不足,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還沒有建立起來,這時更需要家長、老師給予與其他學生同等的關注和正確的引導。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教育工作。這樣,才能培養出品學兼優的新生來。
關鍵詞:優秀生;心理輔導;案例
“老師,我要去跳繩小寧不讓我去,非要我跟他下棋,我不跟他下,他就跟我搗亂。”聽到這句話,我眉頭一皺,又是他!
他,小寧,是我們班的班長。開學初期選班干部,同學們一致推選小寧當班長。小寧是個成績優異的學生,他聰明、活潑、開朗。班級活動少不了他,總是積極參與而且起帶頭作用。可是,一天一天的接觸,我發現他身上體現出很多小毛病,比如:文章剛開始描述的事情,像這種情況發生過好幾次,很以自我為中心。更有一次同學跟我說,他把自己的錢分給其他同學。而且在課上自我感覺很好,處理問題上很以自我為中心,看不起學習成績不如他的同學。甚至覺得問題簡單搶老師的話,不等老師說,他先說自己的觀點, 隨意性很強。
他為什么會這樣呢?沉思過后,總結了一下:首先,老師、家長、同學都喜歡這種優秀的學生。可是,好成績遮住了老師和家長的眼睛,往往放松了對他們思想上、心理上的教育,有的時候犯了錯誤,也會輕易地得到大家的原諒。這樣一來,他自己也放松了對自己的約束。其次,他父母都在外地打工,掙錢不少,總覺得虧待了獨生子的他,所以經常給他零花錢,他出手大方,經常買零食或買各種玩具,不珍惜父母的血汗錢,甚至把錢分給其他同學。成績好了,家長還是對他“重金獎賞”,結果他不但不知父母的錢來之不易,還會浪費錢。
針對小寧同學存在的思想問題,我決定從以下方面對他進行教育和引導:
一、與家長聯系,共同努力
小寧的在校情況,我及時與家長聯系,進行家訪。在家訪的過程中,我能感覺到他父母對孩子的那種歉疚,他們覺得只要孩子成績還不錯,又不能給孩子完整的親情,就用金錢和物質來彌補,卻沒想到沒有親情的陪伴,沒有父母的正確引導,孩子會變成這樣。交流后,我和家長達成共識:
1.給孩子一定量的零用錢,讓孩子合理安排,但要寫出使用明細。家長定期與孩子商討哪些是最合理的應用,哪些是可以節省的。
2.對孩子的獎勵盡量由物質獎勵變為精神獎勵、變為知識獎勵去做他感興趣的活動或者事情。如:成績優秀,與孩子去公園游玩、參觀科技館、購買喜愛的書籍學習用品等。
二、感受到“危機”,催他奮進
人都有惰性,如果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慢慢的他就會停止前進的腳步,甚至會在不知不覺中退步。原來的小寧就是這樣的孩子,自以為學習成績不錯,老師們都比較喜歡他就有了很大的優越感,不虛心學習了。為了激勵學生進步,我把學生分成不同層次的學習小組,小組成員間進行比賽。為使像小寧這類的優秀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增強“危機感”,我把他們分在了同一個小組,每次診斷性評價或同級測試,都讓他們來比比高低。這樣來挫一挫這類優秀生的“銳氣”,一次一次的對比,慢慢的小寧有了明顯的轉變。終于,在一次競賽中,他的成績是“C”,當他知道成績的時候,課堂上他忽然變得很安靜也不再說話,而是默默地改錯。課后我及時找他談話分析原因,他說:“我沒有考好,本來我認為我能得“A”的,他們都是“A”,他們真棒,我太驕傲了……”從他漸漸低下的頭,滿臉的羞愧中,可以看出他已經有所覺悟了。同時我也把他的學習上、生活上的缺點一一告訴他,他本是一個優秀的好孩子,希望他能改正缺點,與同學們和睦相處。就這樣,他慢慢地在競爭中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并懂得了只有不斷向前、不斷努力,才能變得更優秀。
三、改變消費觀,學會“理財”
開學初期,我在班里設置“綠色環保箱”,讓學生把班級廢紙收集起來,賣給廢品店,給同學們買圖書,充實圖書角,或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既增強了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又能讓學生在“那么多廢紙才賣幾塊錢!”的感嘆中明白錢來之不易,要節約,要把錢花在最有用的地方。為了使小寧同學改變不正確的消費觀念,學會“理財”,我讓他當班里的“綠色管理員”。他表現非常積極,每天課后都認真收拾、整理廢紙,還把收入和支出的錢記得清清楚楚,成了我們班出色的“綠色管理員”。慢慢的在生活中他變了,他已經會合理地安排自己的零花錢,不再經常光顧小店,還有了自己的存錢罐。今年,他在“敬老院建修”的救災募捐活動中表現得非常“大方”,他把自己積攢下來的零用錢大方地捐了出去,同學們給了他熱烈的掌聲,他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小學階段的學習是人生學習的起點,是情商發展、保障心理健康的重要時期,老師的責任不僅僅要讓孩子擁有良好的學習興趣,正確的學習習慣,科學的學習方法,更要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小學生身心發展速度快,但具有不穩定性,對于成績好的“優秀”學生,他們是也普通的孩子,不能因學習成績優秀而忽視對其心理的輔導,他們同樣會存在不能自律、叛逆、驕傲等問題。
參考文獻:
[1]羅恩·克拉克.優秀是教出來的.長安出版社,2009-01.
[2]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譯林出版社,2013-05.
[3]保羅·伯登.成功地經營你的班級.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11.
[4]肖漢仕.學校心理教育研究.論文科學出版社,2000-01.
[5]薛喜民,薛雅芬.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教導刊,2011(11).
[6]陳建召.如何進行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