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努力營造溫馨、友愛、拼搏、進取的良好學習氛圍,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和諧進取的班級環境中快樂學習。
關鍵詞:優良學風;感恩教育;家校協調
班主任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為學生營造和諧進取的學習環境,讓每一名學生都能有更好的發展。而班主任不僅要協調好會考學科的考試,還要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只有孩子、學校、家長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確保孩子在考試中取得理想成績。
一、豐富多彩的班級文化,實現教育的潤物細無聲
班級特色文化具有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它是學生接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響源之一。構建班級特色文化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的張揚,有利于整個班級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我以創建和諧向上的班徽、班風、班訓、班級名言和班歌為主要內容,設立個性化班級名片,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班級藝術活動和班級文化建設評選等活動,大力開發班級的文化活動園地,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班級文化氛圍。
二、加強學風建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班級管理中,要樹立“創優美環境,樹良好學風,從自己做起”的意識,從嚴要求每一位學生,并完善檢查、監督,采取有效的激勵措施,使學風建設成為一項長效機制。
1.個人反饋。每周一采用“每周一回顧”的方式,讓每個學生展示一周的糾錯本整理情況,特別針對學業水平考試科目,進行組內組間相互學習借鑒,便于學習改進,督促學生查漏補缺,不留欠賬。
2.班干部反饋。班干部根據各自分工,每天早晨利用晨會時間把昨天各自分管的情況在班級公布。周一至周五,每天都有兩位班干部值班,負責每天的早晨自主學習、值日、兩操、紀律、衛生等活動,同時幫助課代表完成收發作業,督促其他同學完成課前的復習和預習任務,這些活動較好地促進了班級學風建設。
3.班會反饋。我根據一周的班級觀察、記錄的情況進行總結,表揚先進,啟發后進。對每周學習認真,表現積極,進步大的學生采取一定的獎勵措施,比如獎勵他們本子、筆之類的學習用品。對堅持課前預習,上課專心聽講并積極回答問題,作業書寫規范,課堂知識掌握得比較好的學生,就減少他們的作業量。這樣不但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還為其他同學樹立了榜樣,真正讓每一位學生都把“課前默寫—自主預習—合作交流—綜合提升—疑難解析—規范書寫”等學習環節落到實處。
三、加強情感教育,讓每一位學生健康快樂地學習
進入青春期的初三學生具有較強的自尊心、求知欲強,但由于學習基礎、家庭環境、興趣愛好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部分學生的成績會相對落后,從而會產生一種失敗的心態。針對這個問題,我以好朋友的身份幫助他們分析學習不好的原因,找出改進的辦法,有意識安排他們和學習好的學生同桌,讓好學生幫助他們共同進步。還結合不同學科的特點,教給他們科學的學習方法。通過這些措施,使班里的后進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另外,這個時期的學生非常叛逆,情緒波動大,班里有一名男同學很聰明,但進入初三后,經常無故曠課,不想上學。家長與我及時溝通,對其進行說服教育,最后孩子終于承認了自己迷戀網絡游戲而導致厭學的錯誤。現在這名學生已經成為班里的優秀學生。
四、積極與家長溝通交流,共同促成學生的美好未來
學校坐落在城鄉結合部,家長受教育的程度差距較大,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存在很多問題。所有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因而對孩子的成長往往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每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當孩子達不到家長的期望時,家長通常會抱怨、批評、指責、甚至打罵。針對這些問題,我利用家長會、家訪、電話聯系等方式,積極與家長溝通,讓家長多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增強家長對孩子的信心,達到共同教育孩子的效果。
總之,要加強和諧進取的班級學習環境的建設,必須從細節入手,采取積極措施,努力營造溫馨、友愛、拼搏、進取的良好學習氛圍,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爭取讓每一位學生都在中考中取得優異成績。
參考文獻:
潘賢生.優化班級環境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J].小學教學參考,2008(15).
作者簡介:趙恒美,女,1971年2月生,曲師大本科,就職于淄博第十五中學,研究方向:班主任教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