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和指導者,是學校領導者實施教育、教學工作計劃的得力助手,也是學校與教師之家溝通的橋梁。班主任工作更需創新。只有創新,班主任才能與學生更好地溝通;只有創新,班主任才能更有效地達成教育目的;只有創新,才能使學校的教育理念在學生、家長、社會中得到充分宣傳;只有創新,才能在知識經濟的浪潮中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
關鍵詞:班主任;創新;合作
新時期要求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堅持多想新思路,敢用新辦法,尋求新突破,就能取得出人意料的教育效果。下面僅就召開主題班會談談具體的做法。
通過對多個班級調查發現,學生對班會課的真實想法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班會課不應是思想教育課,應是學生的思想活動課;班會課不應該全由班主任主講,應該由學生做主;班會課的內容應該貼近學生生活,這是學生喜聞樂見的;班會課的主題應該由學生自定,方式自選。
通過對學生的調查,我認為召開班會的任務應該放手讓學生去做。現在每個學校正大力推行小組合作學習制度,何不將每周召開主題班會的工作也作為一個小組合作探究的項目放到每個小組中去處理?如此一來,既可以調動每個小組、小組內每個成員的積極性,又可以保證班會的質量;再者,小組是按照學習成績、管理能力劃分的,每個小組的小組長和“二號人物”都有較高的素質,能夠保證班會的質量。
在有了具體的思路之后,我又召開班委和小組長會議,聽取他們的意見,結果他們都非常贊同!于是在全班學生面前公布實施細則,計劃正式付諸實施。幾年下來,筆者對此做過一些反思。其好處有以下幾點:
1.它能充分發揮小組成員集體的力量。班會主題由大家定,如,校園打群架的危害;在學校使用手機的好與壞;高中生談戀愛對學習的影響等,思路由大家想,全班學生集體參與,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也都是受教育者,充分體現集體智慧。
2.能夠克服教條、刻板的說教,讓學生感到有新意、有興趣。
3.能夠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把事情交給學生去做,體現了對學生的充分信任和尊重。雖然召開的班會再精彩也不會得到什么實質性的獎勵,但是大家為了能夠得到老師和班級其他成員的認可,也會努力完成此項任務。
當然在此項活動實施的過程中,也產生了一些問題,比如,學生的參與度、主題的選擇、環節的設置等等,其中老師的參與度問題至關重要!如果我們完全放手不管,他們的主題可能會偏離正確的價值觀念,但是,如果我們老師參與過度了,又會抑制學生的主動性和思路拓展,也不會開出高質量的班會。
對此,我做了以下規定:
1.主題由學生提出,內容、過程由他們策劃,主持班會更是他們自己的事情,與學習有關無關都可,但是必須遵循一條——主題必須積極、健康、向上。在我的啟發下,我們的班會內容豐富多彩了,最終大家的落腳點都是積極向上的,起到了班會的應有之義。
當然,有時遇到一些重要日子或特殊事件,我也會給學生確定主題,幫助學生設計班會、突出主題、加強思想教育,比如感恩節、母親節、五四青年節、雅安地震、高考百日誓師大會等都是可以充分挖掘利用的。
2.班會必須是小組成員集體的杰作,小組中的每個成員都必須參與,決不允許小組長一人包辦!這樣做是為了讓全班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在構思、制作、參與的過程中,真正融入班集體,并從班會中有所感悟,思想情操得到陶冶。
3.班會的最后環節是及時對本次班會進行民主評議、考核。班主任要認真觀察學生的表現,適時作出點評:指出優、缺點以及努力方向。然后由各小組討論評定得出該小組的等級,將班會課小組的表現納入小組量化考評中,這樣學生的積極性才能持續下去!
主題班會是一門學問,只要班主任有高度的熱心和強烈的責任心,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敢于創新,就一定能開好班會。
參考文獻:
劉文修.教育管理學[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簡介:畢力格,男,1963年10月生,大學本科,就職于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