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圖書館作為人類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承中心,它承擔著文化傳播重任,學校領導重視圖書館建設,并有好的管理者,這是形成一所學校的特色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也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所在。
關鍵詞:圖書館;載體;電子信息
當前,江蘇常武地區正在轟轟烈烈地推廣圖書館建設,實現圖書館聯網跨校借還圖書閱讀,擴大圖書資源的流通范圍。所以,學校領導重視圖書館建設,并有好的管理者,這是形成一所學校的特色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也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所在。因此對推動圖書館文化傳播功能建設的新載體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我校圖書館已經運行多年,近幾年分管領導加強圖書館管理,使其起到了大家未曾所見的效果,抹去了以往空閑無人管轄的舊的情形。專職管理員通過細致的工作將書籍分類上架,便于學生和教師一目了然地借還自己所需的圖書。移動圖書館與網絡圖書館只是載體的不同,其服務體系、理念存在較多一致的地方,將這些經驗延伸、滲透到以網絡終端為載體的信息服務體系中去,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礎。
一、以傳統的固定圖書館建設為載體,為各位閱讀者提供“隨時借還”的服務
學校每年新增加圖書上千冊,有作家最新作品,科學技術參考等,面廣、量大的書籍能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這是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獲取信息的最基本途徑。學生管理員通過圖書借還軟件來管理好學校三至六年級愛好讀書者的正常借還工作,既培養了學生小小干部的管理溝通能力,又增強了作家及所寫書籍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
二、加強移動圖書館建設,上級管理部門提供圖書館“無所不在”的服務
移動圖書館顧名思義在于其移動、靈活,它將固定的圖書資源盤活,提高了圖書的利用效率,真正踐行了市圖書館“讓知識因傳播而美麗,讓心靈因交流而貼近”的服務理念,有助于培育學生健康的閱讀習慣,此舉值得稱道!移動圖書館不僅館可以移動,而且書的內容也是豐富精彩、不斷更新的。通過一年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移動車上的書籍可謂是經典之作,增加借還本數吸引了閱讀愛好者,更能使閱讀者如饑似渴地汲取知識,當務之急就是要制定相應的借還制度,確保圖書的流通。
三、以微博為載體,開辟“學生熱線”版塊,構建新型網上交流平臺
微博是Web2.0時代最受歡迎的一項技術。圖書館館員要充分利用博客這個載體,建立圖書館微博群、微博社區,加強與師生的互動交流,以傳播我校文化建設項目成果,營造和諧校園文化氛圍。利用微博新媒體,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因此,與傳統閱覽室一樣,電子閱覽室的服務也要適應讀者的需要。但對學生讀者,這種適應不應是被動的,而應是主動的引導。我們要把學生聊天這種低層次利用引導到有利于他們身心健康發展的高層次利用。微博就是我們在網絡上開辟一個能替代“聊天室”的交互式學生交流平臺。這個平臺以學生的讀書及課內外學習與生活為主線,建立諸如“好書大家讀”“學習偶得”“快樂小隊”等熱線版塊,以電子閱覽室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組織有關專家和教師引導學生在網上對閱讀、課內外學習、生活與娛樂等方面的熱點問題開展討論,并熱情解答學生思想上、心理上的問題。通過博客發布想法,書寫內心感受,還可以將自己擁有的知識以微博的形式與大家共享,交流工作經驗;在博客上可就某一熱點問題邀請知名教授、學者和學生一起參與討論。在討論過程中,讓學生的思想得到升華,有助于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利用微博還可以將創先爭優活動及黨史教育等內容定期向同學通報和展示;圖書館還可以通過微博平臺獲得讀者反饋。
四、開展讀書活動,引導學生利用電子信息資源進行“探索性學習”
傳統的讀書活動都是利用印刷型讀物來進行的。而實際上,利用電子文獻和網上信息亦可開展讀書活動。其活動內容同樣是可以豐富多彩的,而最佳的結合點是將學生信息教育貫穿在讀書活動中。可以組織以“探索性學習”為目標的活動,提供一個課題,推薦一些相關網站與資源庫,讓學生獨立地去搜集相關資料,輔導他們學會組織、整理這些資料并化為自己的知識。活動形式亦可多樣化,如辯論會、知識競賽、制作比賽等。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讀書顯得是如此的必不可少。掌握了信息,就是掌握了時代的脈搏。讓我們用知識來武裝我們的大腦,這樣才能夠以不變應萬變。讓圖書館成為我們的一片綠洲吧!讓我們在那里棲息、深思、探索……你會發現,原來世界就在我們的手里!
參考文獻:
李光焰.淺談圖書館與校園文化建設[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3(2).
作者簡介:陳香,女,學歷:本科,就職于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坂上小學,研究方向:數學教學,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