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教育在人生成長中起著基礎性的作用,就如何在幼兒教學中因材施教來分析研究,主要從正確對待幼兒的個別差異、教書與育人相結合、切實改良評價制度三方面來闡述探討。
關鍵詞:幼兒教學;學習習慣;策略
幼兒教育一直是社會各界普遍關心的一個重中之重的話題,同時也是人生中的重要根基,我國教育方針是全面發展的教育,但其并不等同于將所有的個體共同對待,用同一種方式進行教育。由于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等各個方面因素的不同,同齡孩子的智力心理發展水平盡然不同。因此,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如何做到全面因材施教,是我們本文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正確對待幼兒的個別差異
同一年齡的不同幼兒間,由于遺傳因素、環境因素或者智力因素等各方面的影響,個體之間或多或少地存在差異,這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然而,對如何正確合理有效地對不同幼兒進行教學,則主要看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方法是否得當。因此,這不僅需要教師們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針對性的方法技能,能夠根據不同幼兒的心理,靈活運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教育溝通,從而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對幼兒的教學過程中,耐心是教師必不可少的一個基本素養,由于幼兒的年齡等因素,使其智力心理等尚處于不成熟階段,這就要求教師應對幼兒當下的智力生長階段起到一個引導、指導的作用,所以說幼兒教育是人生中的重要根基,是人生關鍵的第一步。但根據幼兒的特點,以及教師們多年的實踐過程當中來看,溝通和交流是教師們了解幼兒們心理的重要方法,這能使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對癥下藥,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收益,在幼兒們的差異中因材施教。
二、教書與育人相結合,能夠促進幼兒們的全面發展
一首兒歌的旋律是由一個個音符組成從而動聽,而一句歌詞的含義是由一個個字形成而富有內涵。同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們學到課本上的基本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達到育人的目的。教書育人,教書和育人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一個教師教書的質量決定育人的質量,育人的質量反映出教書的質量,二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能力,是每個教師不斷去學習、去提高的一件事。這也體現了每個教師對待這項工作的認真程度,是否做到了對幼兒負責,對自己職業的負責。教師要理解思想品德教育的內涵,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增強思想品德教育的意識,提高精神品質素養教育的自覺性。其次,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精神品質素養教育的因素,明確教育的內容和要求,再次,教師應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每堂教學前,應做好備課工作,在課本現有的基礎內容中,深入挖掘有關素養教育的重點。在每堂教學后,教師還應注重反思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
三、切實改良現有評價制度,因實際而運用
“一張試卷定終生”通常是從古至今沿襲下來的根本原則,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事物突飛猛進地變化。新的時代要求我們,不應只注重從古至今的筆試制度,還應注重切實的實踐,這也是與當今趨勢與時俱進的一種形式。可以根據教學的特點,進行筆試、口試、實際操作這幾個方面進行題目的設置,從而達到“考試”的根本目的,也完善了教學制度,給教學方法注入了新的源泉。
幼兒教學的教師,身兼奠定人生根基的重要任務,對教師來說也是個大的考驗,所以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正確對待幼兒間的個體差異,耐心寬容是必不可少的情感因素。
參考文獻:
[1]李方芹.論幼兒教師的教育意識與能力:自身素質[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1).
[2]周美英.幼兒園教師教育技能發展的關鍵點[J].學前教育研究,2011(8).
[3]季奎奎.幼兒教師實踐性知識培養探究[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1(1).
作者簡介:李霞,女,本科,就職于江蘇省南通市貨隆中心幼兒園,研究方向:幼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