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些錯誤和偏差。如何有效利用這些錯誤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能夠靈活運用示錯教學方法,讓學生從錯誤中學到知識,使得數學教學變得生動高效。
關鍵詞:高中數學;錯誤;策略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犯錯是在所難免的,錯誤往往來源于作業或者測試中,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習慣都大不相同,所以犯的錯誤也各不相同,這些形形色色的錯誤已經成為當前老師面臨的最煩心的困難。那么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就是關鍵所在了,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發現在面對這些錯誤時,有的老師采取了給出正確答案的方式,他們認為這樣既可以節省講解時間,還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增加額外的練習。但時間久了,我們會發現很多學生好像一直在重復做著相同的題目,犯著相同的錯誤,毫無進步。這是因為老師的這種教學方法忽略了學生犯錯的過程和原因,沒有從成因出發進行講解,使講題缺乏針對性,學生缺少體驗糾正錯誤的過程。
一、通過示錯教學體現數學本質
犯錯是每個學生都會有的情況,教師如果不能加以利用可以說是教學的失敗,這是因為如果沒有大量的失敗和錯誤的累積,學生怎么會爬上正確、輝煌的知識頂峰。取得成功的果實無不歷經無數次的失敗和挫折,只有在錯誤中不斷完善思維,在錯誤中不斷改進方法,才能更快地走向勝利的殿堂。作為數學教師,我們要正確地看待學生犯錯這件事,要能從他們的錯誤中看到學生犯錯的成因,利用這一成因因勢利導,進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老師的理解和包容是這一教學方法必不可少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接受這一教學理念,從錯誤中不斷改進和修正。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示錯是非常有意義的,這是因為同學之間會產生同感和心理共鳴,從而起到很好的糾錯效果。數學教學中有很多重點難點,這些教學內容一直都是我們數學老師最關心的問題,而這種以學生示錯為主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留下深刻的錯誤印象,這比只強調概念的重要性而要求學生記憶效果會好得多,必定能使學生在知識的重點和難點上有新的突破,從中感悟數學的本質。
二、從錯誤成因出發,優化學生的思維品質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示錯是一種能讓學生在錯誤中不斷修正、不斷進步的教學方法。在數學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在犯錯思維中領悟其犯錯的成因,并通過總結成因,避免再次犯錯是至關重要的。新課程標準中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示錯教學恰恰迎合了這一要求。教師要充分起到主導的作用,有效地實施示錯教學,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形形色色的問題,進而讓學生能在犯錯中總結經驗,達到提高判斷錯誤的能力。反思和總結是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只有在錯誤中不斷地反思和總結,才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最大的成果。
三、以示錯教學為平臺,激發學生探索熱情
學習是一個從空白到已知、淺顯到深刻、片面到整體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教師要時常總結學生犯錯的例子,找準時機,有意地進行示錯,讓學生在感受錯誤的思維方法中學會如何解題和避免犯錯。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反向思考的能力,還能夠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清晰的錯誤類型,從而避免清除在此犯錯的可能。在課堂中有意的示錯過程,可以讓學生產生求知和探究欲望,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通過他們的認知沖突及時引入課題。這樣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那么具體怎么做呢?在教學前,教師要通過教學內容創設一些示錯教學情境,以教師的有意示錯為思維平臺,鼓勵學生自主思考,把教學的難點和重點深深地印在學生的心里。這種有意錯誤情境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讓學生在探索中感受成就,在快樂中領悟數學的奧妙。
示錯教學是一門藝術,需要教師不斷實踐和研究,把握好示錯教學的原則和方法,靈活地運用示錯方式進行有效教學,才能彰顯示錯教學的教育功能。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有責任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將數學教學發展到更高的層次。
參考文獻:
華志遠.來自學生的錯誤:課程開發的寶貴資源[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上半月,2007(01/02):17-19.
作者簡介:張濟民,1972年7月生,本科,高中數學,就職于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藉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