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書作為中學歷史課堂最常用的直觀教學方式,其作用就是把教師所講的內容變成看得見的文字、符號、圖表等材料,對學生的視覺進行刺激,向學生傳遞教學信息,進而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歸納、概括、理解、記憶和運用的能力,提高教學效率的一種教學形式。
一、歷史板書的作用
1.引導和控制學生的思想
板書,可以將教師的分析、判斷等思維過程用簡明和形象的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給學生留下一目了然的視覺印象。學生上課時聽著教師的描述,對著黑板上的板書,聽覺和視覺同時發揮作用,接受雙重的信息輸入,使學生定向注意,定向思考,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2.幫助學生確立知識結構
歷史教材中的每一課,都涉及多方面的歷史知識,內容錯綜復雜,豐富多彩。每個歷史事件都有其發展的原因、經過、結果,而歷史事件都有一定的內在聯系,這些內容形成一個知識結構,表現出一定的體系,用語言表述不易把握,而用板書則可一目了然地顯示基本框架。
3.引導學生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
歷史教學是要引導學生對具體歷史知識進行分析、綜合比較、判斷、推理等抽象思維以形成歷史概念,掌握歷史規律。如果教師只是用口頭描述和講解很難使學生在具體形象思維的基礎上建立起歷史概念,而板書就能用簡易的文字、符號、數字、表格來表達歷史概念諸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和相互關系,使學生比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規律性的知識。
此外,板書能使學生明確每一節課所授知識的重點、難點,顯示課堂知識框架及相互聯系,有利于學生掌握老師教授知識的內容。好的板書也是一篇好的講稿,它有利于學生作聽課筆記,為課后復習提供方便。
二、歷史板書技能的要求
歷史板書要求好的內容配上好的形式,就會收到好的教學效果,不論采用上述哪種形式,要求教師必須做到:
1.具有合理性
板書時,必須考慮到什么內容寫在什么位置,詳寫、略寫,暫時出現或一直保留,不論標題、書寫板書內容,都要做合理安排。
2.具有啟發性
板書要有利于學生思維,要使學生學到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想到課本上沒有寫出的知識。不論是知識歸類、內容連串、區別對比,都要能夠調動學生探求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具有側重性
板書時,重點、難點要突出,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寫,一板寫不下,擦了又寫,像放電影一樣,學生無所適從。好的板書,應該一節課不超過一黑板;這就要求,可寫可不寫的,不寫;非寫不可的,一定要寫。更不能隨心所欲,想寫就寫,不想寫就不寫。
4.具有直觀性
板書要給學生留下易記難忘的印象,過后回憶起總是歷歷在目。一些問題能用圖形表示,盡量用圖形表示,能用表格式盡量用表格式,能用提綱式盡量用提綱式。
5.具有適量性
板書容量是板書設計時必須考慮的問題,板書的內容太多太雜,就會加快板書速度,同時,也不利于學生思考,太簡單不能說明問題。因此,板書容量要適當。
總之,在板書技能方面,要做到:標題醒目,條理清楚,繁簡適中,重點突出,布局合理,字跡工整,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這樣才能使板書起到應有的作用。
三、板書技能的基本形式
傳統板書基本上是標題式,其作用相當于編列提綱,介紹課文的內容要點。但它反映的是平面的靜態的知識,又難以有效地揭示教材各部分的內部聯系。要提高板書教學效益,就得在認真鉆研教材的基礎上突破框框、精心構思。現根據部分老師和本人的教學實踐,對板書設計試作分類如下:
1.提綱式板書
提綱式板書是歷史教學中運用得最廣泛、最普遍的一種傳統板書,這種板書主要根據教材結構,按教材內容和教師的講解順序,提綱挈領地編排設計。其特點是制作簡單,條理簡明扼要,突出重點,優點是便于學生抓要領,感知、理解學習內容及其內在聯系,從而容易掌握教材體系和記憶史實,培養他們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訓練讀史方法,比較適合于初中歷史教學。例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板書設計:
■
這種板書可以清楚地突出重大歷史事件的主體脈絡,但常用此種板書就顯得單調乏味,使學生感覺枯燥,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線索式板書
線索式板書是教師以教材提供的線索(時間、地點等)為主,突出教學內容的脈絡,以史事情節、發展過程為邏輯線索構成的教學板書,它能把教學內容的梗概一目了然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體現了知識的內在聯系,突出了知識系統層次性和整體性,能幫助學生對某一內容有全面整體的認識,形成知識網絡,避免雜亂無章的記憶,對復雜的歷史過程起到化繁為簡的作用。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思維方法和良好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太平天國運動》可采用此線索:
■
3.表格式板書
此種板書是根據具體教學內容,把兩個或更多的同類事件列表按一定項目進行比較、分析、綜合,使之條理化、系統化,做到分門別類,井然有序,要點明確,可供比較,利于歸納。有助于學生區別異同,發現規律,整體上系統地把握知識,增添記憶效果,理解掌握所學內容。此種板書多數適用于教學內容復雜、知識零散的課文當堂鞏固及用于階段或期末歸類復習方面,如,講《燦爛輝煌的古代來非文化》一課可列表:
■
又如,講完《英、美、法資產階級革命》后,可列表復習鞏固、歸納總結:
■
4.圖示式板書
此種板書是在傳統的表解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運用范圍很廣,生活中也并不少見,其特點是文字、線條、箭頭都代表一定的含義,簡明生動,形象直觀地展示教學內容。如,講《三國兩晉南北朝》可設計板書:
■
通過這一圖示,把東漢末年到隋這段歷史從統一到分裂,又從分裂到統一的過程表現出來。使復雜的歷史知識簡單化,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是探究性學習的好幫手。
此外,歷史教學板書的方法還有分層式板書、布陣式板書、填空式板書、對比式板書等。
總之,板書是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的表現形式,是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理解、記憶的手段,體現著教師的教學意圖,由于每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不同,就要求教師從教學需要出發,精心設計板書形式,力求做到內容準確科學、文字簡明扼要,講起來方便、寫起來順手、看起來美觀、記起來深刻的良好效果。
注:本文系2014年度安慶市歷史學科教學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作者簡介:蔣中民,本科學歷,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教育局中學歷史教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