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問題串”設計讓各層次學生表達自己的理解,教師應及時追問,及時歸納,關注生成資源。
關鍵詞:問題串;教學目標;二次開發
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應該包含學生的知識、興趣、情感、反思、遷移等過程,我們在組織課堂教學時,既要反對不問學生的情感而只顧知識的抽象性和知識的邏輯性,只將所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作為學習數學的根本,導致數學課堂嚴重脫離實際。同時,也要防止通過過于強調“三維目標”的整合,使數學學習失去它本有的特色。我們還應防止學習數學有情景而無活動,或有活動而無數學味,或者是有數學活動而缺乏有效的體驗。
一、用問題探索規律,學會新知
如何才能具有“可操作性”地達到教學目標呢?在實際操作時,我們可以將教學目標轉化為問題目標,對教學目標進行二次開發,分階段落實,使其具有顯性化,在問題目標達成的過程中關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協調發展。
例如,在講解分式約分時,以往慣有的做法是在將分子分母分開,找出分子分母的公因式再進行約分,這樣固然強化了公因式,但學生在通分過程中缺少一個整體的思考,體會不到約分過程對于分式整體的變化,過于機械接受,不易掌握。可以將約分的學習過程設計成如下問題串的形式:
問題1.由分數的基本性質可知,如果數c≠0,那么■=■,■=■
同樣,對于一個分式■,如果有一個整式C≠0,那么■=■,■=■
所以,分式與分數一樣具有的性質是: , 分式的值不變。
問題2.填空:
(1)■=■=■,(2)■=■=■
(3)■=■=■,(4)■=■=■
(5)■=■ (6)■=■
(7)■=■ (8)■=■
將約分問題巧設成如上問題情景,將探索的過程還給學生,既讓學生思考如何約分,又讓學生能夠體會約分過程帶來的變化,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情感體驗,自不必多講,學生也會心領神會!
二、提出階段性“問題目標”,達到整體的學習目標
在我們平時的備課過程中都要求寫出具體的教學目標,但是,很多人都有意無意地將教學目標作為一個備課的過程而非上課的依據去實施,所以,在具體的課堂實施過程中,備課時的教學目標顯得空洞而乏味,對我們真正的教學實際指導作用有限!
例如,在講解一次函數的圖象的情景導入時,可以設問如下:
師:你對于課題“一次函數的圖象”,感覺會有哪些知識需要你去探索?
生甲:一次函數的圖象是個什么樣的圖形?
生乙:我們平時要畫一次函數的圖像嗎?怎樣畫一次函數的圖象?
生丙:怎樣認識一次函數的圖像?
生丁:一次函數的圖象是不是跟我們前面學過的函數圖像有相同的地方?……
師:剛才同學們提出了很多問題!很好!學問學問,首先學“問”,然后再學“答”!這節課不可能解決同學們提出的所有問題,我們今天這節課應該解決哪些問題?
啟示: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是數學教學的首要任務,這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基礎;三維教學目標不是靠貼標簽的方式來生硬地強加在教學任務中,是在與學生的交往過程中自然生成的。由學生提出了這節要解決的兩個問題目標:“一次函數的圖象是一個什么樣的圖形?怎樣畫一次函數的圖象?”
師:下面我們來解決剛才同學提出的第一個問題:一次函數的圖象是一個什么樣的圖形?
師生共同進行深入探究,得出一次函數的圖象是一條過點(-■,0)和(0,b)的直線。
師:現在我們來進行目標檢測:請說出一次函數y=2x+3的圖象是什么樣的圖形。
學生都寫出了是一條經過點(-■,0)和點(0,3)的直線。
師:下面我們再來解決第二個問題:怎樣畫一次函數的圖象?
首先由教師給出了作函數圖象的一般方法:(1)列表;(2)描點;(3)連線。在此基礎上師生共同提煉出作過點(-■,0)和點(0,b)的直線的方法。
師:現在請同學們作一次函數y=2x+3的圖象。
學生用過兩點作直線的方法獨立完成,都做得很好……
啟示:這節課沒有出示學生的學習目標,而是通過學生提出問題來“生成出”階段性的“問題目標”。在問題目標的探究過程中,關注了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滲透,學生達成了“階段性”的“問題目標”的同時,也達成了這節課“整體”的學習目標。
在平常組織常態教學過程中,能真正很好地完成學習目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要注意調控策略,把知識技能的傳授與感情的關注、習慣的養成與意志的鍛煉融為一體,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進行學習。課堂是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陣地,只有我們進行行之有效的引導、調控,才會構建出具有靈動和活力的優效課堂。只有將“階段性”的“問題目標”處理好了,整體目標才有可能達成。
作者簡介:陳平,男,出生于1977年8月,本科,就職學校:常州市清潭中學,研究方向:中學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