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效果對于數學學科教學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同時對學生邏輯思維的形成以及自主學習能力、數學應用能力的提高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差異,科學設計數學作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問題;有效方法
一、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1.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實用性不足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例題是小學數學知識的主要呈現方法。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內容的講解之后,會利用相似的題目進行練習,讓學生在最大限度上對此類型的題目進行熟悉。這樣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會讓學生的思維發展具有定向性,學生利用同樣的方法解決不同但類似的數學問題,雖然有利于學生數學知識的鞏固,但不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與發展。
2.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吸引力,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
在進行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數學現象進行觀察,讓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提升。但是,大部分小學數學教師還是更加傾向于書面作業的布置,讓學生對一些計算題與應用題進行解答,沒有認識到作業對于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提高。為了提高學生的機械記憶能力,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吸引力不足,使得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不足,無法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3.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不同,統一的作業無法滿足小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
當代的許多教師無視小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的差異,利用同樣難度與數量的作業對學生進行學習要求。這就使得同樣的作業,一些學生做起來十分容易,一些學生不能有效地完成。做起來非常容易的學生,會覺得數學學習沒有成功感。而對數學作業完成感到困難的學生,則會認為數學學習難度較大,無力完成,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
二、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有效方法分析
1.加強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生活化
小學數學作業的內容只有立足于小學生的真實生活,才能使小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的應用性。有價值的小學數學教學,就是要對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進行提高。數學知識來自于生活當中,教師利用作業對學生的生活化數學意識進行培養,有利于學生數學能力的整體提高。如,在針對“加法”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個生活化的作業。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回家向媽媽詢問當天買菜的花銷,對每一項花銷進行記錄,并得出最終的結果。在這樣的小學數學作業中,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并將自己的數學技能應用于日常生活中,大大提高了小學生的數學體驗感,有利于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提高。
2.加強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靈活性
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靈活性與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吸引力有著重要的聯系。不斷變換的小學數學作業形式,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從多個角度對小學數學學科進行認識。教師要擺脫傳統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理念的束縛,不再將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形式局限在書面上。教師可以利用實踐作業或者調查性作業來豐富小學數學作業形式,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如,在針對“長度單位”這一教學內容進行作業設計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調查式的作業。
3.加強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個性化
小學生數學學習需求的不同,使得小學生對于數學作業的期待也有所不同。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分組,利用不同的學習目標對學生進行要求,利用具有層次性的數學作業來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比如,在學習“除法”的時候,對于那些數學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作業對除法的形式與意義進行了解,為學生安排20到30道的除法題。而對于那些數學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則可以引導學生自主進行作業設計,利用應用題的有效設計來促進學生數學邏輯的形成,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與良好數學學習觀的建立。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的問題,影響了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加強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科學度,對于小學生數學學習意識的建立以及學習質量的提高有著積極作用。小學數學教師應利用正確的作業設計方法來提高小學數學作業的質量,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彥,文春蓉.新課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問題與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1(10).
[2]陳芳.淺談小學數學個性化作業設計[J].學周刊,2011(3).
作者簡介:廖加洪,男,1974年生,本科,就職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涂寨中心小學,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