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輕度智障兒童進入普通學校隨班就讀,重度智力障礙兒童逐漸成為智障學校的主流,現在我們學校的每個智障班的重度智力障礙學生達到了一半以上。根據長期的教學研究發現,重度智力障礙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能力極為有限,一些基本的最簡單的知識對他們來說就是學不會,如有的學生到校已經六七年了,但依然沒學會數10以內的數,不會5以內的加減運算等等。因此,對他們進行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就顯得格外重要。學校雖然對學生進行了社會適應技能的訓練和培養,但真正能讓學生實踐和反復訓練,并形成一定能力的重要場所還是家庭。因此,如何在學生家庭中開展康復教育,使康復教育技術家庭化,使學生的技能在家庭中得到鞏固,是事關學生康復成敗的大事。
一、更新家長的教育觀念
通過觀察和了解,我們學校的大部分家長對自己孩子的能力估計過高,不能正視孩子生理的缺陷,甚至不理解學校為什么要對他們的孩子進行康復訓練,他們認為自己孩子不需要這樣的教育訓練,而應該像普通孩子一樣,學習讀書、寫字、計算等。我們經常聽到有的家長抱怨,我們的孩子來了兩三年了,到現在5以內的加減法口算不出來,就會寫那么幾個字等等。家長的這一想法不僅會影響學校實施康復教育,還會延誤學生的發展。
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學校專門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導小組。學校領導任組長,各班主任為組員。指導小組首先了解每個學生家長的家庭教育觀念現狀、家庭教育薄弱環節和誤區等,然后指導小組對每一個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反饋給家長,讓家長了解自己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情況。最后通過其他家庭開展康復教育的實例來矯正家長在思想上的誤區。
建立家長委員會,集中引導培訓。通過委員會的家長來影響其他家長,以點到面地輻射,使學校的指導工作能具體、切實地落實到家長。同時,家長們的意見、建議也能及時反饋到學校。通過這樣的互相循環的運作機制,轉變和提升了家長的教育觀念。
二、提高家長科學教育訓練重度智障兒童的能力
我們學校學生的家長文化程度都不高,平時也很少關心教育信息。因此,他們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對孩子進行康復訓練。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學校特意聘請了特殊教育方面的專家開設講座,對重度智障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進行了剖析,對家庭中如何對孩子進行康復訓練、自理能力培養、社會活動的參與進行了指導。
在專家講座上,通過對重度智障兒童的評價,讓家長進一步了解了重度智障兒童的學習特點、學習能力以及需要補償的方面、家庭中可以訓練的能力等。同時更使家長認識到家庭教育與訓練對重度智障兒童的重要性,能較正確地評價自己的孩子,能對自己孩子的未來抱有較現實的愿望,為學校順利開展家庭教育作了鋪墊。
重度智障兒童因自身條件的制約,生活空間相對狹小,除了學校以外,大部分時間待在家里,學校只有緊密聯系家庭,讓重度智障兒童在家庭生活中運用學校學到的知識,知識才能變為能力。所以,提高家長的教育指導能力不僅能為康復教育教師開展家庭教育帶來更多便利,而且對于家長平時在家中指導重度智障兒童也大有裨益。
有很多家長對孩子只是一味地放縱,倍加寵愛,這樣不但對孩子的教育不利反而有很多弊端。通過長期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比如,教師平日的家訪;學校定期為家長提供開放日,讓家長有機會進一步深入地了解教師在學校里是如何對重度智障兒童開展康復教育的;學校還請了專家為家長開設講座,讓專家給予家長理論上的指導和幫助;還有家長論壇、家教指南及校長信箱等多個欄目等,都提高了家長在家中開展康復教育的能力。
現在,我們學校的大部分家長有了樂觀的心態,知道了如何去和孩子交流溝通,和孩子增進感情,如何在家中指導教育孩子,幫助孩子進行康復訓練,從而使孩子不斷地進步。
三、搭建家校溝通的平臺
家長在對重度智障兒童康復時往往會產生各種疑問,但又不能及時與學校聯系咨詢,學校也無法了解家長訓練的情況。為此,我們學校專門開通了一個網上家長論壇,并請學校的網管對家長進行了論壇的使用培訓。論壇中不僅有一些康復教育的心息和訓練方法,還有學生通過康復教育所得到的成效,家長在家中開展康復訓練的心得體會等,收到了家長的一致好評。
通過這樣的論壇,不僅可以為家長解決了訓練中所遇到的問題,而且也為家長們搭建了相互交流經驗的平臺。如此一來,學校與家庭、教師和家長之間的聯系更密切了,相互了解更深了,使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真正落實到了實處,解決了家庭需要解決的問題。
同時我們學校為每一位學生建立了康復檔案,每一個重度智障兒童的康復情況都有詳細記錄,家長可以隨時翻看;每天教師和家長之間也有反饋表,表中有當天學生在校的康復情況,有教師對學生當天的表現情況的評價和對家長在家中訓練時的要求,家長要按照教師的要求對孩子進行訓練,并把訓練情況反饋給教師。
學校通過這樣的一系列舉措,使重度智障兒童的家庭教育工作真正落到了實處,使家長的教育康復水平大幅度提高,加快了學校的教育進程,為重度智障兒童將來融入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作者簡介:孫翠蘭,女,1974年5月生,本科,就職于山東煙臺招遠市特殊教育學校,研究方向:重度智力障礙學生的適應性教育。
■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