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中職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推行,如何提高中職教師的職業能力成為辦好中職學校的關鍵問題。從分析中職教師職業能力的現狀入手,從四個方面提出了提高中職教師職業能力的措施。
關鍵詞:中職;教師;職業能力
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擔負著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的重要任務,創建一支師德好、技能高、水平強的職業教育師資隊伍是加速職業教育發展、努力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保障。隨著中職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推行,如何提高中職教師的職業能力成為辦好中職學校的關鍵問題。
一、中職教師職業能力現狀分析
職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普通高等教育不同,它有自身的特點。從目前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的教師構成現狀來看,絕大多數中職教師在從事職業教育以前都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職業教育培訓,關于職業教育的理論和理念的接觸比較少。再加上職業老師資源的缺乏,導致老師日常教學任務繁重,沒有多余的時間去聯系企業進行必要的行業調查和動手實踐,學校教學設備資源也很有限,老師都是一邊摸索一邊教學,以至于在許多課程的講授過程中,偏重于對理論的闡述,為學生演示和讓學生親身實踐的機會較少。眾所周知,理論知識總是滯后于實踐的發展,因而理論知識是相對過時的、滯后的,這種現狀就導致學生進入社會后,動手能力不足,不能很快地融入社會。雖然現在很多學校從企業引進了一些實習指導教師,但是數量遠遠不能滿足教學的需求。
二、提高中職教師職業能力的措施
1.加強教師職業能力培訓
中等職業學校要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首先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職業能力,這是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學校要鼓勵教師利用假期等業余時間到企業進行企業實踐,將教師參加培訓和考核的情況記入個人業務檔案,作為年度考核、職稱聘任和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在條件許可的前提下,可以選派教師到職業教育先進的地區去學習、去取經,將發達地區的職教先進理念帶回來。
2.注重實踐應用
職業教育的課程設置和內容應主要體現在它的應用性和實踐性上。在基礎理論適度夠用的前提下,應偏重于實際運用。現代職業教育要求學校由單純培養學生轉向“工學”相結合,所以,中等職業學校的老師應該是“雙師型”教師。“雙師型”是指一個教師同時具備教師職務任職資格和工程技術人員職務任職資格,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經驗,在教學的過程中,這種”雙師型“教師才能更好地詮釋理論和實踐的相互聯系及理論在實踐應用中變通,將枯燥的理論知識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表達出來。
3.改變教學的方式方法
教師從知識傳授者角色調整為學習組織者、合作者、開發者、引導者,教學方式從講授式、灌輸式轉變為啟發式、案例式、探究式。學生要加強實踐的體驗,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探索問題,正確處理問題。所謂“實踐出真知”就是講的這個道理。文化素質只有轉化為外在的言行形態,才是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要利用校園和社會實踐活動,有意識地創設條件,讓學生展現人文素養、科學精神和技藝能力,形成利于學生優良素質外化的“氣候”。
4.加強教師自身的學習和知識積累
正在成長和學習過程中的學生,一般都對未來充滿了憧憬,同時也充滿了對世界的好奇。他們在與周邊世界的接觸中,產生了大量的問題,這些問題吸引著他們去分析、去探索。面對學生的問題,教師要在告訴他們一些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為此,教師必須有多方面的知識。雖然教師不是百科全書,不可能回答學生的所有提問,但是,教師知識的淵博,一方面會引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教師的尊敬,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利用多方面的知識引導學生打開思路。
參考文獻:
[1]陳樹梅.實施創新教育教師應具備的素質[J].職教論壇,2002(6).
[2]張雋波.職校教師應有的五種素質[J].職教論壇,2002(6).
[3]姜振鵬.“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淺談[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2(6).
作者簡介:胡倩,女,1970年3月4日生,管理學碩士,研究方向:電子商務、市場營銷、經濟管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