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的提問不僅是完成教學目標和任務的一個重要環節,更是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學習,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基石。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適時提問,啟迪思維適度提問,追疑釋惑以升華提問,從而提高思品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堂提問;有效性
在教育教學中,提問這一教學行為是教師教學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常用的教學手段之一。有效的課堂提問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開啟學生的心靈,開發學生的潛能,提高課堂的效率。那么思想品德課如何適應新課程并科學地設計課堂提問呢?
一、創設情境,適時提問,增強提問的明確性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只有根據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適時地提問,做到問得巧,問得好,問得妙,才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俗話說:“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①”。在新課改的今天,對于初中學生來說,課堂提問的好壞在很大程度取決于所提的問題能否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如在教九年級的“承擔責任,服務社會”時用多媒體展示2008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李隆多次深入余震中的廢墟,解救幸存的生命。當主持人問道,在那種狀況下,他以什么來抵御心中的恐懼時,他回答說:“是消防員的責任!”對每一個親身體驗5.12地震及余震的學生來說“李隆的責任”必將對學生心靈產生強烈的震撼,這時提出:什么是責任?責任的產生?履行責任有哪些積極意義?又有哪些付出?怎樣做負責任的公民等問題,才會讓學生對問題產生興趣,學生才能認識到責任的價值和意義。
二、啟迪思維,適度提問,拓寬提問的覆蓋面
課堂提問的設計要給每個學生提供一個梯子,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通過努力達到目標。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進行適度提問。如我在教授九年級“依法參與政治生活”這一課中“行使監督權”這一節內容時,向同學們展示了本校“校長信箱”“學校校務公示欄”等圖片,并宣讀了一封九年級同學就學校食堂存在的問題寫給校長的信。給出問題:①你知道在現實生活中正確行使監督權的途徑有哪些?不正確的途徑有哪些?②你對這位初三同學的做法有何想法?③他的行為對我們中學生行使監督權有哪些啟示呢?④作為公民,為了促進社會的文明進步,我們還應該充分行使好哪些政治權利?這四個問題有一定層次性,第一個問題,所有的同學們看書都能回答;第二個問題,要從實際中歸納出道理,這就稍難一些,需要一些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語言達到中等及以上的同學方可回答出來;第三、四兩個問題是對知識的拓展和延伸,需要比較豐富的課外知識和一定的分析判斷能力。通過這樣層層深入的提問,培養了學生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又進行了思想教育,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有效傾聽,及時評價,提問后要有反饋
新課改要求注重課堂氣氛,這就出現回答問題無人傾聽的現象。這就需要老師根據課堂實際情況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必要引導和及時評價,以促進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如在聽一位老師講《誠信做人到永遠》時問:“你的朋友不信任你,你感到怎樣?”學生答:“無所謂。”老師既沒有引導學生認識不被人信任的后果,也沒有糾正學生的錯誤認識。教師對學生的回答不表態,會使學生分不清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是完整的,什么是不完整的,這樣既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也不利于學生對知識內容的準確性、完整性的掌握和對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這樣就會失去課堂提問應有的引導作用。
總之,課堂提問是教師教學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思想品德課教師都應高度重視課堂提問,力求掌握和發掘課堂提問的技巧,從而確保思想品德課教學的高效性,讓學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嚴先元.教師怎樣提升課堂教學技能.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馬耀龍,男,出生年月:1969.01,本科,寧夏固原市原州區頭營鎮楊郎中學,研究方向:思想品德教學。
Setting up Class Questions Improve the Classroom Efficiency
Ma Yaolong
Abstract:The teacher’s question not only is an important link of teaching goals and tasks completed, more is a cornerstone to play the main role of the students,guide the students to study actively,cultivate the thinking ability of the students.creating situation and timely question in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teaching , enlightenment thinking and appropriate questions,after suspected commentate be puzzled to sublimate the question,so a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teaching.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moral ;classroom questioning;effectiveness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