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階段,信息技術是一門新的課程,同學們此前并沒有基礎,所以要想做好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工作,就要首先掌握其特點。信息技術的實踐性很強,而且需要一定的創造意識。在教學過程中,如果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授課效果會比較好。
關鍵詞:任務驅動法;信息技術;應用
一、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概念
所謂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老師作引導,提出任務,由任務驅動學生去學習和探究,進行主動的學習,從而產生較好的效果,有助于提升同學們的思考、探究能力。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應用
1.提出任務
在信息技術的授課過程中,要使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首先要將總的教學目標劃分成小的目標,然后每一個小的目標都對應出具體的任務,當小的任務達成,也就完成了整體的學習目標。以利用word軟件制作個人簡歷為例,總的目標是要做出個人簡歷,那么對于初學者而言,這個目標太困難了,就需要將其劃分成表格的制作、內容的錄入、藝術字、相關圖標、排版等多個小的部分,分別設置為任務讓同學們完成。
2.老師講解任務
在提出任務之后,由于同學們都是初學者,如果獨立完成難度將非常大,此時教師應該向同學們講解完成這一項任務的思想以及方法。教師可以使用自己制作好的個人簡歷展示給同學們,分析簡歷中哪一部分對應的是哪一項任務,并且可以演示某一些難度較高任務的操作,對同學們起到引導的作用。
3.學生自己完成任務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初衷就是要讓同學們能夠獨立思考,培養能力,所以要讓同學們自己來完成任務,教師只在其中起到引導的作用,這樣才能夠在同學們自己操作的過程中,發現不足,并且可以獨立思考。在制作個人簡歷時,同學們大多都是插入一些藝術字,很少有人去插入精美的圖片,比較有心的同學可能會插入應聘公司的圖標,這些都應該讓同學們自己去發揮,讓他們從中感受到嘗試的樂趣,培養其動手能力。
4.總結任務
在每一位同學都獨立進行操作之后,教師需要組織同學們進行思考和回顧,展示大家的作品,讓同學們相互評價提出問題,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性的點評,這樣同學們就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同時也可以根據他人的不足來提醒自己不犯同樣的錯誤。更重要的是在學習過程中學會思考。
參考文獻:
侯廣軍.淺談任務驅動法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4(1):85-86.
編輯 楊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