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教學強調對話,對話需要教師提問或者設計問題,有效的提問是保證課堂高效的重要前提。語文教研組集體學習理論,觀摩視頻,同課異構,主題議課,二次上課,總結形成結論,這是主題式教研活動的過程。
關鍵詞:課堂提問;活動過程;問題和建議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提出“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在此背景下,全國各地都在打造“高效課堂”。“高效課堂”的構成因素很多,其中課堂提問(或者問題設計)的有效是大前提,它保證了師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可能追求到更高的教學效益,實現教學效益最大化。我校初中部語文教研組從2013年10月起,開展了“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主題教研活動,做了以下探索。
一、問題的提出
新課程改革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課堂的導演者,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師要“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重視啟發式、討論式教學,啟迪學生智慧,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語文學習“對話”過程,是學生同多種學習資源對話的過程。如何使學生高效地同各種資源對話呢?有效的語文課堂提問(或者問題設計)是關鍵。
有效的提問,也叫提問的有效性,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精心設計問題情景,合理優化教學結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的提問方式。而課堂教學實踐中,提出的問題過于簡單,沒有思考價值;提出的問題空泛,難度大;提問過于急于求成,沒有足夠的思考時間;提問的形式和內容陳舊,問題缺乏新意;提問對象過于集中,只顧優生,忽略差生等低效甚至無效提問經常出現。基于這樣的思考,我們確立了以“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為主題的活動。
二、活動過程
第一階段,我們進行了理論培訓。通過自學和集中學習相結合的方式,我們學習了《課堂教學有效性標準研究》,對什么是有效有了較深的理解和認識;研討了《高效課堂的101個細節》,真正認識到“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在建設高效課堂中的含義。我們還通過互聯網學習了有關課堂提問或者問題設計有效性的相關研究文獻,對課堂提問有效性的具體操作的認識大大提高,同時也增強了對本主題研究的信心和底氣。
第二階段,我們觀摩了余映潮、王君、張澤勇等名師大家的課堂視頻,也觀摩了區80學時集中培訓執教示范課,如文巧、李梅等老師的優秀課例,并針對本主題開展研討。這個階段大家一致表示獲益匪淺,都認識到有效的問題不是能夠照搬的,學情不同,生成不同,問題的設計大有學問。
第三階段,選定課文同課異構,然后集體議課。我們請張紅纓老師和陳純靜老師指教了《故鄉》,錄像之后反復觀摩,寫好議課稿現場交流。茲錄“炮轟”精彩發言如下:張老師的課“設置問題的語言不夠精練,問題新意不突出,提問對象忽略了中差生,學生自主學習后缺少讓學生有機會自主提問的機會”,陳老師的課“教師提問缺乏連貫性,有點瑣碎,提問方式單一,多是教師問,學生齊答,教師對學生的回答評價也缺乏激勵性,整堂課對學生學習積極性調動不夠好”;“兩位老師的課都應當多考慮提的問題學生能否接受,問題是否太簡單或太難,環節間的銜接問題,轉折問題是否能幫助學生的思維進行轉換、提高等等”。
用心思考不走過場,打破情面共同提高,經過此環節,無論是執教者還是聽課者,都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啟發。
第四階段,二次上課。在集體議課之后,兩位老師再次修改教學設計,再次上課。在這次上課中,第一次出現的許多不當之處有了明顯改觀。
三、已經取得的成效
經過兩輪上課、議課之后,我們總結出關于有效提問的七點意見:1.老師要吃透教材,精心設計問題。2.難易相宜,在可回答的范圍內提問。3.注意提出問題的延時性。4.發揮學生自主性的學習,讓學生有機會自己提出問題。5.評價要多元化。6.及時反饋,在收到回答后及時點評。7.提問要面向全體,因材施教。
四、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1.在改變以往“滿堂講”的過程中,有轉為“滿堂問”的傾向,縱使注意了提問的有效性,但仍存在問題碎、多的問題,應該深鉆教材和學情,精雕細琢,多設計主問題提綱挈領,牽一發而動全身。
2.課堂教學是生成的過程,特別是語文教學,后一個提問往往需要看前一個教學流程生成的具體情況而定,這就對使用如導學案、講學稿等提前設計好的教學模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編寫導學案或者講學稿時就需要提前思考如何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矛盾,從而最大化地實現有效提問。
3.雖然每個語文老師都在參與這個主題教研活動,但仍存在“一陣風”、急功近利的教研僥幸思想。任何一種小問題研究,必須提高認識,發展成為一種自覺的教學行為和研究意識,并持之以恒地實踐,才能有根本的突破和真的收獲。
參考文獻:
王躍.高效課堂的101個細節.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3.
作者簡介:曾明,重慶市綦江南州中學,中學語文一級教師,市骨干教師,在教科研、教研教改、教育教學上均有突出成績。
The Theme of Teaching Activities Case of “Efficient” Classroom Questioning
Zeng Ming
Abstract: Chinese teaching emphasizes the dialogue,the dialogue requires teachers to ask questions or design problem,effective classroom questioning is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for efficient. Chines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collective learning theory,watch the video,with the heterogeneous class,topic discussion classes,the two class,the conclusion,this is a process of thematic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Key words: classroom questioning;activity process;questions and suggestions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