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歷史教學作為由歷史感知演變成積累的過程,所以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必須轉變教學手段與理念,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出發,提高學習質量。
關鍵詞:歷史教學;自主學習;學習興趣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自主性學習作為新課標大力提倡的學習方式,它是在老師的教學指導下,增強學習自覺性,幫助學生養成好習慣。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必須整合初中歷史教學特征,從學生主動性與參與性出發,讓其成為學習的主人,老師作為引導者、主導者,老師必須及時對學生的學習計劃、方法進行評價與糾正。
一、強化非智力因素①,提高學習興趣
為了讓學生積極探索學習內容,歷史老師必須有目的、有針對性地使用教學手段與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在這期間,為了讓學習興趣更持久、有效,最后生成濃厚的情感,老師必須結合初中學生心理、年齡以及性格特點,及時整理教學方法與步驟,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內驅力。在教學中,為了促成良好的師生關系,老師應該盡量使用激勵、贊賞的語言,幫助學生養成濃厚的興趣;對于學生提出的有爭議的話題,除了要正視,還必須充分利用創新視角進行鼓勵和引證,即使是有偏差的問題,也應該鼓勵探究創新精神,這樣學生才能敢于發言、敢于質疑。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老師必須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方式,從提高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出發,幫助學生開拓思維,對課后活動進行設置與研究,這樣才能保障教學成果。
二、強化學法,幫助學生發揮主體作用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老師必須根據學生的接受知識能力進行教學,這樣才能帶領學生更好地探尋知識。例如:在“南北關系與發展”學習中,關于當今社會的發展主題以及解決方式,我們可以為學生事先創設情境,讓學生在矛盾競爭、自主學習中明確發展意蘊,發展既是全球性話題,同時也存在于發達與發展中國家間,它需要各國共同參與,最后再將學生分成兩個小組,一組為發展中國家,另一組為發達國家,根據已有資料進行辯駁,這樣不僅能帶動學習氛圍,還能避免冷場現象。
三、加強教材知識的聯系與挖掘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除了要深入教材,還必須掌握各個學科重點、知識聯系以及跨學科整合,在多方位教學中,不斷增強學習能力,具體如當前的中考歷史試卷知識點考查。只有深入教材內容和聯系,才能更好地掌握學習內容,增強綜合能力。
歷史教學作為中學教育的必修學科,它對人文素養以及歷史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必須整合學生課堂實踐與參與力度,從增強主動性與探索性出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
參考文獻:
陶紅.初中歷史自主學習教學初探[J].新課程:中旬,2013(6):62-63.
作者簡介:劉俊平,女,1974年10月,學歷:本科,就職于河北省故城縣里老中學,研究方向:初中歷史。
How to Strengthen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i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History
Liu Junping
Abstract: the history teaching as a historical perception evolved into a process of accumulation, so i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the teacher must change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ideas, starting from the cultivation of autonomous learning,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earning.
Key words: history teaching;autonomous learning;learning interest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