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術教學作為一門藝術性學科,在教學過程中開展“開放式”的特殊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學;特殊
目前,美術已成為了聽力障礙生備受歡迎的課程之一。培養聽力障礙生的審美情趣,提高障礙生的審美能力已成為了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學目標。
一、在初中美術教學中開展“開放式”特殊教學的依據和設想
美術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創造潛能。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初中學生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他們的創造力可能是成人不能超越的。美術是一門有生命的藝術學科,美術教育有專門的獨立系統,美術教育要“活”起來,就需要吸收各種美術資源,實施“開放性”教學。
關于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實施“開放式”特殊教學的設想,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感受到美;其次,要讓學生學會欣賞各種美;再次,在對美有了一定的認識后,讓學生嘗試進行美術創作,最后教師對學生創作出來的作品給予點評。
二、在初中美術教學中開展“開放式”特殊性教學的實施
1.讓學生發現美
大自然的景物是美的集聚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培養學生發現美的眼睛。一年四季大自然的景色各有不同,春天百花齊放,鳥語花香;夏季驕陽似火,蛙聲一片;秋天秋高氣爽、滿眼金黃;冬天白雪茫茫、銀裝素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帶領學生親近大自然,引導聽力障礙生直觀地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并進行仔細的觀察,重視學生的自由表達和感受,激發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
2.提高學生欣賞水平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引導學生去欣賞美??梢韵驅W生介紹和展示一些傳世名畫,對聽力障礙生給予詳細的講解,幫助他們學會去欣賞畫作,同時還可以帶領學生去參觀一些比較著名的雕塑作品,書法、繪畫展覽,提高聽力障礙生的審美能力,為他們創作畫奠定一定的基礎。
3.提高學生綜合審美能力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引導學生評價作品。在繪畫完成后,可以讓同學之間相互欣賞作品,讓學生通過比較,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和別人的成功之處,從而提升自己的作品水平和綜合審美能力。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開展實施“開放性”教學模式,符合學生的發展特點,在提高學生的美術學習熱情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欣賞水平和綜合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安利民.試論初中美術新課程課堂教學的特征[J].新課程:教研,2011(6).
作者簡介:程智亮,男,1978.10,本科,江西省婺源縣特殊教育學校,中學聽障學生美術教育。
How to Carry out the “Open” Special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Art Teaching
Cheng Zhiliang
Abstract:The art of teaching carry out special “open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when it is as an art discipline. It can cultivate students’ aesthetic ability, and let the students have a good pair of eyes to find beauty.
Key words:junior high school; art teaching; special
編輯 白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