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的本真就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抓準關鍵詞句,品味語言精妙;創設有效語境,發展思維空間;重視朗讀指導,感悟文本內涵;借助豐富資源,優化課堂教學等都是還原語文本真的好辦法。做真正的語文教師,奏響語文閱讀教學的華美樂章。
關鍵詞:抓準詞句;創設情境;注重朗讀;借助資源
什么是本真?本真,就是本性,本來面目。那么,什么是語文的本真呢?有人說“語文的本真就是語文的本性、本來面目”是“語文教育的本質”“本真的語文應該是引導學生圍繞著‘語’和‘文’來進行教學的。”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通過對話理解課文、品味語言,發展思維空間,激活創新能力,豐富精神世界。新課標中對課程性質明確定位——“是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因此,我認為品味語言、感悟內容、發展思維、感情朗讀、學習寫法等,都是語文的本真,都是語文閱讀教學奏響華美樂章的音符。
一、抓準關鍵詞句,品味語言精妙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品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品味語言可以更好地感知語言、運用語言、發展語言。只有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既敏銳又豐富,才能引起情感共鳴。詞、句是文章的細胞,一篇好文章,每個詞、每句話都滲透著作者的良苦用心。關鍵詞句,對全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往往能起到“牽一詞(句)而動全文”的效果。一堂濃濃語文味的課只有通過對文本的字、詞、句的咀嚼,才能讓學生感受文章的魅力,以利于深刻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巧妙地將教學引向深入。
如《魚游到了紙上》一文,“魚游到了紙上”和“游”字就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詞句。教學時,我從課題入手,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流程:
師:“魚游到了紙上”這句話是誰說的?
生:小女孩。
師:誰能學著女孩驚奇地叫叫?
生:學著叫。(引導孩子讀出女孩的驚奇)
師:聽到這樣的驚叫聲,如果你在場,你會有什么反應?
生:我會擠過去看看怎么回事?
生:我會想魚怎么會游到紙上呢?……
師:是啊,魚怎么會游到紙上呢?作者也跟你們一樣好奇地擠過去,他看到了什么?
(學習課文第7自然段,體會青年畫畫時的專注與嫻熟)
師:如果女孩這樣叫“喲,金魚畫到了他的紙上來了。”你會擠過去看嗎?
生:不會,我會想,這有什么好稀奇的?
師:那真正吸引你的是哪個字?
生異口同聲:游。
師:小女孩說“游到紙上”其實是說青年把魚畫得怎樣?
生1:畫活了。
生2:畫得栩栩如生。
生3:活靈活現。
生4:逼真形象。
生5:是說青年畫技高超。
……
師:作者僅用一個“游”字,一個“游”字就生動地寫出了青年畫技高超,一個“游”字就讓人浮想翩翩。真是——
生1:妙啊!
生2:真是高明啊!
接著,我又引導孩子去找找青年之所以畫技高超,能讓魚游到紙上的原因。一個“游”字,讓孩子深刻地感受到語言的準確與生動,青年畫技高超令孩子們佩服,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更令孩子們折服。
二、創設有效語境,發展思維空間
重視語境的創設無疑是優化語文閱讀教學的一劑良方,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如何真正讓文本的“靜態”變成生活的“動態”?這就需要教師智慧的發現,深入去挖掘文本中的空白處,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在文本與生活中走個來回。
教學《魚游到了紙上》時,我引導孩子想象:“圍觀的人會如何贊嘆,如何議論?”學生興趣盎然,有的孩子說“大哥哥,你真是太厲害了,可以教我畫畫嗎?”有的學生說:“你畫的魚真是活靈活現,簡直和真的一樣!”我又啟發說:“不同年紀,不同性別,不同性格的人說話時動作和神情都有所不同哦。”孩子們頓悟,有的邊拍掌邊激動地說:“哇!哥哥畫得太像了,我長大了也要當一名畫家!”有的孩子學著老者的樣子,邊捋胡須邊拿腔拿調地說:“呵呵呵,這小伙子的畫技真不錯啊!……課堂生成精彩不斷。我再點破作者的寫法:“作者想寫青年畫技高超,卻沒有直白地說出來,而是用小女孩的驚叫,圍觀人的贊嘆、議論側面烘托,真是高明哪!”通過情境創設,還原生活,孩子們不僅感受到了青年的畫技高超,更重要的是明白了作者側面烘托的用意。
在教學中,我還引導學生還原青年每個星期天到玉泉觀魚的情境,通過挖掘“每個”“一年多”這如此長的時間段里,有怎樣的星期天?孩子們想象了這一年里有陽光明媚的星期天,有烈日炎炎的星期天,有風雨交加的星期天,有天寒地凍的星期天……而青年都是風雨無阻地去看魚,從而體會青年具有堅持不懈、勤奮的品質,進而明白“要讓魚游到紙上,就必須先讓魚游到心里。”這一文章主旨,突破了文章的重難點:游到心里和游到紙上是因果關系。
這樣的還原練習不僅讓孩子們深入理解了文本,也培養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三、重視朗讀指導,感悟文本內涵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語文本是一門讀的學科。”古人把學習稱為“念書”“讀書”,突顯了“讀”的重要性。“讀”是理解內容,感悟文本的重要手段,通過反復朗讀,讀出我們想要講的東西;通過細細品讀,體味語言文字之美;通過深情誦讀,用心靈與作者直接對話,走進文本,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從中感悟文本的內涵。
閻晶晶老師上《景陽岡》一文,就是通過惟妙惟肖地讀,還原武松的英雄形象,給所有聽課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閻老師首先抓住人物對話,進行朗讀指導。“武松敲著桌子叫道:‘主人家,怎么不來篩酒?你如何不肯賣酒給我吃?”閻老師讓學生帶上動作敲著桌子讀,把聲勢造得很大。接著又指導學生把“別胡說!難道不付你錢!再篩三碗來!”一句中的三個感嘆號的語氣讀出來。她先是讓學生邊拍邊叫,最后竟讓學生拍案而起地體驗讀,過癮地當了一回武松。這樣循序漸進地讀,淋漓盡致地讀,讀出了一個倔強的武松,讀出一個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武松,讀出了一個酒量驚人的武松,讀出了一個豪放的武松。閻老師還抓住心理描寫來指導朗讀,讓學生邊讀邊想象武松上岡時的三次心理活動,感悟武松膽量超人。在教學打虎這一場景時,閻老師又抓住動作進行指導朗讀,讓學生演示老虎的撲、掀、剪和武松的三閃,感受緊張的打虎場面,感悟武松機敏過人。就這樣,閻老師引領孩子反復讀、慢慢品,細細嚼,通過角色朗讀、角色體驗,使得武松鮮活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現在大家面前,深深嵌入每個人的心里,同時也讓學生習得了可以通過人物語言、心理、動作刻畫人物形象的表達方法。
陳鐘梁先生強調:“隨便怎么精簡,讀不能減。”書聲瑯瑯的課堂,是本色自然的課堂,是實實在在的課堂,是至真至美的課堂。我們應該把課堂交給學生,把讀的權利還給學生,讀其義,讀其情,讀其理。
四、借助豐富資源,優化課堂教學
互聯網信息是海量的,雖然多媒體的濫用會抑制孩子的思維發展,信息的旁逸斜出很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但如果能取舍有度,使用適當,豐富的資源能優化課堂教學,極好地為教學服務,實現理想的“大語文”。
如《趙州橋》一文的教學重點是學習作者是怎樣把事物的特點寫具體的,教學難點是體會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民族自豪感。如何讓學生體會到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呢?我上網大量閱讀有關趙州橋的資料,觀看跟趙州橋有關的視頻,探究趙州橋之所以堅固的原因,查閱的結果令我震驚,無論是趙州橋的天然地基、拱形的設計還是縱向砌筑法和敞肩拱設計都令人嘆服。我沖動地想把我所了解到的知識全都告訴學生,但我清楚地知道,這是語文課,不是科學課,體會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僅是教學目標之一。再說,我所面對的是三年級的學生,如果一味講解這些,他們很難聽懂。思考再三,我找了幅“拱形的力量”示意圖,示意圖中簡單的幾個箭號把拱形的妙用直觀地呈現在孩子們面前。我適時點撥:“這可是工程力學方面的知識,早在14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能如此完美地運用了,真是太——?” “真是太聰明了!”“太有智慧了!”“太有才干了!”“太厲害了!”……孩子們搶著回答,對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油然而生。為了讓孩子更清楚地了解趙州橋四個小橋洞的妙用,感受這一“創舉”,我做了一幅敞肩拱排洪動畫圖,生動的演示,使孩子們對敞肩拱便于排洪、減輕沖力、減輕橋重、節省石料的作用有了深刻的印象。我再稍做點撥:“在歐洲,最早的敞肩拱橋比中國的趙州橋晚了近1100年。我們的民族真是太——?”學生立馬脫口而出:“太偉大了!”“太牛了!”“太令我們驕傲了!”……
《趙州橋》一文有不少寫法值得學習,如作者寫了趙州橋的三大特點(雄偉、堅固、美觀),采用總分總的構段方式,過渡自然等,尤其是“列數字”的說明方法學生第一次接觸,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它,我還讓學生動手量量自己的筆盒,比比誰的筆盒更大。學生在量一量、比一比、說一說中明白了列數字的好處。一幅示意圖,一個動畫演示,幾分鐘的量一量輕松解決了本課難點,又避免了繁瑣的講解,把更多的時間留在了品味語言文字和學習寫法上,做到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語文的本真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上本真的語文課,必須重視語言教學,必須注重思維的發展,必須以讀為本。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讓我們努力去做一名真正的語文教師,還語文教學一個晴朗的天空,追尋語文的本真,奏響語文閱讀教學的華美樂章。
參考文獻:
楊九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診斷[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11.
作者簡介:陳韻萍,女,出生于1971.10,學歷:本科,單位:福建省建陽市西門小學,研究方向:語文閱讀教學與作文個性化教學。
Restoring the Essence of Chinese,Playing Magnificent Movements
Chen Yunping
Abstract:The essence of Chinese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to use the language. There are a lot of good ways to restore Chinese essence , grasping the key words and tasting the beauty of the language; Creating effective contexts and developing their thoughts,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reading guidance and comprehending connotative meaning of the text,optimizing the teaching with the aid of rich resources, etc. To be a real Chinese teacher and play magnificent movements during Chinese reading instruction
Key words:grasping the key words;creating situations;paying attention to reading; the aid of resources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