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課堂教學中,課堂問題的合理設置非常關鍵,它能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引導他們有效地理解掌握知識,并注重在實踐中反思,讓課堂效能和教師專業(yè)能力相得益彰。
關鍵詞:英語教學;問題設置;高效課堂
我們往往在教學中對英語課堂提問的策略和原則缺乏研究和探索,而英語課堂又因為語言的限制性和課堂問題設置不得法,學生參與課堂很被動。那么,作為英語教師,又該如何有啟發(fā)、有承接、有層次地設問,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效果呢?
一、問題設置要有目的性
1.確立提問的目標
教師需要吃透教材,對所提問題要解決什么問題,達到什么目的,必須心中有數(shù)。在英語課堂中,一個好的課堂提問能夠把學生帶入“問題情境”,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話題。
2.講究提問的策略
(1)導入新課時提問,吸引學生對新課的興趣。(2)新舊知識過渡處提問,引導學生溫故知新。(3)篇章細節(jié)提問,引導學生對所學篇章深入理解。(4)強化重點提問,從不同角度提問促進對重點知識的理解掌握。(5)復習式提問,總結(jié)所學并獲得學習反饋。
3.研究提問的對象
要對學生的能力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數(shù)。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實際需求提問,保證學生的全員參與。
二、問題的設置要有層次感
1.考慮到知識的傳授要照顧不同程度的學生
一個班的學生千差萬別,教師要考慮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課堂問答活動中找到自己的價值,體會學習過程的快樂,找到學習的成就感。
2.考慮到知識的傳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教師在教學時,從一個知識點到另一個知識點的過渡要自然,使學生不僅理解和掌握所學的內(nèi)容,而且能利用已學知識去創(chuàng)造和探索。
教師要先將問題簡單化、具體化,把問題設置得先易后難、有梯度,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使學生“跳一跳”能夠摘到果子。
三、問題的設置多開放型、少封閉型
課堂提問不能光為了檢查學生對知識性問題的掌握而開展,要多設置開放型的問題。教師在設置開放型問題時,應該適當增加一些參閱式問題,鼓勵學生參與,讓他們開動腦筋、積極思考,誘發(fā)他們的參與熱情。當學生對于開放型問題作出回答后,教師如果還想讓學生繼續(xù)說下去,就可以進一步提示,如可用“What about...?”來引導某方面的話題,啟發(fā)學生適當發(fā)揮,拓展提問空間。
四、問題的設置要面向全體
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說過:“如果教師的提問能引起每位學生的注意,就能使學生在每個階段都連貫地表現(xiàn)為等待、探索和行動。”這樣,課堂活動就能順利、高效地進行,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教師在提問中要避免問題只傾向于個別學生,這樣會使其他學生喪失學習的積極性,造成部分學生“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冷漠態(tài)度,養(yǎng)成懶于思考的習慣,阻礙了思維的發(fā)展。組織教學一定要注意提問對象是全體學生,采取輪答、抽簽回答、小組競賽搶答、分組辯答等方式,促進全體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提高全體學生的智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五、問題的設置要多元化
我們在提問時應該關注問題的多元性,以提高教學實效。初中英語教學的課堂問題既可以由編者、作者提出,也可以由教師提出,還可以由學生提出。
課堂提問是一種教學手段,更是一種教學藝術,它是實施啟發(fā)式教育的重要途徑。宋代教育家朱熹說過:“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這話很有道理。置疑啟發(fā),又稱問題啟發(fā)。教師要善于提出問題,特別是對某些要求學生掌握的課程內(nèi)容,在學生看來不是問題的問題,就要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疑問,使之有追求解決矛盾的要求,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為了使課堂更加有效,我們必須精心設計,巧設提問,問題不僅要緊扣教材,激發(fā)學生興趣,還要與實際結(jié)合,讓問題具有價值。
參考文獻:
候渝生.新課程理念下的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陳秀玫,女,大學本科,新疆烏魯木齊市第二中學,研究方向:初中英語。
Arrange Problems Reasonably, Improve Classroom Efficiency:Discussion on
Arranging Problem of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Chen Xiumei
Abstract: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setting up reasonable classroom problem is critical, it can inspire students’ thinking, guide them effectively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knowledge, and focus on the reflection in practice, let the classroom efficiency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ability complement each other.
Key words:English teaching;problem setting ;efficient classroom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