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導入的成敗與否直接關系著教師課堂教學活動的效率與質量。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對此展開探討。
關鍵詞:實驗導入;疑問;故事導入
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就高中物理課堂導入的具體策略以及應當遵循的主要原則展開初步的分析與探討。
一、利用演示實驗導入新課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大多數高中學生對實驗有著強烈的興趣以及求知欲望,并對實驗背后蘊含的物理學原理有著極大的好奇心與探究積極性。因此,高中物理教師若能牢牢抓住學生的這一主觀學習特點,利用演示實驗導入新課,相信一定能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以及學習思維。
例如,在教學“曲線運動”(物體運動軌跡是曲線的運動)這部分內容之前,我利用粉筆做了兩次完全不同的實驗:
第一個實驗:用粉筆做豎直下拋實驗,會發現粉筆呈直線運動;
第二個實驗:用相同的粉筆做平拋實驗,會發現粉筆這次做的是曲線運動。
這樣,通過演示實驗,既有效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又最大限度地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與探究興趣的產生,促使他們在積極昂揚的狀態下自然而然地將自身全部的思維及精神都運用到新知識的學習上來。
二、巧妙設置疑問,以此導入新課
高中物理教師可以在上課伊始環節,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給學生設置一些既具有一定難度、又同所學物理學知識緊密相關的疑難問題,以此帶給學生強烈的認知沖突與感官沖擊,從而使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新知識、新內容的學習中來。
如,在教學“平拋運動”具體知識點之前,上課一開始,我就向學生提出了如下問題:“假設你是一名飛機駕駛員,承擔著將救援物資準確投放給受災群眾的艱巨任務。那么,依據你多年的飛機駕駛經驗,你是會選擇在受災群眾指定位置的正上方直接投下救援物資呢?還是會在離受災群眾指定位置一段距離時投下救援物資呢?”“當然是在指定位置的正上方投啊,這樣才能保證將救援物資準確無誤地投放給受災群眾。”很多學生想當然地這樣認為。“你們的答案是錯誤的,正確的方式應該是在離指定位置一段距離時就投下救援物資……”
由于同學生原有的知識體系或者經驗形成了較強的沖突,因此,上述情景很自然地就激發起了他們的好奇心以及迫切探究真實答案的欲望。如此,就為巧妙展開新內容、新知識的講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利用物理故事導入新課
高中物理教師可以嘗試將與具體學習內容密切相關的物理趣味小故事融入教學活動之中,相信這對于滿足高中學生的好奇心、探究欲望有著積極作用。
在教學“阿基米德原理”之前,我首先向學生講解了阿基米德發現浮力原理背后的小故事:國王打造了一頂純金的皇冠,可是卻總懷疑金匠在打造王冠的過程中以部分銀代替了金。于是下令要求阿基米德在不弄壞王冠的前提下對王冠的純正性進行鑒定。這可難倒了阿基米德。有一天,阿基米德剛躺進盛滿水的浴盆打算洗澡,卻發現不但水漫溢了出來,而且他自己的身體也在微微上浮。這一發現給了阿基米德很大的啟發:即使重量相同,但是由于不同的物體有著不同的體積,那么它們排出的水量也應該是有著嚴格區別的。在這一發現的引導下,阿基米德分別做了兩次實驗:
1.把王冠放到盛滿水的盆中,并對溢出的水進行精確的測量;
2.把相同重量的純金放到盛滿水的盆中,并對溢出的水進行精確的測量。
通過對兩次實驗所溢之水的測量,阿基米德發現第二次實驗中溢出的水明顯比第一次實驗中溢出的水要少,因此,他得出了金匠在打造王冠的過程中摻了銀子的結論。
由于阿基米德發現了這一原理,所以人們也把浮力原理稱為阿基米德原理。
故事講完之后,學生還沉浸在故事之中,既佩服于阿基米德的聰明與智慧,又增強了他們學習浮力原理的興趣以及積極性。
只要教師的課堂導入既緊扣教學內容,又能充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那么,這樣的課堂導入便是有意義的。
參考文獻:
樊雅平,黃生學.物理課堂導入藝術研究[J].科技信息,2010,2(5).
作者簡介:周勇,男,生于1983.9,本科,重慶市云陽市雙江中學校,研究方向:高中物理。
Study and Practice of Physics Classroom Introduction Teaching Skills in Senior High School
Zhou Yong
Abstract: The classroom introduction’s success or failure directly affects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teachers’ classroom teaching.Combining with the teaching experience,the teacher discusses it.
Key words:experiment introduction;doubt;story introduction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