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應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結合教學實際,對小學中段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意識的培養這一論題展開詳細論述和說明。
關鍵詞:教學效果;學習興趣;激勵策略
傳統小學語文課堂,往往是由教師一人一統天下,學生沒有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機會,因此導致學生缺乏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意識,同時也體會不到參與課堂的思維之趣、成功之悅。因此,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我們要通過采取有效途徑和策略,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從而達到優化教學過程、提升教學效果的良好目的。
下面,我就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對此論題作詳細闡述與剖析。
一、采用新穎教法,激發學生參與欲望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一切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和探究心理,如果我們能夠依據教學目標設計出符合學生學習實際且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法,就能引起學生強烈的愉悅感和興奮感。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我們要根據具體教學內容,采用新穎、生動且適合學生心理發展水平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參與欲望,使學生真正主動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
比如,在學習《小英雄雨來》這篇文章時,我就采用了模擬角色的方式來進行課文教學,首先,我帶領全班學生梳理了文章脈絡,了解了文章大意,然后,在班里選取了幾名積極性較高的學生,讓他們對課文中的角色進行扮演,如雨來、雨來爸爸、雨來媽媽、若干名鬼子、扁鼻子軍官、李大叔等等,每個人物都設有自己的臺詞、動作、表情等,因為與傳統教學方式不同,學生都對這個角色的扮演活動產生了強烈的參與欲望,而且小學中段學生已具備了一定思維能力和思考能力,扮演這幾位角色的同學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將這些人物的性格、表情、動作等演繹得淋漓盡致、惟妙惟肖,因此,臺下總是不時響起陣陣熱烈掌聲……這樣,我們既做到了使學生主體參與課堂,激發學生參與意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更重要的一點,學生嘗到了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甜頭,從而促使他們以后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態度參與課堂教學。
二、營造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如今,隨著我國時代的進步與科技的發展,一種現代化教學手段(即多媒體技術)正廣泛應用于各學科的教學課堂中。它集聲音、視頻、圖畫、文本、動畫等多種電子信息于一體,可以將語文教材中冷冰冰的文字內容以生動形象、直觀逼真的方式呈現出來,從而在視覺、聽覺多種感官刺激下,學生大腦就會處于興奮狀態,從而對即將學習的課文內容產生濃厚興趣,并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
比如,在學習《雅魯藏布大峽谷》這篇課文時,我就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呈現了大量有關雅魯藏布大峽谷壯麗神奇景觀的圖片及視頻資料,在多媒體技術圖文并茂、動靜結合、色彩繽紛的演示下,學生感覺仿佛走進了一幅神奇美麗的畫卷中,他們認真盯著投影屏幕,流露出了如癡如醉的神情……這樣,我通過引進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營造了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了學生對這篇文章的學習興趣,在正式學習時,學生就會積極參與各種學習活動,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意識的培養和提高。
三、運用激勵策略,提高學生參與熱情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①曾說:“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沒錯,人人都喜歡聽別人對自己的贊揚和欣賞,年齡尚小、身心發展不成熟的小學生尤其是這樣。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我們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參與我們的課堂學習活動,然后對學生的學習表現運用贊美、激勵性語言進行評價,如在學生朗讀完生詞或者一篇課文后,我們可以對他說:“你讀得真流利、真響亮,生詞發音也都完全正確,來,大家鼓鼓掌!”在學生完成角色扮演任務后,我們可以對他說:“真是一段精彩的表演,我為你們感到自豪!”在學生取得進步時,我們可以對他說:“老師很高興你取得了這么大進步,同時也很佩服你鍥而不舍的精神,咱們全班學生都應該向你學習。”等等,這樣,學生在聽到我們對他的表揚和稱贊之后,會產生繼續勇往直前、奮力進取的動力,并且更加興趣盎然地投入語文知識的學習,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學生也會積極主動、興致勃勃地參與。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中段教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我們為此付出長期的努力和探索。希望廣大語文教師能夠在日常教學中積極探索、勇于實踐,創設出各種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如此,才能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意識,使學生真正喜歡上語文、愛上語文。
參考文獻:
王玉榮.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主體參與探究[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3(6).
作者簡介:潘馳,女,生于1981年6月,學歷:本科,現就職于陜西師范大學實驗小學,研究方向:教學實踐。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Active Participation Consciousness in
Mid-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Pan Chi
Abstract:The teacher should give the classroom back to students, let the students do the masters of the classroom. the teacher combine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to make a detailed description and explanation for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active participation consciousness in mid-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Key words: Teaching effect; learning interest; incentive strategy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