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合作的意識和能力,是現代人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不僅是學好物理的重要手段,也是物理教育的重要目標。
關鍵詞:合作學習;高中物理;有效對策
物理是一門基礎自然學科,物理新課程標準特別注重學生能力的發展,提倡在探究活動中發現物理規律,在創造和成功中學習物理思想。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在改善課堂內的心理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非認知品質等方面實效效果顯著。新課程改革倡導把合作學習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要求教師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創造性、主動性,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合作精神和學習興趣。在物理教學中巧妙地安排一些分工合作,讓學生一起討論、評價,取長補短,能很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本文試圖探討合作學習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合作學習的主要步驟
1.構建合作小組。應該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綜合考察學生在學習成績、能力特長、性格、性別等方面的差異,將學生分為每組3~7人的學習小組,并且小組內的成員各具特色。教師可將學習小組內的角色大致分為小組長、陳述員、記錄員和總結員這四種。任務輪流換,角色人人當,讓他們在不同的學習任務中成長。
2.開展合作學習活動。教師要在充分考慮合作學習要素的基礎上,依據教學內容選擇合作學習策略,設計合作學習活動,讓學生積極互動,各抒己見,相互啟發,從而加深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參與其中,認真指導,積極引導,及時糾正活動中出現的錯誤和偏離學習任務的行為,對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提供感情上的支持、鼓勵和知識上的提示、幫助。
3.總結合作成果。合作學習過程完成之后,教師應該組織全班學生交流合作成果,一方面可以向其他小組展示本組合作學習的成果,另一方面也能夠吸收其他小組的研究成果。在學生進行交流時,為了鼓勵小組之間的競爭與交流,教師可以根據討論的內容營造出一種比較積極熱烈的氛圍。小組成果交流完后,教師應該對各個小組及組員的認知、情感態度和合作技能目標的等方面的表現進行評價,合作學習中的評價方式不應該拘泥于教師評價,還可以采取學生自評、小組互評等多種方式,使學生和小組更加全面地認識自己。
物理這門基礎自然學科要求學生能夠在探究活動中發現物理規律,在創造和成功中學習物理思想。本文試圖以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第三節《摩擦力》的教學為例,談合作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在初中已經了解到摩擦力的相關知識,在上課開始之前教師首先回顧摩擦力的相關概念和種類。在幻燈片上展示兩張手推桌子的圖片,分析推力由小到大時的受力情況。各小組同學開始分析、討論,得出根據受力平衡,桌子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一個與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摩擦力的作用。同時,經過討論得出摩擦力產生的條件是粗糙、有彈力等方面。教師再引導學生開展小組活動:引導學生使用提供的木塊和彈簧測力計器材,做摩擦力的探究實驗。
二、學生實驗的過程
教師巡視發現學生實驗中遇到的問題時,可以提供必要的幫助和及時的指導。在實驗過程中,小組做好實驗記錄,并進行積極討論,制定研究報告單。小組活動結束后,教師可讓小組匯報員向全班同學介紹他們的實驗過程及結果和結論,然后讓其他小組進行補充和提出不同觀點。最后,教師再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
總之,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有助于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激發學習興趣和創新欲望,對推進創新教育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積極采用合作學習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永紅.淺析合作學習的理論特點和教學實施方法[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09(4).
[2]龐婷.基于物理合作學習的差異教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
作者信息:陳川芳,女,大學本科,1974.6,四川成都第七中學;高中物理教育。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Physics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Chen Chuanfang
Abstract: The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 of cooperation is the basic quality of the modern person possessed. Cooperative learning ability of students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means to learn physics,but also an important go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Key words:cooperative learning; high school physics;effective measures
編輯 白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