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節奏是組成音樂的基本要素,也是音樂的源泉。節奏是音樂教育主要的環節,通過有趣的節奏訓練,能激發學生對音樂的積極性和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音樂;節奏;教學
音樂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體現。節奏在音樂中是尤為重要的,因為每一首曲子都能彰顯其存在的價值。通過音樂課堂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節奏感,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思維能力。
一、節奏教學的重要性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我們生活的中,隨處都能聽到不同的聲音和節奏,節奏與我們有著密切的聯系。由于低年級的學生年齡比較小,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必須通過特別的方式進行訓練。例如,讓學生模仿啪嗒啪嗒的水滴聲,互聽對方砰砰砰的心跳聲,模仿動物的叫聲,這種節奏感的聲音生活中數不勝數,通過對節奏的訓練能調動學生的興趣,能積極參與訓練。
2.幫助學生掌握重難點
在音樂教學節奏學習中,最難把握的是學唱。教師在教授樂曲前,將難度較大的音樂節奏抽出,采用節奏唱譜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訓練,使學生能區分不同的音符以及掌握節奏要點。通過其訓練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同時還能掌握樂理知識。
二、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實施
1.通過肢體動作實施教學
根據音樂并結合肢體語言的方法教學,教師利用學生活潑好動、好奇愛模仿的性格特點,可以采取做游戲的方式,效果明確、操作方便,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從多方面感受音樂,讓其通過自己對音樂的理解進行表演,這種方式不僅提供給學生表現的機會,還能鍛煉學生膽大活潑的性格。
2.通過打擊樂器實施教學
如今很多小學為音樂課配備了打擊樂器,由于低年級的小學生模仿能力強、生性好動,這種樂器簡單易學,也是最佳的選擇。打擊樂器能使學生掌握節奏感,也能調動學生對音樂的積極性和興趣。
3.通過節奏創編實施教學
創編節奏的學習不僅能讓學生懂樂理知識,還能增強學生情感思維。很多學生對節奏的概念比較模糊。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節奏的訓練培養學生的節奏感,讓學生自己去感受音樂的節奏,培養其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
綜上所述,通過結合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得到學生的認可和接受,還能調動課堂氣氛。同時還能增強學生的合作能力,培養學生對音樂感知力和表現力,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讓音樂教學得到順利的開展。
參考文獻:
武鵬.小學音樂課堂中的節奏教學探究[J].音樂大觀,2013,(13):104-104.
作者簡介:劉曉紅,女,1975年2月出生,大學本科,研究方向:音樂節奏教學,就職于內蒙古烏海市海勃灣區光明路小學。
Exploration of Rhythm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of the Music Class
Liu Xiaohong
Abstract: The rhythm is the basic elements of music and the source. Rhythm is the major link of music education. stimulate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interest in music can use the rhythm train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Key words:music; rhythm; teaching
編輯 白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