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預習是學習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預習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語文教學一定要加強預習方法的指導。
關鍵詞:小學;語文;預習;效率
預習是上課前重要的準備工作,它是學生接受新課知識、學習新知識的第一步,對于新知識的學習,原則上說只起到一個“探路”的作用,使學生大致了解課文的整體框架,真正掌握新知識主要在后續學習活動中的作用。如果預習做好了,學生掌握新課的知識就容易得多,而且有自己一些獨特的看法,不再局限于只聽教師的講授。下面是我的幾點看法:
1.關于朗讀預習法。指導學生分步讀。一篇課文要求反復誦讀,至少3遍。第一遍為初讀,標清段落、讀準字音、圈出生字,對課文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第二遍要讀流利,體會文章的語言美,品味句式美,把優美的詞句摘抄在積累本中。第三遍有感情地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再理清課文脈絡。通過反復細致地朗讀、思考,初步解決課文中的問題,解決不了的疑惑記在書上作好記號。
2.關于識字預習法。每次要求學生邊讀邊找出不認識的字、詞圈上,用醒目的符號標出來,以備教師講課時認真聽記,加強理解,借助工具書理解新詞,積累詞匯。相應作業一類生字采用一字組三詞的方法來理解識記;二類字,采用一字一行一詞的方法,記住字形,理解重點詞語。
3.關于課前預習批注的方法。每次讀書都需要讓學生動筆圈畫、批注,劃出課文中的的重點詞、句、段,將自己對課文中不理解和看不懂的地方做好批注。久而久之,養成習慣,培養良好的讀書能力。
以上幾點,分別以學生自評、互評,教師書面檢查批改、課堂隨機抽查方式進行,課前預習的檢查在課上“一條龍”檢查,沒檢查到的,下節課繼續。爭取做到了人人檢查到位,杜絕了以往片面的現象。預習評價以激勵評價為主,分優、良、中、差四個檔次。優者發小紅花;差者,分析原因,督促改正不足。由于預習一般都在家里進行,需要得到家長的關注與支持,以便于學生盡快地形成良好預習習慣,教師、家長、學生三方互動溝通,既便于管理,又增進感情。熟讀、識字、搜集、批注這樣的語文課前預習方法,經過實踐切實可行。由于朗讀評價耗時長,不好評價,容易半途終止,“一條龍”評價輔之以自評、互評、家長評價。這樣更符合語文多元化教學評價的特點,效果極佳。
參考文獻:
焦光,淺談小學語文課前預習方法的有效性[J].考試與評價,2013(2).
作者簡介:李彥青,女,1974年2月生,本科,陜西省略陽縣白雀寺鎮中心小學,研究方向:培養小學生的課前預習習慣。
Discuss the Strategies of the Preparation in Primary Language
Li Yanqing
Abstract:Preview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language learning, the effect will directly affect of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class teaching. Language teaching must be strengthened guidance method.
Key words: primary;language;preview;efficiency
編輯 徐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