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研究性學習的觀念應該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融合在學生學習的任何方面。通過課題研究,教師享受到了研究性學習的成果,也促進了教師對初中生物教材和研究性學習的理解,提高了教師組織研究性教學的實踐能力。同時促進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提高了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能力。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課題研究;生物教學
2006年,我校承擔了《研究性學習與生物教學整合的研究》的子課題《研究性學習與生物教材整合研究》。我很榮幸地成為這個課題的負責人。通過近三年的研究與實踐,我對研究性學習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研究性學習的本質到底是什么呢?研究性學習有何意義?這是我們今天把它當作一種時尚,當作中國教育改革的強心劑,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一、促進了教師對初中生物教材和研究性學習的理解,提高了教師組織研究性教學的實踐能力
我們課題的研究與新課程倡導的理念相一致,緊扣“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的理念,體現教師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因此,課題研究的過程也成為參與課題的教師深入學習和實踐新課程的過程。經過研究我們看到,教師對生物教材、新課程的理解,尤其是對研究性學習的研究和實踐探索有了質的提高,有效地促進了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的轉變。
教育研究是在真實的教育情境中進行的,教師參與其中有真誠的投入,不斷地成長,有深刻的反省與思考,有深層次的認識和體會,在研究過程中可能生成了教育智慧和教育機智。這是教師最有價值的收獲。通過課題研究可以啟發教者學習教育理論的自覺性,領悟到教育的真諦,并將外在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內化為自己的教育信念,最終形成自己對教育獨特的認識和理解。
二、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高了教師行動研究的能力
教師專業化已經成為世界教育領域中的一個熱點話題。在本課題的研究中,很多教師以專業化的水準提升自己的職業素質,立足于學生的興趣愛好,立足于本土的課程資源,立足于自身的專業特長,設計了豐富的教學案例。
三、促進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提高了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能力
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人為本,關注人的發展,促進人的發展”,使教育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在精神世界,在學生的心靈與人生中留下有意義的痕跡。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教育科研的參與者、合作者、活動的承載者、成果的展示者,教育科研一旦游離于學生的學習、生活、實踐,游離于學生的健康成長,也就游離了研究的歸宿。學生在研究活動中能否真正獲得實際利益,是衡量教育科研活動價值大小的根本標準。
我們在課題的研究過程中,關注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變化。通過聽課,我驚喜地發現,課堂上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了,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情緒激昂,敢想、敢說、敢做、敢質疑、敢批評、敢申辯,個性得到了釋放。
論文的實際方法,從而激發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學生的科研意識、社會意識、研究意識、環境意識大大增強。在研究中,學生學會了與各種人群交往和團隊協作;在協作中,學生懂得了尊重和欣賞別人的勞動;在研究中,培養了學生處世的計劃性和責任心,并且從中體會到了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的深刻內涵,從而更加地熱愛科學,尊重科學。
總之,研究性學習的觀念應該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融合在學生學習的任何方面。因此,它可以是課內的,也可以是課外的;可以是教師組織的,也可以是學生自發的;可以與課程教材內容有關,也可以無關;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是合作完成;可以是無人指導的,也可以是教師或者其他人指導的;可以是“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運用”,也可以是對未知的探索;結果可以是正確的,也可以是錯誤的,甚至可以沒有結果。我們教師應力求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種科學研究的環境,引導學生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著眼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關于研究性學習的若干問題.全球教育展望,2002.(3).
[2]高效課堂模式下學生探究活動的實施和反思.科技與生活,2010(16).
作者簡介:劉麗華,女,1976年12月28日生,本科,吉林市第八中學校,研究方向:學科教學。
Discussion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search Learing
Liu Lihua
Abstract:The study of the idea should be fuses in any aspect of the students’ learning through the teaching process. Teachers enjoy the study achievements through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it also promoted the understanding of teach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xtbooks and research learning, It helped teachers improve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teaching practice ability. It also promot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improves the research learning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Keywords:research study;subject research ; biology teaching
編輯 徐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