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預習是上好語文課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必要途徑。學生課前自主預習習慣是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組成部分,養成學生課前預習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習語文具有重大的意義。
關鍵詞:預習;習慣;培養
一、激發學習興趣,發揮催化作用
1.讓學生明確預習的目的。因為目的是與興趣相互貫通,相互影響,興趣孕育出目的,目的激發起興趣。
2.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歡樂。教師對學生預習作業中一些有價值的思想要給予贊許,把學生預習語文的興趣在愉悅中激發出來的。
二、明確要求,有的放矢
教師把學生應通過閱讀而領會的課文內容列出預習提綱,進行提示。因各年級教材對學生的要求不同,預習的要求也有分別,而且課型不同,預習要求也有差異。一般地講,預習提示應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在高年級,根據不同的課文可提出以下提示:
1.記敘類的課文,根據題目質疑。主要培養立意選材等寫作能力。
2.朗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什么。主要是訓練學生理解課文和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
3.畫出重點句或課文后要求體會含義或表達思想感情的句子,聯系上下文說出自己的感受。主要是訓練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三、教給閱讀方法,培養預習能力
1.查字典識字,理解字、詞義,區別形近字,運用比較和漢字構成規律記字形。
2.用不同的符號表示詞句的意義。重點詞下面畫小圓點;重點句、句群用括號勾出;總起句、總結句用單橫線畫在句子下面;中心句用單波浪線畫出;不懂的詞、句子可在下面畫上問號,準備課堂發問。
3.劃分段落,書寫段意。在自然段前,標出每個自然段序號。意義段用雙豎線分出。段意簡單的可直接寫在書上,較長的可寫在預習作業本上。
4.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學會找中心詞、中心句。要注意課題、有些課題點明或暗含了文章所表達的中心。
5.學會積累。對課文中的佳詞、佳句、佳段,可摘抄、熟讀、背誦。
讀書的方法很多,但要因文而異,要善于指導學生去實踐。高段和中段也有區別。開始要求不能太高,應從學生的實際能力去確定要求,對差生可降低一些要求。通過逐步訓練,使學生在預習中掌握讀書的具體方法。
總之,預習是對課堂教學的準備,是學生帶著自身的經驗和背景提前學習、得出自己獨特的體驗和感受,是上好課的重要條件,它對培養能力,發展智力有很大的作用。只有教師重視課前預習,并給予精心指導,學生才能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才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從而不斷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崔恩東.小學語文課前預習現狀及改進策略[J].吉林教育,2014(2):63.
作者簡介:何靜,女,1974.07,大專,陜西省略陽縣白雀寺鎮中心小學,研究方向:培養小學生的課前預習習慣。
Point on Chinese Preview Reading Habits in Primary School
He Jing
Abstract: Preview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tep for Chinese classes,and the necessary way to improve students’ability to study by themselves. Students preparation before clas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good study habits,students to preview before class learning habit for learning the languag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preview; habits;cultivate
編輯 徐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