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質教育的理念提出之后,高中的教材也針對素質教育做了很大的調整,高中物理的實驗課比重也相應地增加。因此,改變原有的以理論講解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向彈性教學模式轉變,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高中物理;彈性教學;轉變
一、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
傳統(tǒng)的教學是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按部就班地給學生講解理論知識和課程內容,然后根據所傳授的知識和教材及大綱的要求設計實驗,然后再給學生分組,帶領學生做實驗。
二、課堂彈性教學
彈性教學是指按照教學大綱完成相應的教學計劃,但是教學過程并不完全按照教學大綱設計的過程完成,而是根據學生的情況和所要講的具體內容來設計一個吸引學生、有利于學生理解的教學過程。具體方法可以參照以下的方式:
1.利用演示實驗引入新課
上課時,在講課之前,根據本堂課的教學計劃,先做一個實驗,利用實驗的結果來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進而保證教師在課程的講解過程中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和記憶,提高學習效率。
2.改進演示實驗,增強娛樂性
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與學生的弱項,改進實驗的某些步驟,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特別是對知識點理解不好的環(huán)節(jié),可以通過加強實驗的相關環(huán)節(jié)來增進對相關知識的理解。
3.把一部分做題的時間用于手工制作
高中的學習目標之一是高考,物理課和其他學科一樣,把大量的時間用于做題,物理課又和其他的學科不一樣,因為物理知識與生活的相關性要大于其他學科,更加趨向于實踐性,所以在物理課堂上把一部分做題的時間用于制作教具或者玩具,可以使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總之,高中物理課是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更加注重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在高中物理課應用彈性教學模式,可以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的自信,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陳和麗.構建實驗教學模式 促進學生素質提高:多課型實驗課彈性教學模式初探[J].景德鎮(zhèn)高專學報,1998(2).
作者簡介:洪清華,男,1977.11,碩士,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學,研究方向:物理教育。
Flexibe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Physics Class
Hong Qinghua
Abstract: After putting forward the concept of quality education,high school textbooks make great adjustment for quality education,high school physics experiment course is also a corresponding increase,therefore,changing the model of teaching dominated by the oretical explanation to the flexibility teaching,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quality education.
Key words: high school physics;flexible teaching;transform
編輯 喬建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