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農村外出務工人員隊伍的不斷擴大,在廣大的農村土地上也隨之產生了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也越來越突出,應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從家庭、學校、社會三個角度提出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對策和建議,指出應關愛留守兒童,建設和諧校園。
關鍵詞: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思想品德教育
隨著農村外出務工人員隊伍的不斷擴大,在廣大的農村也隨之產生了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農村“留守兒童”。這些孩子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和溫暖,缺乏監護人細心的學習引導和管理,使他們在學習、心理、身體上存在著很多問題。許多孩子出現了內向、孤僻、自卑、不合群、焦慮緊張、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能力較差、頑皮任性、沖動易怒、神經過敏、逆反心理強等問題。大多數孩子在學習上缺乏主動性、自覺性,心不在焉,應付了事。部分孩子紀律散漫,不遵守規章制度,遲到、曠課、逃學、迷戀“網吧”等。這些不良習氣的存在給下一代的健康成長造成極大的危害,也給班級教育帶來了極大的阻礙。
這是我們和諧社會建設中一個非常緊迫而亟待解決的問題,值得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家庭、學校和社會應重視和加強對“留守兒童”的心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確保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得到健康發展。我建議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監護人要轉變教育觀念,提高思想認識
外出務工父母應樹立正確的教養觀念,形成正確合理的教養方式。在掙錢的同時,多想想孩子,不要無視孩子的存在,常回家看看,常和孩子談談,了解他們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多給孩子關愛和呵護。同時,撫養管理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是其他親戚,應民主、平等地面對孩子,不能過分溺愛和放任孩子,給孩子以科學的管理和引導,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這比掙錢更有價值——因為有孩子才有將來。
二、教師要講究科學方法,促進心理健康
1.建立“留守兒童”檔案輔導。家庭情況,父母親務工地,臨時監護人姓名、年齡、住址及監管兒童個數,留守兒童的心理品質、學生行為、生活習慣等諸多方面進行詳盡的記載,作為樣本材料的對照依據。
2.開展“留守兒童”主題活動。健康的心理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會環境和實踐活動中慢慢形成和發展的。豐富多彩的有組織、有計劃的活動,是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因此,農村學校要創造條件,開展有針對性的主題活動。
3.不定期地開展心理調查。把一些留守兒童組織在一起,不定期地開展心理調查,了解存在的心理問題和困惑,從而進行心理訓練和心理指導。
4.采取個別輔導的方法。學生具有的煩惱、焦慮、緊張,往往因人而異,通過團體指導有時難以收到最佳效果,應通過個別咨詢,對個體進行指導,幫助他們減輕心理壓力和負擔。
5.積極推行家長學校的建設,提高家長教育孩子的水平,解決家庭教育氛圍較差,對留守兒童教育偏差的問題。一方面,設立家長熱線,保持學校與家長、臨時監護人的密切聯系,特別是在出現特殊情況時能夠第一時間與家長和臨時監護人溝通。另一方面,定期對留守兒童家長進行教育孩子的知識培訓,與家長溝通了解孩子的生活學習情況,交流管教孩子的方法,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6.開展以“留守學生”為主題的結對幫扶活動,要求每位教師幫助一兩名貧困留守學生,樹立留守學生自立自強、勤學守紀的榜樣,以帶動全體學生共同進步。在班集體為留守學生過生日,為其唱生日歌、送小禮物、送祝福等。
三、加強與社會聯系,共同關注留守兒童
僅憑學校教育,留守兒童問題得不到根本解決,我們在做好校內工作的同時應積極爭取校外教育資源。爭取校外教育力量實施教育,比如,聘請校外輔導員,發揮留守孩子身邊的老黨員、老教師等的作用,請他們幫助管理照看。還要全社會的積極配合,共同關注,建立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監護體系,調動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資源,關愛留守兒童,努力形成政府、村委、學校、家庭四級聯動的教育網絡,營造出濃厚關愛氛圍和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
總之,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關系到下一代的幸福和社會的穩定,也是全社會的責任,家庭、學校、政府職能部門責無旁貸,心理和社會等專業人員要積極地關注。讓我們行動起來,關心、關愛和關注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共同創造幸福安康、和諧的社會。
參考文獻:
[1]周明權.論“以人為本”管理思想與農村留守兒童的管理教育[J].傳承,2007(5).
[2]徐陽.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
作者簡介:于鳳榮,女,1981年1月生,本科,河北省承德縣第四小學,研究方向:小學科學。
How to Care for Left- behind Children
Yu Fengrong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rural migrant workforce, in the vast rural areas will produce a special minor groups: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Educa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o left-behind children, educators should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m. from the family, school and society three perspectives putting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eft-behind children’s education, care for children left behind should be pointed out, building a harmonious campus.
Key words:children left behind ;mental health ;ideological and moral teaching
編輯 喬建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