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沉默生”是指在課堂上不表達自己意見,不參與,不善于回答問題的學生,屬于被動群體。在分析課堂沉默生的課堂表現以及課堂中存在沉默生的不利影響的基礎上,轉變課堂沉默生,讓他們能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
關鍵詞:小學課堂;沉默生;應對策略
“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讓教育成為充滿智慧的事業”。這是葉瀾教授提出的新基礎教育理論的核心思想。用生命的張力構建充滿活力的小學語文課堂,是我們小學語文課堂應該追求的最高境界。
一、課堂中沉默生的表現
“課堂沉默生”是指課堂上不表達自己的意見,不參與、不善于回答問題的學生,屬于被動群體。課堂沉默生往往表現各有不同。
1.沒有主觀發言的意愿。他們身在曹營心在漢,常常是人在教室,可能心在外面的操場。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漠不關心,事不關己。
2.對所提問題無話可說。當教師提出問題時,他們時而抬頭看天花板,時而摸摸手指,時而眼睛轉幾圈,看似在認真思考卻沒有答案,當然也就不舉手發言。
3.沒有發言的習慣。這些學生往往認為自己來到學校就是聽老師講課的,發言這件事是成績好的同學干的,不舉手發言。
4.沒有發言的勇氣。可能這類學生曾經受到科任老師的批評,感覺自信心受挫,怕發言后又再次說錯,聽到其他同學的嘲笑聲,所以沉默以對。
二、課堂沉默的不利影響
筆者執教四年級語文,同時也兼教二年級的品德與生活學科。在這幾個班級里面,我發現這些沉默的學生大約占該班級學生的三分之一,比例嚴重,而且似乎有逐漸增加的跡象。在課堂上,一節課四十五分鐘,教學時間是有限的。每個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同,在理解和表達能力上有所差距,在課堂上教師不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導致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和沉默不語的學生在課時分配上不均勻。
三、課堂中教學沉默生的應對策略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該用怎樣的熱情去喚起學生的學習激情?該用何種方法去打破這不和諧的沉默?如何才能讓沉默的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這是一門很深的學問。筆者認為必須改變現有的教學方法,調整策略,花心思跟學生互動起來。采取一些相應的措施,來幫助這些課堂沉默生。
1.了解性格,因材施教,讓沉默生“無中想有”
人的個性并不是某種天生的東西,沒有一個人生來就愛勞動或是懶惰的;或是生來就誠實或偽善的;或是生來就勇敢或怯懦的。一個人具有什么樣的性格,是由后天的生活和教育條件以及個人的生活實踐長期塑造而成的。在課堂上保持沉默的學生也并不是天生的,致使他們不愛發言的原因也有很多。
作為教師,有責任關心和愛護學生,關心他們的成長,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成為他們信任的朋友。同時也要讓他們明白課堂沉默的消極影響,如果能成為學生的朋友,取得他們的信任,那么就能有效地縮短師生間的距離。有利于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使課堂充滿生機。因而教師平時應多與沉默生溝通,走進他們的生活,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
2.充分思考,給予幫助,讓沉默生“無中找有”
每個學生的思維發展水平不同,有的快,有的慢。由于教師急著進入下一個環節,所以經常選擇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有答案的學生回答問題。久而久之,思維慢的學生就習慣聽別人講答案,習慣不思考,漸漸地,那些思維慢的學生就變成了課堂沉默生。
3.及時鼓勵,發揮光芒,讓沉默生“無中變有”
(1)用鼓勵促進自信心的養成
培養課堂沉默生的自信心,不僅要關注他們,而且要讓其不斷得到成功的體驗。哪怕是一個小小的進步,教師也要給予充分的肯定。教師要向沉默生提出與之相適應的要求,并設立“進步獎”,比一比誰在課上發言的次數多,而不是比成績的好壞。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努力創設情境,促使學生能主動表現自我。
(2)用賞識催化學生的表現欲
美國激勵大師威廉·康頓曾說:“自我表現好的人會傲視一切地迎接挑戰,人類有此種心理,若能好好運用不失為一種優良的創造催化劑。”對于課堂沉默生,教師若能及時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采用優點激勵法,使他們感到“我能行”“我會進步”。其實教師鼓勵他們的話不外乎這些“恩,你比上次有進步了”“你能做得更好”等。但就是這些簡簡單單的字,卻能讓沉默生的內心泛起波瀾,埋下“自信”的種子。
4.抓住生成,轉變教學,讓沉默生“無中生有”
如何才能使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和諧、健康地發展?這就需要改變我們現有的教學模式。作為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給予學生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因材施教。
總之,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要徹底改變課堂沉默生的存在絕非易事,需要我們每位教師在工作中不斷地探索和改進。我們應從實際出發,從自身入手,去充分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心理特點,改變我們的課堂模式,讓我們的學生不再沉默。
參考文獻:
高銘苑.小學生課堂學習興趣的研究[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6).
作者簡介:胡芳芳,女,1987年3月生,本科,浙江省唐先鎮唐先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語文。
A Variety of Measures Interaction,Out of Thin Air
-Introduction to the Policy Response of Elementary School Silence Student
Hu FangFang
Abstract:“The classroom silence” means not express their opinions,not in class participation,students are not good at answering questions,belong to the passive group.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lassroom silence of classroom performance and there is silence in the classroom transforming the classroom silence, can make students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class activities.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classroom;Silence;Coping strate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