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困生普遍存在,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形成原因,因材施教,著力做好轉化學困生的工作,使學困生和普通生公平地學習,營造和諧的教學環境,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
關鍵詞:學困生;轉化;策略
俗話說:“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先生。”按照布魯姆的教學理論,只要教師能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并且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學習,每一個學生都能取得成功。數學新課程標準也提出:我們的教育教學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數學發展,為了學生的全面數學發展,為了學困生的個性數學發展。但在我國的教育實踐中,學困生是大面積存在的,教師要根據各種不同的形成原因,因材施教,著力做好轉化學困生的工作。
一、創設和諧的師生關系
羅杰斯認為:“教師要做的不是考慮教給學生這樣或那樣的知識和技能,而是研究教學中的人際關系,設法調動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關系,以便把學生的自由解放出來,使他們充分發揚個性。”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決定教育成敗的關鍵所在,教師只有真正走近學生,深入了解學生,平等對待學生,才能真正構建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也只有在這種師生關系下才會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良好教育。
二、激發學習動機,增強學生自信
學習活動應該是學生自我發展的實踐活動,必須讓學生自主參與全過程。學困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缺乏學習動機。他們由于成績差,經常受到家長的責罵、同學的輕蔑,從而對學習產生了恐懼心理,缺乏學習的自信。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困生要提出恰當的期望,并注重激勵與鼓舞,讓他們主動挖掘自己的內在潛力,自主學習,勇于創新。同時給他們創造成功的機會,適當降低作業難度,使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還要善于捕捉他們的閃光點,及時給予鼓勵與表揚。
三、培養學習習慣,教給學習方法
葉圣陶先生從教育本質的高度,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做了精辟的概述:“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需一句話,就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反之,如果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的學習將是混亂的、事倍功半的。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對待學困生要加強預習的指導,指導他們瀏覽教材的方法,了解教材的主要內容,弄清哪些內容是自己一讀就懂的,哪些內容是自己沒讀懂的,帶著這些問題,深入思考,仔細鉆研,再讀教材,如果還有困難就停下來,翻翻以前學過的書本,查閱有關的工具書,并把問題寫在書或本子上,最后到課堂中去解決,有效防止預習中“走馬觀花”的傾向。
四、關注學生的基礎知識,經常個別輔導
知識的缺陷是學困生存在的共同問題,如何對他們進行知識補救呢?一是起點要低,階梯要小。從最基礎、最簡單的問題補起,所補知識階梯要小,知識點要細,循序漸進。二是內容要精,重在基礎。補習的內容應緊扣課本,狠抓基礎,抓常見問題、重點問題、易錯問題,切忌平均使力。三是練習要勤,適當復習。根據學困生“易忘、易錯”的弱點,在他們基本掌握知識后,仍要不斷練習,把知識帶著走。尤其是重點內容,不怕重復。不過重復要講究方法,要有新意,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
參考文獻:
[1]靳玉樂.合作學習[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62-69.
[2]靳玉樂.自主學習[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3]吳沁著.學習學概論[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361-369
作者簡介:劉建新,男,1977年7月生,大專,重慶市北碚區靜觀中心小學校,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
王燕,女,1983年6月生,本科,重慶市北碚區靜觀中心小學校,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
The Strategy of Transforming the Studeng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ities
Liu Jianxin Wang Yan
Abstract: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ities exist generall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asons and their aptitude teachers should focus on transformation of th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ities make the student with learning difficulitiesand ordinary living fair to study, create a harmonious teaching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promote students’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Key words:poor student;conversion;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