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級是進行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單位,班級管理則影響著一個班級的精神面貌與發展方向。作為小學生最親密的師長,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承擔者,小學班主任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班級日常管理工作中是十分必要的。
關鍵詞:班級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
隨著學生的日漸成熟,心理健康教育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越來越重要的問題。僅僅成績卓然不足以使我們的孩子成為一個可以立足于社會,人格健全獨立完整的公民,心理健康對于孩子來說同樣重要。
一、端正教育態度,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
現在的小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在家中是父母長輩的掌中寶。多年的嬌生慣養使這些“溫室里的花兒”心理過于脆弱。家庭的過度呵護,學校的應試教育,還有生活經歷的缺乏,使一些學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面對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挫折難以承受。
小學生正處在對世界初步了解的階段,這時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求班主任本身具備良好的價值觀。再次,小學生的心理問題相比之前逐漸增多,例如貪玩厭學,自卑孤僻,自高自大等。小學班主任需要注意引導,關注每個學生,及時主動進行勸說。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勸說的對象,關注每個學生,要讓自己保持在熱情,友善,沉穩的狀態。注意選擇舒適放松的環境,讓學生產生一種親切感,針對不同的學生需要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改善人際關系,培養健全的人格。
二、改變教育模式,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教師往往扮演著“施教者”的身份。面對學生似乎總有些高高在上的意味。新時代的班主任在日常教學中,需要打破傳統意義上老師與學生“對立”的局面。有的時候班主任的初衷是好的,但在開展活動,管理班級的時候會受到意想不到的阻力,這種情況的出現往往是由于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不暢。班主任可以組織一些與同學們親切友好的互動來拉進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包括:小品表演,角色模擬游戲,互訪互問等。在活動過程中不僅可以讓學生嘗試介紹自己,了解別人,拉進師生關系,也可以及時把握學生的心理動態。教授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去對待自己的心理沖突,學習諸如轉移情緒,宣泄痛苦,發泄憤怒等心理調節手段,防患于未然。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扮演的不僅是師長,更是學生的朋友。
三、重視輿論作用,建立氣氛良好、和諧的班集體
一個良好和諧的集體,必然是一個擁有共同目標的集體。班主任在日常管理過程中同樣需要注重班風的建設。首先,在班級里粘貼班級宣言,一句簡短不張揚的話提醒學生要懂得付出,懂得愛人。其次,由同學們選擇一些健康向上的歌曲,利用課余時間播放,讓學生學習,用歌聲促進彼此感情。這樣建立起的團結互助的集體,會讓同學們產生強烈的依賴感與集體榮譽感,班級里的同學們互相效仿,整體的精神面貌必然更加向上。
心理健康教育對于一個人的發展,乃至于社會都是極其重要的。對于小學二年級學生來說,班主任是這個階段最主要的引路人之一,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日常班級管理中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陳永慧.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談[J].中等職業教育:理論,2010(7):38-39.
[2]任麗.新形勢下小學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上月刊,2014(5):42-43.
作者簡介:王海燕,女,出生于1978年11月,本科,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第三實驗小學,小學語文教學。
Penetratio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Teacher Management
Wang Haiyan
Abstract:The class is the main unit of the student management work, classroom management is affecting a class's and grade's mental outlook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As a student's closest teachers, th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work the main undertaker, the teacher in charge to penetrat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into the class is very necessary in daily management work.
Key words: Class management;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he teacher in charge
編輯 楊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