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語文測驗中,我發現試卷上寫作文的格子很少,不足300字,于是,我就向孩子們宣布:“如果在寫作文時,格子寫滿了,還沒有把自己想寫的內容寫完,可以舉手示意,老師送作文紙到你的位置,你可以在添卷上繼續寫。”
隨著時間的流逝,孩子們陸續開始寫作文了。很快,便有第一個孩子將手舉了起來,用眼神示意我她要添作文紙,臉上洋溢著一絲興奮和得意。我拿起作文本輕輕地走到她的座位邊,小心地撕下一頁作文紙給她。無意間發現不少孩子居然一直盯著我,看著我撕下第一份添卷,又斜著眼睛瞅那個孩子,眼神中流露出幾分羨慕。隨后,便有第二個、第三個孩子舉手。我每發一份添卷,都有不少孩子用眼睛追隨,看看發給了誰,然后便使勁地抹一下卷子,認真地思索,用心地寫作。無形的競爭隨機而生,很快,第四個,第五個……很多孩子都要了添卷。我暗自高興:這次,孩子們的作文一定會寫得很好。過了一會兒,有孩子第二次要添卷了,這時,有孩子輕輕的驚嘆:“啊,第二張啦!”然后,扭回頭去,看著試卷,奮筆疾書。
考試很快結束了,這次考試,我整整撕了兩本作文本作為添卷。在改試卷時,我發現孩子們的作文不僅字數寫得多,而且寫得很生動很具體,還有條有理。我一直認為,我們班留守兒童、進城務工農民工子女比較多,家里的學習氛圍不濃,孩子們的課外讀物很少,所以寫作水平有限。以前考試,很多孩子好像絞盡腦汁也難以寫滿試卷上的格子,但從這次卻可以看出,孩子們是大有潛能的,只是平時的引導不力,激勵不夠罷了。孩子都是爭強好勝、不甘示弱的,在競爭中,潛能迸發了,質量提高了。
我想,在以后的教學中,創設良好的“競爭”氛圍,開發學生潛能,應該是提高教學效益的一個重要手段。
作者簡介:秦李香,性別:女,出生年月:1982.03.01,學歷:大學本科,就職學校:重慶市忠縣忠州鎮第二小學校,研究方向:小學語文、小學品德。
編輯 楊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