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每個學校改革重點都是圍繞專業學科的編程為準的。筆者將自己的教學經驗和結合教案中的實際方式來把教學方法的選用、主要已學生為準,采用討論式教學法、重視實驗教學的各個方向,也是進一步討論了液壓已氣壓的蠢動過程所備課的內容及在改革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關鍵詞:液壓與氣壓傳動 課程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a)-0071-01
《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是工科高職院校機械類專業人才培養的一門重要技術基礎課。目前,該課程在我院自動化專業、礦山機電專業中開設。長期以來,脫離實際的人才培養方式最終導致畢業生找不到合適的用人單位,教育資源嚴重浪費,達不到職業教育的最終目的。教學改革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問題,如何深入開展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已經成為高職院校的共識。河套學院是一所地方性的新建本科院校,學院的辦學定位是:立足西部,面向基層,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不斷完善服務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功能。因此,《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的教學內容必須緊緊圍繞培養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急需的應用型專門人才這個定位進行,結合學院的教改課題,課題組沖破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束縛,對該課程的教學改革進行了如下的嘗試。
第一,加大機械制圖讀圖能力的培養《機械制圖》課程重在培養學生讀圖和繪圖能力。在《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的教學中有大量的裝配圖,如何讀懂裝配圖是《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無法回避的問題[2]。因此,在《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的講解過程中,要適當講解如何讀圖,搞清各元件的結構及工作原理,從而為液壓系統基本回路的工作原理及傳動系統的工作過程,為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維修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二,選擇合適的教材及精選授課內容《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教學參考書很多,在選用教材的時候需打破以傳授知識為主的舊框架,但是電氣自動化專業和礦山機電專業對課程的要求不一樣,因此,選取教材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應該正確把握教材的定位及對象。著重分析各類元件的工作原理、結構特點及應用場合,能閱讀液壓系統圖,具有一定的調整、使用、分析的能力。因此首先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設計,對教材內容進行取舍,刪除一些古典、繁雜、陳舊的理論推導、分析和計算內容,減少與實際工作中應用較少的液壓系統設計和計算等內容,增加反映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新內容。
第三,在進行中討論的方式,在這種討論的方式下有助于創新的思想和深度探究的空間,這樣便于學生們不斷的探索。比如,容積式液壓泵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是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常見的容積式液壓泵有齒輪泵、葉片泵和柱塞泵,雖然這些泵的結構各異,但基本工作原理是相同的,吸油和壓油都是依靠密閉容積的交替變化來實現的,只是對不同結構形式的容積式液壓泵來講,它的密閉容積的形成方式不同,因此,在這一部分的課堂教學中,就采用討論式教學法。每講一種新的容積式液壓泵,先讓學生分組討論以下幾個問題:(1)這種容積式液壓泵的密閉容積是如何形成的?(2)密閉容積是如何交替變化來實現吸油和壓油的?(3)每一種容積式液壓泵中配油裝置指的是什么?(4)這種泵是定量泵還是變量泵?然后每個小組選一名學生代表來回答,教師選擇有代表性的一組答案寫在黑板上,結合結構圖帶領全班同學邊分析邊討論,對于答案中不全面的地方請同學進行修正,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得出完整的正確答案。實踐證明,采用討論式課堂教學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還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第四,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傳統教學模式“掛圖+板書”的基礎上,采用更為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因為《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具有元件原理多的特點。通過多媒體教學,可以節省大量的板書時間,使《液壓與氣壓傳動》的教學更易讓學生接受和掌握,可視化的表達方式,可以將各元件的動作、狀態,液體流動方向等形象生動、清楚明白的展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學生為主體不斷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和分析問題。
第五,重視實驗教學《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與實際工作聯系密切,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為主,理論只有應用于實踐,才能發揮理論作用,教學效果才能夠得到驗證、鞏固和補充課堂講授的理論知識。提倡學生自己設計驗證實驗、創新實驗,著力培養學生獨立操作、學習、工作的能力。
第六,結論。(1)立足辦學定位及培養目標,選擇或編寫更加貼近本校培養目標且針對性較強的教學參考書,才能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2)跟蹤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更新陳舊的液壓與氣壓傳動理論、實踐教學內容,避免重復和空白。(3)采用討論式教學、多媒體教學,重視實驗教學,經實踐證明這些方法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新性,符合現代教育目標。
第七,以上是作者對《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建設的幾點看法和體會,課程建設是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由于作者教授《液壓與氣壓傳動》時間不長,教學經驗有限,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應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提高《液壓與氣壓傳動》教學質量,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建立,馬泳濤,肖獻國,等.《液壓與氣壓傳動》教學改革的研究[J].陜西教育,2010(3).
[2]上官紅喜.關于提高《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