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的不斷發展,圖書館里的模式也日益呈現出現代化、科技化、智能化、網絡化的特點,圖書的管理不再拘泥于傳統的書架式的管理,而是與網絡的聯系越來越密切,這些都對圖書館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不僅要有專業的文化素養,更要有對工作的熱忱和不可或缺的職業素養,在接下來的論文當中會進對網絡環境下圖書館服務新模式的建構行進一步的闡述。
關鍵詞:網絡環境 圖書館 服務 新模式 構建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a)-0256-01
圖書館作為人類精神生活需求的反映同時也作為社會需要的產物,它的本職功能是為了提供閱讀服務的,作為基礎設施的圖書館,它的價值就是通過提供服務來實現。現如今是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儼然已經成為了社會發展的主流,由此便會導致社會需求也發生變化,這種變化直接催生了信息量的增加也就是信息大爆炸,這就迫使網絡環境下的圖書館服務模式發生變化也就是即將發生深刻的變革。
1 網絡環境下的閱讀特點
網絡環境下的閱讀一般都呈現出豐富性、多樣性、快捷性等特點。網絡環境下的閱讀主要包括:紙質報紙、紙質報紙、紙質雜志、廣播、電視、網絡和手持閱讀終端等載體形式,現今除了傳統的紙質、聲像外,基于互聯網絡和電訊的WAP、GSM、3G、4G 及流媒體技術等極大的滿足了人們多種感官的需求,涵蓋了視覺、聽覺、觸覺甚至嗅覺等諸多方面,多種感官的調動極大程度的豐富了人們的想象空間,同時不同的人群還可以自行選擇自己的喜好,以此也提高了網絡環境下的閱讀興趣。計算機科學的應用和網絡技術的逐步推廣,極大程度的改變了圖書館過去主要利用館藏目錄、期刊題錄等手工檢索獲取信息的方式。與此同時,還改變了讀者與讀者之間進行交流的形式、手段和內涵,讀者閱讀量增大、閱讀能力和興趣也隨之提高。因此,面對已經發生的閱讀和接受方式的變化,圖書館必須結合讀者對信息的實際需要來制定讀者閱讀服務內容的廣度、厚度、寬度,最終滿足讀者對信息的種種需求。
2 傳統圖書館服務模式的特點
傳統的圖書館往往陳設較為單一、服務設施并不齊全、閱讀環境也并不舒暢,同時由于傳統的圖書館屬于基礎設施,它會受不同時期社會政治和經濟發展的制約,在發展過程中與社會的接觸也是受限制的,這就促使它越來越封閉、越來越不符合時代發展的潮流。這期間也有一部分圖書館試圖進行改變,但是它們由于受到領導機構各種體制機制的限制和資金的相對匱乏等等原因,都迫使圖書館轉型夭折。
圖書館作為公益性的公共基礎設施,雖說受眾面很大但是其中也不乏有種種弊端,由于是國家所有,所以任何事情不管大小基本都要像國家請示或者申款,這往往會直接導致效率低下等問題的暴露,現今的社會是知識的社會、是經濟的社會、是高科技的社會,民眾的精神需求也日益提高,當今的圖書館已經不能夠在滿足讀者的需求,所以改革勢在必行。
傳統的圖書館面向比較固定的讀者群體,這些群體主要包括:兒童、青年人、老年人等,也就是說服務對象主要集中在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國家機關、中小學。公共圖書館有自己的讀者群、高校圖書館有自己的讀者群,專業圖書館也有自己的讀者群,服務對象不同自然服務的內容也要有所差異。但是許多圖書館對書刊的利用率,讀者借閱的滿足率,服務效果從不過問,把圖書館辦得像行政辦事機構,使圖書館完全失去了的存在價值和意義,所以必須改革、必須求變。
3 網絡環境下圖書館服務新模式的建構
3.1 圖書館“個性化”網絡服務的開發
現今的圖書館要想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一定要改變原先“我提供什么,用戶就接受什么”的運作方式,開創“用戶需要什么,我就提供什么”的新模式。打造圖書館“個性化”服務新平臺,最終發揮“個性化”網絡服務的優勢,以此來增強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的競爭力、影響力。
3.2 樹立文獻信息資源共享的觀念,宏觀協調,分工合作
在這個網絡環境下和知識經濟的時代,更要強調分工協調,資源與信息的網上共享,網上服務共享,最終實現信息的無障礙交流。例如:在書目數據庫建設中,那些重復建庫的行為一定要堅決制止,這種做法浪費了大量資金和人力、物力,急需國家有關部門要宏觀干預,分工合作。
3.3 培養網絡環境下的新型的圖書館服務人才
圖書館員的職業素養,他通常把知識作為最基本的要求,同時也是在具備了知識的條件下進行知識的積累、遷移,從而使知識能力平面得到擴展、提升素質,在此之后,使知識空間也有所延伸,最后真正樹立起立體時空結構的職業素養。用最簡單的話來說,也就是職業素養是由多個方面多共同決定的,主要包括心理素質、身體素質和人格素養等方面,不僅僅要有知識素養,更要有能力素養、實踐和心智素養等諸多素養。若一個圖書館員真能具備如此之多的職業素養,便可說這個圖書館員堪稱精品。
隨著科技的進步,計算機等設備已經進入了圖書館并且還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對圖書館員主業理論和業務能力又有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圖書館員,一定要對圖書館內書籍的分類、典藏、閱覽等方面專業知識有一定的了解,還要充分明白相關工具書的使用方法和技能并且要懂得現代現今的檢索方式,同時,還要經常為自己充電,及時了解自己與其他先進國家先進理念的差距,要有長遠眼光,從而更快、更好的為讀者解決各種疑難雜癥。
圖書館員的職業素養決定了一個圖書館的內涵,同時也決定了一個圖書館未來的發展方向和讀者對圖書館的熱愛程度,一個優質的圖書館必定有一大批職業素養良好的圖書館員,這會激發全民學習的興趣,還有利于終身學習的踐行。
4 結語
作為信息服務的一大重要傳媒平臺——圖書館,既然身處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就更應當將新技術的應用作為首要任務,應該使得信息的獲取服務可以針對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支持,使得服務更具有針對性。另外對于現有的新媒體傳媒來說更應當在這個基礎上尋求一種新的完善的服務途徑。通過以上的手段可以更好的完善圖書館的新媒體建設,從而更好的提高現如今的社會先進文化所能帶給我們的重大影響力。可以給我們的學習以及生活帶來一種更為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潘衛,姜險峰.網絡環境下的圖書館信息服務與信息資源建設[J].大學圖書館學報,1999(1):47-49.
[2]葉青,劉朋.高校圖書館電子網絡資源的整合與利用[J].廣西醫科大學報,2004(9).
[3]曾藍芳.網絡環境對圖書館信息服務業的影響和對策[J].圖書館論壇,2002(3):81-82.
[4]王世偉.全媒體時代的公共圖書館服務及其對圖情教育的啟示[J].圖書館情報工作,2010(21):5-9.
[5]楊潔.試論網絡環境下的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5(3):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