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杜十娘這位中國古代風塵女子的獨立人格的重新詮釋與全新探索,揭示出這個人物背后所深藏的社會意蘊。通過對杜十娘人格特點的剖析,古今對照,作用于現實,為生活在中國當代社會中的女性提供對自我關照、自我生存方式、自我價值、自我生命意義實現的自省與反思的方法。本文的設計構想是,從人性、社會、文學這三個角度切入,對杜十娘的獨立人格進行分析。
關鍵詞:獨立人格 自我價值 生命意義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a)-0083-02
杜十娘是馮夢龍在“三言”中著力描寫的一個人物,也是馮夢龍描寫得最成功的人物之一。那么,從杜十娘的形象中,我們可以依稀見到作者的影子。杜十娘的身上,必然帶有著作者馮夢龍的某些創作意識與思想觀念。明末,小說的功用思想已由自我抒解,反禮教、崇尚自主愛情,藐視封建禮教發展到“情教觀”和提倡愛情至上與主張男女平等。明末的“情教觀”最早見于馮夢龍《情史》。有情疏者親,無情親者疏。無情與有情,相去不可量。我欲立情教,教誨諸眾生?!瓱o奈我情多,無奈人情少。愿得有情人,一齊來演去。馮氏的“情教”雖形式上類似于佛教的宗教形式,但從根本目的上說,是以男女之情來宏教化、正人倫、厚風俗、向儒家的大同世界進取。
馮夢龍生活在資本主義萌芽,傳統主流意識形態面臨嚴峻挑戰,傳統士大夫日趨世俗化、市民化的時代。他深受李贄等王學左派思想的熏染,在傳統價值標準的失落中彷徨四顧,放浪于青樓舞榭,反叛傳統,追求自我,發揮主觀能動的想象力量,把自己的意念與生命感悟傾注于筆端,描摹出了杜十娘這個富有人文氣質的性格人物。杜十娘的獨立人格是馮夢龍滄桑一生的情感迸發,是馮夢龍一生人生理想的濃縮。我們從杜十娘的身上可以看到,馮氏“情教觀”中的尚情至情、女性自主擇偶意識的覺醒、男女平等要求的呼聲。這些馮氏創作觀中的人文意識,成為促使杜十娘獨立人格形成的強有力的內在推動力量。
1 低頭吟,坎坷心事更與何人說
明清時期,江南地區的經濟結構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商品經濟發展迅速。“機戶出資,機工出力”,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資本主義萌芽茁壯成長。明代商業經濟是在宋元商業經濟的基礎上繼續和發展的。宋代,冶金、造船、紡織、印刷、制瓷、制鹽等行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技術進步。農業發展,手工業繁榮,紙幣流通,酒飯茶肆興旺,海外貿易頻增。元代,隨著蒙古鐵騎入主中原,南北大一統,結束了唐末以來的紛爭與戰亂,農業逐漸恢復。宋末之后,我國城鄉的手工業和商業又重新煥發了生機。朝廷重視商業經營,“以功利誘天下”,商人的地位大大提高了。
明代初期,商人們的身影遍布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商人們亦開始附庸風雅,“與賢士大夫傾蓋交歡”。文人士子們也逐漸改變不屑與商賈為伍的態度,留戀于市井民巷。文人仕者的身上越來越具有一種世俗平民化的特征。商人們對財富的掌控及其社會參與程度的加深使明代社會被金錢的光輝所籠罩。金錢,逐漸成為維系人與人之間家庭關系和社會關系的紐帶。傳統的儒家圣化觀念已面臨前所未有的猛烈沖擊,傳統的仁義道德、忠君守闕思想開始無條件地讓位于個人主義和利欲的追求。物質至上,精神世界世俗化,傳統的倫理觀念和道德觀念淪喪,封建宗法大廈日漸傾圮,封建社會秩序受到嚴重的沖擊。在激烈的生存競爭和游戲規則中,金錢日益成為一種衡量人的價值標準和崇拜對象。
在她的愛情破滅之后,她完全可以帶著藏有萬金的百寶箱飄然離去,但她卻選擇了投江,保留下生命中最后的尊嚴。她的精神世界是獨立的,她的人格亦是獨立的。杜十娘13歲零落塵泥,七載之間,歷過無數公子王孫,個個都不惜傾盡家財。雖有鴇兒從中盤剝,杜十娘卻仍存下“裝滿金銀翡翠,各色珍奇玩物”的百寶箱。杜十娘為了在扭曲的社會中生存下來,不得不承認金錢的重要性,不得不喜歡金錢。杜十娘深知自己的“商品”性,自己只不過是被當作高級商品“出售”而已。因此,她“久有從良之志?!迸瓮约耗軌虺蔀橐粋€肉體與人格都“獨立”的人。身為下層妓女,卻深藏萬金巨富,從某種程度上說,杜十娘在經濟上是“獨立”的。金錢成為杜十娘追求獨立人格的物質基礎,為杜十娘謀求獨立人格提供了可能。
2 抬望眼,香消魂斷撼坼千秋世
封建社會的男性,無論公卿士族還是布衣書生,他們人生的至上追尋唯有“學會文武藝,貨賣帝王家”,封爵賜祿、光耀門楣。統治階級的垂愛是他們獲得那些無尚“光榮”的唯一的橄欖枝,當任何妨礙他們仕途經濟的人或事出現的時候,他們便會毫不猶豫地將那些人或事摒棄和鏟除。這種先天的軟弱性和妥協性是封建專制社會中的男性無法逃避的。這是一種必然。而封建專制社會中的女性只不過是男性專權下的附庸,當她們成為男性仕途經濟上的阻礙或是危害男性在等級社會中健康“成長”時,她們便會被男性負心寡情地、毫不猶豫地拋棄。李甲的負心薄幸是封建宗法社會男權專制的必然和代表,李甲的負心薄幸不只是他個人的人格缺陷,更是封建專制社會的性格缺陷。
從一個側面上看,杜十娘以縱身投江來捍衛自己的獨立人格,是對男性負心薄幸的血淚控訴。可是,若我們細細品味,不難看出,這一切亦更是對金錢罪惡的鋒芒指斥。杜十娘的悲劇是一個凄美壯麗、激動人心的愛情悲劇。造成她悲劇命運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禮教的滔天罪惡。封建禮教對青年男女自由愛情的扼殺,本是封建時代的普遍現實,并非明代所特有,但是杜十娘愛情悲劇中顯現的獨立人格卻孕育在明代城市經濟繁榮發展和市民思想勃興的反理學的進步思潮中,其本質是“情”與“理”的矛盾,其實質是對封建禮教、封建社會的指斥。
她用心良苦地經營自己的愛情,但萬萬沒有想到,一年多的恩愛與海誓山盟,竟然抵不過萍水相逢的新安鹽商的一番挑唆和一千兩銀子的蠱惑。在李甲心中,她終究是個玩物。她痛悔自己的癡情,仇恨造物的捉弄,詛咒禮法的虛偽。杜十娘在猝遭棄擲之時化悲泣為冷靜,縱身投江,說明其心已死,而此時也正是其獨立人格覺醒之時。杜十娘的壯烈投江顯然更具震撼力。她的獨立人格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女性陳封幾千年的壓抑情感的爆發,她的獨立人格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女性指斥男權壓迫的匕首與投槍。杜十娘的沉江斷魂足以撼坼千秋萬世的世人之心。她的獨立人格亙古未有,她的沉江悲情天地尤憐。杜十娘的獨立人格譴責的是封建社會的負心薄幸、金錢罪惡,譴責的是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譴責的是宗法社會男權的專橫束縛。杜十娘的獨立人格之鋒芒直指封建社會的主軸動脈,其社會意義廣泛而深遠,其歷史回響持久而彌遠。
3 回眸處,豐碑永駐笑傲天地間
金脂妝樓,舞袖添香,輕紗慢攏,秋波百媚。悠悠一曲青樓夢,贏得生前身后名。作為生活在封建等級社會最低層的一位青樓名姬,杜十娘的獨立人格在中國青樓文學史上可稱得上永鐫千古、流芳萬世。杜十娘的獨立人格,使青樓女子乃至整個封建社會中的女性擺脫了“物品化”的囹圄。中國青樓文學發展到杜十娘形象的出現,才真正把妓女的人格問題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妓女的主體意識才開始成為作家們創作實踐關注的焦點。
杜十娘渴望“萬里丹霄,何防攜手共歸去,永棄卻煙花伴侶”。較之悲凄哀婉的霍小玉,私奔遭逐的李千金,麻木隨波的謝天香……其人物形象的透明化、動態化、立體化展露無疑。較之前人對女性形象塑造拘于意識化、靜態化、平面化的捆束,杜十娘的形象對女性作為“人”的人性化關注大大加強了。杜十娘沉寶投江的悲壯之舉便是封建社會的女性對生命本質的感悟外放,生命的價值、人生的本真是人類永恒探索的不解之題,而對于身處中國古代封建宗法社會中的各式女性,人格的獨立、自我的覺醒、命運的歸宿、靈與肉的統一,永遠是值得深深思索的。杜十娘的獨立人格猶如屹然矗立于天地間的豐碑,在中國文學史上擁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作文青樓文學中的女性,其獨立人格的出現使妓女的主體意識得到充分地關注;作為獨立的女性形象,其獨立人格的出現為《紅樓夢》中個性各異的女性群像的塑造奠定了基礎,鋪平了道路。
杜十娘的生命結束了,可她那熾熱的、躍動的激情仍在;杜十娘的悲劇結束了,可她那執著的、真摯的追尋仍在。杜十娘以她的颯爽,思忖著她的苦短心事;思忖著她投江斷魂的千古流芳;思忖著她鐫刻銘誄的天地永傲。物欲橫流、濁浪蔽空的明末社會,正是因為有了杜十娘的獨立人格,人性的光輝才沒有泯滅,而是煥然勃發為熊熊火焰照亮乾坤;束縛人欲、桎梏倫常的封建宗法大廈,正是因為有了杜十娘的獨立人格,才會面臨千百年來從未有過的頹然潰圮之兆;姹紫嫣紅、百艷競逐的中國文學,正是因為有了杜十娘的獨立人格,女性對自我的關照才會凝眸良久、精深邃遠。杜十娘的沉江悲情以其驚人的震懾力刺破蒼穹,人們在慨嘆杜十娘傲世獨立的人格的同時,更應該關注其人格內質中所蘊涵的生命的真諦。杜十娘的生命在她的俠骨悲情中得到了慰籍,而她帶給我們的關于生命的感悟與動容,也將隨著那滾滾逝去的滔滔江水延綿永生永世!
參考文獻
[1](明)馮夢龍.閑云庵阮三償冤債[M]//喻世明言:第四卷.唐松波校注.金盾出版社,2005:81.
[2](明)馮夢龍.賣油郎獨占花魁[M]//醒世恒言:第三卷.唐松波,校注.金盾出版社,2005:58-59.
[3]譚家健.魯褒的《錢神論》及其影響[J].錦州師范學院學報,2000,22(3):47.
[4]朱生豪,譯.雅典的泰門[M]//莎士比亞全集(增訂本):第六卷.譯林出版社,1998:479-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