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格教學是國內外對師范生或在職教師進行教學技能培訓的一種重要手段,也是師范院校中的一門重要的實踐性課程,但是在微格教學實施的過程中存在各個層面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對微格教學創新發展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微格教學 教學變革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a)-0091-02
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斷推進,旨在改革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并提出微格教學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它是一種有效訓練教師基本教學技能的方法。我國于20世紀80年代由北京教育學院引進,受到許多國家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現階段,我國各級師范院校都在高年級開設了微格教學相關課程。目前,國內外使用較為廣泛的是利用微格教學對師范生或教師進行技能培訓。
1 我國微格教學的現狀
這些年來微格教學在我國不斷普及和發展,已然成為教師基本教學技能培訓的重要方法之一。就一般而言,我國師范院校對微格教學訓練流程一般包括六個步驟:
(1)試教前的理論研究。微格訓練是基于現代教學理論的實踐活動,在此之前對教育理論的學習與研究是非常必要的。通過理論學習形成一定的認知結構。利用學習內容的同化,提高學校效率,以促進學習的遷移。對未參與教育實習的學生來說,需要研究學習的內容主要有:教學技能分類理論、現代教學理論、微格教學理論、教學設計及教學評價等。
(2)確認試教前的培訓目標及提供示范。首先,在微格教學進行之前,明確整個環節所需要的掌握的方法和技能;其次,講解各單項教學技能的特點、使用方式及注意事項等;最后,為其提供形象生動的且科學規范的范例資料,供受訓者學習和觀摩,促使他們更加積極的觀察和吸收別人的先進經驗。
(3)備課、編寫教案。在整個微格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步驟莫過于備課,備課為試教過程提供良好準備。在確定了教學計劃和目標之后,受訓者就應該根據自己設計的目標,方法,對象和內容來實施教學設計并編寫教案。在此,教案應該首先說明教學技能的構想。
(4)微格教學實踐。小組成員組成微型課堂,模擬課堂教學,一名學生扮演教師角色,登臺授課,其余的人扮演學生角色,配合試教者進行課堂教學,通過攝像設備記錄微型課堂的教學實況,具體講課時間根據教學技能的要求而定,一般4~11min。角色扮演是受訓者練習教學技能的具體過程,即受訓者自己作為老師的角色走上講臺,角色扮演是微格教學實踐中的重要環節[1]。
(5)評價反饋。評價反饋是微格教學中最重要的一步。在試教結束后由老師和受訓者自己觀看被記錄的教學錄像,從中找到優秀和不足之處,對此作出客觀真實的評價。若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則進入下一階段訓練;若沒有達到目標,則根據實際產生的問題,重新訓練。
(6)綜合訓練。在完成各單項教學技能之后,要將各單項技能結合起來形成綜合技能,而綜合技能的展示是一位老師的綜合素質的體現,努力提高綜合技能就要對其進行綜合訓練,綜合訓練是將各單項技能雜糅靈活運用的一種訓練方式,促進受訓者的整體水平的進步[2]。
2 微格教學實踐的現狀分析
2.1 微格教學的優點
(1)人數少,便于控制和管理。教學班級人數少,小組人數一般3~5人,最多不超過10人。保證每個學生都有充分的機會得到訓練和個別輔導。
(2)學習規模小、參與性強。每次上課的時間在10min之內,容易完成預定計劃。受訓者均有機會登臺講課,體驗作為老師的感受。還可以調節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角色,學習其他受訓者的教學技能優點和長處。
(3)可重復性。微格教學具有可重復性,通過錄像反饋和小組評價,受訓者容易發現自己的不足,揚長避短。
2.2 微格教學實踐中存在的不足
(1)微格教學理論知識缺乏。雖然在微格教學的訓練中,強調受訓者的實踐操作能力,然而理論知識的積累和強化也是十分必要的。理論知識為實踐提供理論依據,實踐就可以更好的參照理論知識來應用到生活工作和學習中。我們的學習過程中是以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來建構對新事物的認識的。學生只知道有攝像機錄他們的教學過程,課后可以觀看自己的教學錄像并與其他師生一起評論,然而這種方式卻使微格教學更增添了盲目性和隨意性[3]。
(2)微格教學訓練體系不健全。為了提高師范生和在職教師的教學技能,很多師范院校都相繼建立起了微格教學實驗室,但是,在實際應用中,由于重視力度不夠,教育投資不足,許多師范院校微格教學設備簡陋,導致微格教學并不規范,最后使微格教學在教學工作中的運用并不是十分到位和徹底,直接導致影響教師培訓工作的進度和質量[4]。
(3)對微格教學中“評課”環節的重視不夠。在微格教學的培訓過程中,反饋和評價環節是促進學生進行改進,提高的主要因素,是達到學生小步驟改變目的的樞紐。然而實踐結果反映上述評價通常局限于對口頭禪、肢體語言、教態、板書、課件制作等方面的反饋,缺少對教學組織形式,導入、提問等基本技能、技巧方面的分析、反饋,缺乏科學的的微格教學技能評價體系。另外,學生自評、互評等評價環節內容單一,并且評價停留在泛泛而談的層面,無法起到全面反饋作用。
3 對微格教學變革的建議
3.1 加強微格教學理論,創新教學思想
心理學、學科教學法、現代教育技術、課程與教學論等課程都是微格教學的理論基礎課程,掌握這些課程的知識對于實施微格教學是必要的。指導教師和培訓生需加強這些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就心理學的學習來說,實施微格教學需對學習對象的心理進行分析,方能夠正確接收學習對象所發出的信息,從而做出反饋,以自己的態度、言行來影響學生,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現代教育技術對微格教學的影響也是不可小覷的,將一些教育技術運用于微格教學中對于優化課堂,提高效率是很重要的。同時,我們應注意到,實踐出真知,應加強微格教學的實踐,使學生將教學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
3.2 健全微格教學體系
目前,不少師范院校對微格教學的隨意性比較強,為解決這一問題應對微格教學的實施方法、過程以及運作模式標準化,建構科學、合理、專業的微格教學體系。
(1)建立健全的教學案例資料庫。其中包含各個層次教師不同的案例資料,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學習樣板,以便增強受訓者對微格教學的認知。
(2)在進行微格教學實踐之前,應該使學生進行細致深入的備課。備課形式多種多樣,這就需要指導教師根據不同情況選取不同的合適內容。
(3)進行說課。使受訓者述說自己主要的教學內容、方法及依據,即對教什么、怎樣教及為什么這樣教做一個說課。同時,說課完畢之后要做出一些評價,不合理的地方進行修正。
(4)進行微格教學實踐。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要保護微格教學工具的完整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讓學生在輕松和愉快中進行學習;其次,在這一過程中老師也要做好資料的收集和記錄,以便發現學生的不足最后進行討論。
(5)回放與評價。回放與評價是微格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指導老師要積極組織學生對教學錄像進行分析和討論,從錄像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也發現別人的優點,向別人學習先進的講課方法,改正自己實踐過程中的不足[6]。
參考文獻
[1] 高燕.從新課程理念看化學微格教學中的“提問技能”[J].保山師專學報,2009(2):78-82.
[2] 李惠男,王彩霞.師范生微格教學訓練模式現狀分析及教改設想[J].中國電力教育,2010(33):74-76.
[3] 蔣瓊.微格教學的現狀及分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26):109.
[4] 譚佩貞.微格教學培養師范生數學教學技能的幾點啟示[J].賀州學院學報,2010(4):97-99.
[5] 陳江英.新課程下微格教學實施模式的探究[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4):118-119,122.
[6]孟憲凱,李濤.中國微格教學20年[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8(3):62-6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