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當前教學應對性薄弱的現狀,打破制約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提高的瓶頸性問題,加強教學與學生職業情景相關性,針對信管專業實踐課程,選擇了基于“情景-應對”的教學方法改革探索,通過“情景-應對”式的構建和實施專業實踐類課程,完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匹配性,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體系并且選擇正確適宜的教學情景應對,從而引導帶動整個教學活動優質高效地進行。
關鍵詞:情景-應對 實踐教學 改革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a)-0117-02
1 “情景-應對”教學方法的基本思想
目前,高校在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上同社會的要求部分脫離,課程教學的職業應對性相對薄弱,圍繞著情景引導教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如下幾個方面:張迪認為應開展基于工作過程的情境化模塊式人才培養模式[1][2](張迪,2010);曾曉妹開展了情景模擬教學模式在物業管理專業教學中的應用[3](曾曉妹,2012);劉艷萍提出創設校園文化情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探究[4](劉艷萍,2013);王鐵媛基于情境認知的實驗教學法,開展了會計信息系統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研究[5](王鐵媛,2012);曹亞東針對《消費者行為學》課程,對情景模擬教學模式進行了設計與探索[6](曹亞東,2012)。
針對當前教學職業應對性比較薄弱的現狀,筆者發現目前學者通過情景引導的教學研究多集中于具體的某門課程,而針對于某專業教學方法的研究還比較匱乏,少有針對性的策略。為打破這個制約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提高的瓶頸性問題,加強教學與學生未來工作的職業情景相關性,針對信管專業實踐課程,完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匹配性,選擇基于“情景-應對”的教學方法改革探索。基本想法是:通過“情景-應對”式的構建和實施專業實踐類課程,增進教師對現代教育思想和教學理論的理解,認清“情景-應對”在應用型本科教育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并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體系和選擇正確、適宜的教學情景應對教學目標,引導和帶動整個教學活動優質、高效地進行。促進學生健康、和諧與可持續發展。
2 “情景-應對”教學方法的設計思路
以“情景”為切入點,開展一系列應用型本科高校基于情景如何應對教學的研究工作,形成一整套基于“情景-應對”的信管專業實踐類課程教學模式的具體方案,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堅持應用型人才培養,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師資隊伍建設,堅持和諧與可持續發展。“情景-應對”式教學方法,基于專業實踐類課程,設計思路從以下五方面開展,如圖1所示。
2.1 教學目標制定的機制研究
基于“情景-應對”的教學模式的執行過程中,專業實踐課程教學目標的制定須以培養目標為依據,滿足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求。以“情景”為起點的教學目標制定,需要了解所處時代發展對本專業職業崗位人才的需求,了解信息技術發展對行業領域的影響及學生畢業后將要面臨的職業情景,了解學校自身的實踐辦學條件及能夠利用的現實的與模擬的實踐教學資源,完善科學合理的專業實踐課程教學目標實行應對教學。
2.2 教學體系設計的構建研究
任何教學活動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進行的,實踐教學情景的選擇,是教學體系組織的起點,大到職業崗位情景,小到某個單元的課程情景。以職業崗位分析作為課程設計的起點,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制定時按照大情景包括小情景,小情景為大情景服務的原則,設計大學四年整體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組織教學程序。
2.3 教學內容組織的方法研究
基于“情景-應對”的教學模式,將教學內容作為教學活動的落腳點,根據教學目標選擇和設計專業實踐教學內容。改革傳統的思路,首先根據職業崗位情景的工作任務和工作要求,分析發生情景的相關知識,確定具體專業實踐教學內容及進程。進而層層分解,劃分教學單元,建立基于情景的課題模塊,確定實踐中的課題內容及關聯。
2.4 教學方法開展的方案選擇
人才培養需要以課程或活動為載體展開教學。“情景-應對”式教學在展開過程中非常強調情景為導向,可以選擇運用實驗創設問題情景、運用啟發式問題創設問題情景、運用糾錯創設問題情景、運用課堂討論創設問題情景、運用仿真教室創設問題情景等方法開展專業實踐的教學。
2.5 應對評價效果的方案評估
“情景-應對”式教學模式不但研究如何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同時重視教學質量的評價。在“情景-應對”式教學模式中,層層分析專業實踐課程教學目標,測評學習結果,判斷是否應對教學目標作為衡量師生是否完成教學任務的標準。在教學中向學生明示各個階段應該達到的目標,實行應對管理,由此反饋調整專業實踐教學。
此五個環節以目標驅動,層層分解,從培養目標依次分解到教學目標、課程目標進而到課題目標。在每個環節進行情景分析,完善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應對學生在工作崗位上的職業情景;根據教學目標進行情景分析,進而角色推演出崗位情景;步步遞進,根據崗位修訂課程目標,應對課程情景;觸類旁通,選擇教學方法,支解構成課堂情景要素;最后進行情景評價是否達到教學目標,并進一步優化,建立整個情景作用架構,如圖2所示。
同時,在教學情景實施的過程中也要注意提升教師的教育理論素養,使其用新的知識觀和教學觀來看待,并自覺完成新的教學情景所要求的角色轉換,為營造與之相互協調的心理情景奠定必要的基礎。
3 “情景-應對”教學方法的實施過程
基于“情景-應對”的人才培養研究是以“情景”為切入點,針對應用型本科高校信管專業實踐類課程開展應對:教學目標如何制定,課程體系如何設計,教學內容如何組織,教學方法如何開展,教學評價如何進行。其主要特點是構建情景,應對教學。整個方法改革研究過程首先通過項目調研,查找國內高校的信息管理教學培養計劃、校內的實踐教學資源和校外的職業崗位需求及職業情景需求調查。然后總結相關理論的文獻綜述,對調研結果進行匯總分析,借鑒實踐教學的成功經驗。重點提出基于“情景-應對”的信管專業實踐類課程教學模式方案,并且在前述基礎上,結合我校教學特點,結合實踐中出現的問題,不斷完善該方案。
“情景-應對”信管專業實踐教學方法改革的實施過程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以“情景”為起點,了解學校自身的辦學條件及能夠利用的現實的與模擬的實踐教學資源,了解專業職業崗位人才的需求,研究信息技術發展對行業領域的影響及學生畢業后將要面臨的職業情景。將該調查反饋信息進行匯總和分析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求,系統的優化教學目標。
(2)以職業崗位情景分析作為設計的起點,構建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根據調研結果中的職業崗位需求及崗位情景,開展師生座談,以就業為導向,淡化教育痕跡,討論未來行業發展的趨勢以及企業對各級信管人才的需求和要求等重要信息,開展人才培養中“崗位情景”的探討,調整制定有針對性的專業實踐教學目標,總結分析情景化的實踐教學元素。
(3)分析發生的情景及相關的知識,確定專業實踐教學內容及進程。進而將課程內容和教學目標有機結合起來,層層分解,劃分教學單元,創設“課程情景”,建立基于情景的課題模塊,確定課題內容及關聯。在教學活動的展開過程中強調情景為導向,設計合適的專業實踐教學方法,在情景教學中使學生積極思維獲取知識。
(4)以是否應對教學目標作為衡量標準分析開展評價,結合專業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反饋,不斷完善該方案,從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等方面契合應用型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要求。
4 “情景-應對”教學方法的效果評價
通過基于“情景-應對”教學方法改革探索,對信管專業實踐教學產生如下成果。
(1)基于應用型信管人才培養的理念,分析教學目標,層層分解,系統化的構建與實施信管專業實踐有效情景,提高專業實踐課程教學質量和效果。
(2)“情景-應對”的模式開展,以“情景”為切入點,從教學目標制定、教學體系設計、教學內容組織、教學方法開展和評價效果評估五個方面開展應對信管專業實踐課程教學方法的研究,完善信管專業實踐類課程教學體系。
(3)基于“情景-應對”,適宜教學情景的構建與實施,探索科學合理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形成一整套針對應用型本科高校信管專業實踐類課程教學方法的研究工作,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5 結語
“情景-應對”教學方法改革有力地促進了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完善了實踐教學體系,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也存在一些難點如應對效果評定科學性怎樣掌握等,尚需進一步探索和解決。
參考文獻
[1] Models of teaching[M].Bruce Joyce,Allyn Bacon,2008:2-3.
[2]張迪,中永康,劉潔.基于工作過程的情境化模塊式人才培養模式[J].教育學術月刊,2010(11):96-98.
[3]曾曉妹.情景模擬教學模式在物業管理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經濟研究導刊,2012(4):265-289.
[4]劉艷萍.創設校園文化情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探究[J].黑河學刊,2013(1):118-120.
[5]王鐵媛.會計信息系統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研究——基于情境認知的實驗教學法[J].財會通訊,2012(8):127-128.
[6]曹亞東.《消費者行為學》情景模擬教學模式的設計與探索[J].學理論,2011(3):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