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子工藝實訓對提高電子專業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起到關鍵性作用,該課程內容豐富,涉及面廣。以我院近幾年來對該門課程的改革實踐經驗,針對電子工藝實訓的現狀和給各成果進行討論總結。
關鍵詞:高職教育 創新能力 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a)-0170-01
1 電子工藝實訓課重要性及現狀分析
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是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其中實驗、實訓、實習是3個關鍵環節。其中電子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較快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實際工作能力,具有從事電子設備及系統的生產、維修、管理、服務等工程技術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適應高新技術發展的應用型技術人才,因此必須重視實驗、實訓等實踐教學環節,加大學生創新能力及實踐能力培養的力度。現實中還存在許多的問題。
1.1 電子工藝實訓教學安排缺乏科學性與規范性
電子專業的實訓環節不斷增加,但是實訓的內容需要進一步完善,學生通過實訓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制定電子實訓開課計劃系統性需要增強,在專業計劃上要體現出“由簡到難、由分到合”且具有一定延續性,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對電子技能的掌握存在較大差異。
1.2 某些教學設備陳舊、種類不全、數量少
電子儀器設備種類繁多,學生能否熟練使用各類教學儀器將直接影響著實訓的質量,束縛了現有實訓作用的發揮,學生需要不斷了解最新的專業發展動態。
1.3 教學模式與教學要求不相適應
大量理論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再以固定模式進行操作,基本沒有什么創新,嚴重影響教學效果,教學模式需要改進。
2 實訓的改進與優化
2.1 加強企業與市場調研,緊跟電子工藝發展步伐
我院不定期的聯系相關企業,進行走訪,使老師及時掌握市場需求,行業發展,更新教學內容。學生通過三個月的下廠綜合實訓,既能鞏固知識,又能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學院每年都需要有專款更新實驗實訓設備。
2.2 構建新的實訓課程體系
實訓體系的構建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完成,即:基本技能、專業技能、綜合能力。基本技能屬于基礎部分側重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專業技能屬于重點注重培養學生專業知識的應用;綜合能力注重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及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2.3 新的教學方法的融入
通過這幾年的不斷探索,將教學方法不斷改進,取得了一些成績。教學方法比對如表1所示。
應用一體化教學,在實踐中教理論,在運用中學技術有效利用實驗實訓室的資源,開放實驗室活動為更多的學生提供了更多實踐動手的機會,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分層次設計教學過程:層層遞進對于未曾接觸過電子基本知識的學生,主要培養學生的電子基本技能,熟悉元器件、熟悉儀器儀表的操作;根據要求設計和安裝電路簡單電路;有一定基礎的學生,進行技能培訓——針對具體問題集中培訓,技能考核,使學生動手能力得到整體提升;基礎較好的學生還可進行課外綜合設計和創新設計。
2.4 實訓條件的保障
建立開放式實訓基地管理面向專業群學生的開放,課余時間進入實訓基地進行培訓,鍛煉學生的基本技能;提高實訓室的利用率,實現實訓基地價值的最大化;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開展對外服務,為社會培養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職業技能鑒定;把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成集教學、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和技術服務為一體的多功能教育培訓中心。
2.5 教師執教能力的提高
下廠實踐,走訪企業時專業老師了解本專業發展方向;掌握本專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精通教學內容;開發資源和設計教學情境;提高教師的執教能力。
總之,通過該實訓課程的改革,學生的自學能力,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學生的創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為以后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彌銳.電子工藝教學改革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0(4).
[2]張友橋.電子產品組裝與檢驗[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
[3]李光蘭.電子產品組裝與調試[M].天津大學出版社,2010,9.
[4]李傳愛,衣淑娟.新時期電子工藝實習模式研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