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提升高等職業藥學專業學生實踐能力,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職業能力為核心,融入職業崗位資格標準,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能力為本位,就業為導向”的指導思想,進行有針對性的實踐教學改革。探索以項目任務驅動的藥學綜合實訓課程的開發,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實現與就業崗位的零距離對接。
關鍵詞:高等職業 項目任務驅動 藥學綜合實訓 課程開發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a)-0179-02
高等職業藥學專業教育是一種職業特征明顯的應用性教育,其人才培養旨在藥品生產、使用、經營和管理一線工作的高素質技能性人才。為此,構建人才培養模式,積極進行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加強專業課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勢在必行。近年來,筆者以省級藥學特色專業建設項目等為契機,在藥學專業實踐教學方面努力探索開發以項目任務為驅動的綜合實訓課程。
1 開設藥學綜合實訓課程的背景
雖然目前藥學職業教育比較注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培養,但其實訓內容多為單門課程單一的基本操作訓練,與實際工作崗位群相關的、結合密切的多學科綜合性實訓項目不多,這種分割式、單獨開設的藥學實訓教學具有很大的弊端,它忽視了整個藥學實訓的系統思維訓練,容易造成學生認識的片面性和孤立性,缺乏自主性和創造性。藥學綜合實訓課程是根據藥學專業的工作崗位群的要求,把相關專業課程和單項實訓課程知識進行綜合運用的實訓課程,也是畢業實習前的一次綜合演練。
2 藥學綜合實訓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1)指導思想。
按照“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高職教育方針和“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的指導思想,參照教育部對高等職業學校藥學專業教學標準與人才培養規格的要求,確定以藥品生產、使用、經營和管理藥學崗位群為主線來進行綜合實訓。通過課程改革與創新實踐,實現藥學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整合與提升,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
(2)組織編寫教材。
藥學綜合實訓課程的開發,首先要做好教材編寫工作,這是課程建設的基礎。目前藥學專科層次具有特色的藥學綜合實訓教材較為匱乏,為了藥學綜合實訓課程的開發和加強實踐教學,我們組織了學校、行業等多家單位從事相關藥學工作的教師與專業技術人員,編寫了校企合作教材《藥學綜合實訓》。該教材以實用技術為主,以崗位工作過程為主線,將教學內容進行優化整合,內容的范圍和深度與藥學工作職業崗位群的要求緊密掛鉤,并以崗位標準操作規程構建了質量評價指標。
(3)課程項目任務分析。
藥學綜合實訓課程是采用項目驅動法,通過典型工作任務實施的一門綜合性實踐教學課程。該課程綜合運用相關課程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將一個個獨立的知識技能綜合、串聯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技能體系。根據崗位工作流程,以項目為驅動,下設若干個任務,每個任務由任務介紹、相關知識、任務實施、實訓思考、考核評價標準等內容組成,使學生在具體任務的引領下,逐次學習和掌握藥品的生產、使用、經營與管理崗位群的知識與技能。本課程開設時間安排在藥學專業的第四學期的最后兩周,總學時設計為70個。
2.1 藥品生產方向
根據制劑特點和生產流程,綜合《藥劑學》、《制藥設備與原理》、《藥用輔料》、《制藥衛生與潔凈技術》、《天然藥物化學》、《藥物分析》、《生物藥品檢測技術》和《現代儀器分析》等課程的知識與技能,培養藥物制劑生產、質量控制、車間GMP管理等相關領域的高技能型人才,主要面向藥品的生產崗位,包括:藥品制劑生產和藥品質量檢驗。如片劑產生實訓項目由:①原輔料預處理。②制粒。③壓片。④包衣生產工藝。⑤質量檢測與評價。⑥包裝與儲存6個任務組成,而注射劑生產實訓項目則包括:(1)小容量注射劑配制過濾。(2)安瓿的清洗干燥滅菌。(3)小容量注射劑灌封。(4)小容量注射劑滅菌檢漏。(5)質量評價與評價。(6)包裝與儲存6個任務。
2.2 藥品應用方向
根據醫院藥學與社會藥房工作主要內容,綜合《藥理學》、《臨床醫學概論》、《臨床藥物治療學》、《藥學服務》和《中醫藥學概論》等課程的知識與技能,培養從事藥品調劑、藥庫管理等相關領域的高技能型人才,主要面向醫院藥品的調劑、用藥咨詢與合理用藥指導、社會藥房的銷售與管理等崗位。如醫院藥房藥學服務實訓項目,由:(1)用藥指導與咨詢。(2)處方審核。(3)西藥處方調配。(4)中藥處方調配4個任務組成。
2.3 藥品經營管理方向
根據藥品經營管理的要求,綜合《醫藥市場營銷學》、《醫藥商品學》、《藥事管理法規》、《醫藥數理統計學》和《公共關系實務》等課程的知識與技能,培養具有藥品購銷、醫藥市場調查研究、統計分析、市場預測和企業策劃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主要面向藥品的營銷、藥品零售、藥品經營管理等崗位。如藥品營銷實訓項目包括。(1)醫藥市場調研。(2)醫藥市場開發。(3)針對藥店營銷3個項目。
(1)教學情景設計。
在課程教學中,采用了項目式教學法、情景教學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小組討論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綜合實訓教學,并根據每個任務完成情況給出考核評價,“教學做考”一體化,取得顯著效果。
在藥品生產實訓中,采用項目式教學法,模擬藥品生產車間與環境,按照藥品生產的流程分若干個任務進行操作。如:藥品的常用制劑——片劑、注射劑的生產,以其生產流程為主線,綜合多學科知識與技能,共分若干個任務,按先后順序進行操作訓練,并提出技能操作要求。通過一系列任務的完成,使學生能夠更好的了解藥品生產的全過程,而且還能把相關學科知識有機的相互交叉滲透、相互融合,提高學生實踐的主動性。
在藥品應用實訓項目中,用藥指導咨詢與問病薦藥教學采用了角色扮演法,即學生互相扮演藥師與顧客,模擬柜臺咨詢與銷售,提高了學生職業技能;處方審核采用案例分析法,提供收集到的處方典型案例,讓學生分組討論,審核處方中書寫規范性、用藥的適宜性、用量與用法等內容,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在藥品營銷實訓項目中,采用了小組討論法,教師引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到相關市場進行調研,進行統計、分析,決定市場的開發與藥品的推銷與管理,并注意儀表與交談技巧,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與創業精神。
(2)考核評定標準。
課程結束后,任課教師根據每個項目的考核評價標準,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主要包括:學生的實訓態度、實訓的技能操作要求、實訓成果、實訓報告的撰寫、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獨立思考探索能力、團隊協作精神等方面的內容。各部分成績按一定比例匯總,給出一個總成績。考核方法一改傳統的單純筆試的考核方式,既保證了成績評定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3 藥學綜合實訓課程的效果
(1)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與創新思維能力。
藥學綜合實訓項目涉及到多門專業學科的知識,其開設時間是在學生學完這些課程后,在掌握了這些課程的基本理論知識、基本操作原理及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礎上進行的。通過綜合實訓,學生能鞏固所學的知識,并能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與實驗實訓方法,培養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分析、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綜合實踐操作與應用能力。
藥學綜合實訓始終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思維、創新等能力,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獨立思考能力與探索精神得到了充分發揮,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這是與單元實訓不同之處。
(2)提高了教師教學能力與教學水平。
綜合實訓內容較多,不僅限于一門課程,牽涉到的知識面廣,對指導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要加強自身多學科的學習,利用業余時間到企業、醫院、藥店等行業參觀學習,進行專業實踐,收集資料與素材,對實訓項目進行認真備課和教學設計,使每個任務得到更好的實施,為實訓教學奠定基礎。同時,在實訓過程中,教師能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實現教師與學生“一對一”指導,增進了師生間的交流,有助于完善教師自身的知識結構,促進實踐教學的改革。
總之,藥學綜合實訓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師生反映收獲頗多,但目前尚處于探索中,實訓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實訓室的條件要進一步優化完善;少數學生專業知識不扎實,知識應用能力有待提高;指導教師的自身學習要加強,教學教改工作要進一步深入。今后,在已有的實訓項目基礎上,將進一步擴展與完善實訓內容,努力提高實訓效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育與成人教育司.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M].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2.
[2]王剛,侯志飛,張利敏,等.高等職業藥學專業綜合技能實訓的研所和實踐[J].藥學教育,2012(24).
[3]黃東.職業導向、能力本位的項目式教學[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0(3).
[4]舒潔倩,梁盈軍.高職藥學專業實踐課程改革探討[J].廣東化工,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