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遞社會正能量,呼喚正義,明辨是非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內容,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考核方式、實踐教學等方面,搭建多維教學平臺,向學生傳遞正能量,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 搭建多維教學平臺 傳遞正能量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a)-0223-01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8月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宣傳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作為宣傳思想工作重要組成部分的高校思想政治課,擔負著教育大學生堅定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科學信仰的重任,傳遞社會正能量,即正面的積極向上的動力,給人以信心和希望,使當代大學生堅定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增強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正能量越多,社會越會充滿希望。
目前,高職院校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以下簡稱《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下簡稱《概論》)和《形勢與政策》三門課程。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老師,為達到最佳的課堂教育效果,從教學方法、手段的采用,教學內容的選取,課內外實踐教學的模式等多方面,不斷進行改革和研究,力圖以最有效的方式傳遞社會正能量,讓學生潛移默化受到正面能量的宣傳和引導,在紛亂的社會生活和變化的國際局勢中明辨是非,知榮明辱,找準自己的方向和目標,做合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和建設者。
1 理論專題化
針對高職院校學生特點,本著既注重教材的完整性和重點性,又體現教學內容貼近社會、貼近學生實際的原則,改變過去教學內容片面追求系統性和自身體系的做法,使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變,把最重要的內容提煉出來,將課程全部內容分為若干個專題,使內容系統化完整化,便于學生的理解和把握,并在每個專題中不是面面俱到的詳細解讀,而是精選細選與高職學生政治思想理論水平貼近,又能通俗易懂的內容,既能解決心理困惑,又能提高理論修養。
2 內容時事化
緊密聯系社會熱點問題講授理論,解讀最新的政策決議,幫助學生認識什么是社會正能量,什么是負面不良的引導,辨明正誤,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所在教學中,每個專題每一講都緊密聯系社會和生活實際,拿新聞時事、社會熱點、身邊事作為案例,引導學生去分析去討論。使學生既感覺到新鮮新奇,又解決心中困惑,感受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果,感動于中國共產黨的豐功偉績。
3 手段現代化
利用視頻資料進行教學,是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可忽視的教學手段,避免課程中的抽象、枯燥和沉悶的現象,提高課程的直觀性、趣味性和生動性,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和鞏固知識,心甘情愿接受正面的引導和熏陶。每年“感動中國人物”的獲獎者事跡、年輕大學生成才創業勵志孝心的故事、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朝鮮核問題等國內外重大事件視頻內容都及時出現在思想政治課的課堂上,并運用所學理論加以點撥,引發感動和共鳴,起到思想教育主陣地的作用。
4 實踐多樣化
實踐教學模式,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的途徑之一,是傳遞正能量的最有效的方法,在學生的親身體驗和感悟中,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涵義,感悟改革開放的成果,領會黨的偉大創舉,感動身邊的道德,體會道德的力量。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呈現了青年人的創造力,實現了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實、革命精神和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機統一,達到了寓教于游、潤心無聲的效果。
實踐教學的形式和內容都有多樣化的體現。在形式上,有課內、課外實踐,有校內、校外實踐。課內實踐如情景劇表演、演講、制作手抄報,體現了參與性、有效性、競爭性、趣味性的特性,符合大學生的學習心理,能滿足大學生的學習需求,能激發大學生的學習潛能,學生親自參與其中,構成一種互動的教學相長教學模式,從而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課外的實踐教學是社會調查:要求學生利用假期,根據教師提供的參考題目,自主確定社會調查題目,開展調查并撰寫社會調查報告,提高觀察、分析、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與素質。尤其強調與所學專業相合,如學前教育專業、護理專業、食品加工專業等,都布置學生到幼兒園、醫院、食品加工廠等相關單位考察、見習、訪談,并撰寫調查報告。既體現高職院校的辦學特點,又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為下一步的學習和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5 考核過程化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養成教育和理論修養課,所以課程的考核應當以課程教學目標為價值取向,結合養成教育和理論修養的特點,注重對學生平時學習和實踐過程的考查,制定了書面考核、實踐考核、日常行為考核三大模塊綜合評定總成績。每一個模塊中都有與社會熱點問題相關的討論、理論導向的辨別、自身行為的養成等多個題目,讓學生通過考核更加明確什么是社會正能量,如何去分辨社會問題以及如何向身邊人去宣傳和引導社會正能量。
總之,思想教育無處不在,傳遞正能量永無止境,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各環節中,經過巧妙設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知識與技能與相結合,既達到全方位育人效果,又傳遞著社會正能量,進行著正面、積極、向上的引導,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辨別榮辱、是非、善惡、美丑的標準,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人性化、多樣化、立體化、動態化,為培養新一代的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努力著。
參考文獻
[1]舍娜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多媒體教學視頻資料選取問題的探討[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2(9):84-86.
[2]宋媛媛.改革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思考[N].湖南日報,2013-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