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職學校的專業課教學中,德育內容的滲透是必不可少的。中職學校機械加工專業課科目較多,內容又難,導致有些學生學習難度大,動手操作要求高。這就要求專業課教師在授課時,時刻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使他們熱愛本專業,勤動手,善動腦,為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專業課教學 德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a)-0233-01
本人在中職學校多年的專業課教學工作中,深深的體會到來到職業學校讀書的學生絕大部分都是底子非常薄,紀律較散漫,上進心差。而他們一入校就要接觸以前都沒有聽說過的生澀難懂的專業課。比如我們機械加工專業課有機械制圖、車工工藝與技能訓練、極限配合與技術測量、機械制造技術等,學生一聽就如同墜入云里霧里,這就需要專業課老師進行耐心細致的疏導,時刻進行德育滲透,從思想上打開他們的心結。
1 《機械制圖》課程中德育滲透
我在給學生們講解機械制圖這門專業理論基礎課時,時刻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因為我們深知,在現代工業生產中,機械、化工或建筑工程都是根據圖樣進行制造和施工的。設計者通過圖樣表達設計意圖;制造者通過圖樣了解設計要求、組織制造和指導生產;使用者通過圖樣了解機器設備的結構和性能,進行操作、維修和保養。因此,圖樣是交流傳遞技術信息、思想的媒介和工具,是工程界通用的技術語言。第一,通過學習機械制圖基本知識與技能,應熟悉國家標準的基本規定,學會正確使用繪圖工具和儀器的方法,熟練掌握繪圖的技能。第二,告訴學生正投影法基本原理是識度和繪制機械圖樣的理論基礎,是學習該課程的核心內容。要求學生掌握運用正投影法表達空間形體的圖示方法,并具備一定的空間想象和思維能力。第三,熟練掌握機械圖樣的基本表示法和常用機件及標準結構要素的特殊表示法。緊接著我就交代給學生本課程的核心內容是如何用二維平面圖形來表達三維空間形體,以及由二維平面圖形想象三維空間物體的形狀。因此,學習本課程的重點方法是自始至終把物體的投影與物體的形狀緊密聯系,不斷地“由物畫圖”和“由圖想物”,既要想象物體的形狀,又要思考作圖的投影規律,逐步提高空間想象和思維能力。每堂課都要完成相應的習題或作業,及時鞏固所學知識。每時每刻都提醒學生學習這門課程要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
2 《車工工藝及技能訓練》課程中德育滲透
我在講解車工工藝這門課程時,我就把車工生產實踐中的工件裝夾、刀具的選擇、車削方法及精度檢驗等綜合為系統的理論知識,并與現代先進技術相結合,融知識性、科學性和實踐性為一體,對指導生產,提高生產率,保證產品質量、增加經濟效益都有積極作用。同時,我也不失時機的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因為你們將來大部分都是操作機床,進行工件車削加工的操作人員,這就需要你們時刻要愛護機床,以及配套使用的工、量夾具,機床上的部件精度高、造價高,要求學生時刻牢記規范操作,安全意識第一,熟悉安全生產,文明生產的有關知識。學生進車間必須統一穿工作服,女生戴安全帽,為了讓學生對這門專業課感興趣,我也不失時機的給學生介紹我國車工工藝的發展史,中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金屬切削加工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公元8世紀已經有手工操作的車床,加工技術也比較熟練,到了17世紀中葉金屬切削加工已經有了大的發展,能制造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值小的天文儀器上的各種工作。解放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人民的聰明才智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我國的機器制造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已經形成了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目前,我國已經能夠自己設計制造大型、精密、高效、自動化的設備。但是,我國的金屬切削技術和先進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就鼓勵學生們一定要發憤圖強,努力學習,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我國的機械加工行業做貢獻,要想學好機車工工藝這門密切聯系實際的專業課,必須理論聯系實際,以理論指導實習,用實習鞏固理論知識。
3 《極限配合與技術測量》課程中德育滲透
“極限配合與技術測量”是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加工專業的主干課程,是技術性和實踐性都比較強的一門技術基礎課。它包括極限配合和技術測量兩部分,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和研究互換性,圍繞零件的制造誤差和公差概念及其使用要求之間的關系,合理地解決生產成本、產品質量與效益之間的矛盾。零件制造精度是機械產品的基礎。因為每一臺機器都是由成百上千個零件構成的,如果其中某一個零件精度達不到要求,就必然會影響到產品的質量和生產企業的聲譽。為此,我就要求學生對待技術問題精益求精、一絲不茍,嚴謹認真地學好極限與配合、行為公差、表面粗糙度和技術測量等一系列重要問題,并且還要理論聯系實際,做到學以致用,成為機械行業的有用人才。
4 《機械制造技術》課程中德育滲透
“機械制造技術”是機械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它以機械制造工藝為主線,將金屬切削機床、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機床夾具設計、機械制造工藝學等知識有機地融為一體。學習本課程注重實踐性、綜合性、靈活性的運用,還有注重項目訓練讓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實踐中綜合地運用所學知識和自己的經驗,學會和掌握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及與他人合作、為他人服務的意識。因為,我們深知機械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其他各種產業的發展都有賴于制造業提供高水平的專用和通用設備。為此,使我們的學生具備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所必需的機械制造技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提高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增強適應職業變化能力和繼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5 結論
在我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深深的體會到,教書育人,德育為先??鬃诱f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由此可見,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直接的,也是非常巨大的。古人說,“情生于境,境能移情”。因此,教師時刻要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時刻要把德育工作潛移默化的融入到自己的課堂中,時刻要以優秀的品德和奉獻精神,感染學生,作學生的良師益友。要想在機械專業課教學中,把德育工作一點一滴的滲透給學生,就要求老師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認真做好本職工作,愛崗敬業,練就過硬的技能本領,用自己的一招一式去影響學生,學生就會“親其師,信其道”。
參考文獻
[1]馮秋官.機械制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沈學勤,李世維.極限配合與技術測量[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
[3]蔣曾福.車工工藝與技能訓練[M].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