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市新聞網站發展之路,業內人士并不陌生。但是如何接地氣,有人氣,摒棄主流媒體的自傲,借鑒商業網站的親和,這是個關鍵問題。阜陽新聞網從2010年改版以來,堅持借勢草根,新聞資訊和論壇活動兩手抓,做強影響力,堅持做地方“小魚缸”里的大魚,幾年來逐漸建立新聞品牌,穩穩占據了地方市場。
【關鍵詞】草根力量網友獎勵報業互動正能量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如何在傳統媒體鼎盛、全國垂直網站蠶食之間,保持地市新聞網站的活力,尋求自我發展?從2010年以來,阜陽新聞網始終重視借勢草根力量,和網友打成一片,5年來獲得了穩步發展。
一、借勢草根豐富網站原創
阜陽新聞網2009年12月移交阜陽日報社,2010年8月1日改版上線。網站建設初期即梳理了思路:作為本地新聞門戶網站,不能一味做報紙的電子版,爭取在人手有限的情況下,豐富網站原創,吸引更多眼球。經過近一個月的運作與籌劃,網站為網友量身定制一個欄目,即【網友播報】。該欄目定位于:網友爆料、草根聲音,弘揚社會正能量。專欄下設個幾個子欄目:突發/趣事、網友播報、潁淮時評、市民爆料。
2010年9月,阜陽新聞網通過網絡、報紙向社會發出了“公民記者招募令”。網站秉承“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是記者”的理念,無論機關干部,還是莘莘學子,無論是公司領導,還是自由職業者,只要有志于新聞事業,年齡不限,學歷不限,性別不限,都可以成為阜陽新聞網公民記者隊伍中的一員。所謂“公民記者”,是指在新聞事件的報道和傳播中發揮記者作用,卻非專業新聞傳播者的普通民眾。“公民記者”背后所體現的是“參與式新聞”的理念,即“民眾在收集、報道、分析和傳播新聞和信息的過程中發揮主動作用”。
一石激起千層浪。短短一周內,通過各種方式申請公民記者的網友便遠遠超出了預期,最終經過篩選和實名認證,首期公民記者人數達到80余人。這些網友大多是阜陽網絡界意見領袖、各大論壇版主等,還有些在本單位從事宣傳工作。成為公民記者后,網友們便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草根記者”的工作中去,很快便涌現出一批“高產”記者,他們關注民生,聆聽基層聲音,用手中的相機、DV將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市民生活的酸甜苦辣記錄下來,及時發到阜陽新聞網潁淮論壇,再由網站精心把關,選擇合適內容推送到《網友播報》欄目。
例如,2013年4月20日8時2分四川省雅安市發生7.0級地震,當晚22點網友“小萱萱媽媽”在論壇爆料了“阜陽藍天救援隊趕赴雅安災區救災”的新聞。阜陽藍天救援隊當天緊急募集5輛小轎車和一輛平板車,臨時召集17名隊員,將驅車1677公里,22小時后抵達災區。文章同時配發現場裝車和出發合影圖片4張,快速反映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激發了社會正能量。
阜陽新聞網首頁的“網友播報”欄目是集中刊發公民記者稿件的版塊,相對于其他以轉發兩報新聞稿件版塊,“網友播報”具有以下三項特點:
第一、精心把關,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相對于報社記者,公民記者同樣不缺乏工作熱情,但也要看到,由于網友來自社會各個階層,文化層次的差異造成公民記者素質參差不齊,對新聞的把握難免存在各種問題,這就需要新聞網編輯人員對公民記者所發原創稿件進行再加工,使論壇中的帖子成為一條條鮮活的新聞。在編輯稿件時,編輯人員始終堅持正面報道為主,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如《仿真少兒版人民幣》,明確提醒相關部門查處此類違法行為;《農民也用上了醫療就診卡》,旨在宣傳新農合中農民看病更方便。這些新聞都以正面宣傳報道為主,為民解惑、化解矛盾。
第二、緊扣熱點,關注民生。新聞網所選稿件,秉承著寧缺毋濫的原則,注重新聞性,緊扣當前熱點,如《抗旱補貼引發農民抗旱熱情》、《為留守兒童送溫暖》等新聞,將新聞觸角伸向基層、對準群眾,關注百姓生活冷暖,反映社情民意,及時解答群眾關心的問題,講百姓故事、抒百姓情感、說百姓話語,深受阜陽廣大網民認可。
第三、形式活潑,圖文并茂。經編輯人員編發的網友新聞,絕大多數都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并在標題上加上套紅“圖文”字樣,新聞內容更鮮活,標題更吸引讀者眼球。
二、借勢草根助力論壇管理
對于新聞網站來說,除了豐富的新聞資訊招客,論壇作為互動中心,是進一步凝聚網友的陣地。阜陽廣大網友除了積極參與爆料外,一部分養成泡壇子的習慣,成為論壇管理的中堅力量。
阜陽新聞網潁淮論壇目前共有9位超級版主、52位版主。他們分布在全市各地各條戰線,還有個別是在外阜陽人。他們有的是安徽省內著名時評人、有的是文學愛好者、有的是資深攝影人,還有的擔任省內多家論壇版主。論壇每月由一位超級版主擔任執行超版,協助工作人員全面打理論壇,策劃本月活動,評選本月優秀版主。他們以論壇為家,積極參與到論壇每日管理、活動策劃和對外聯誼中。
例如,2013年3月,阜城眾多的綠化樹中因為遭到人為破壞而形成的樹洞不在少數,這些“樹洞”的存在不但影響城市綠化樹的正常生長,同時也是影響城市文明的一種“傷口”。這個現象引起論壇超級版主“話八仙”和“夜獵”的關注。在他們的提議下,阜陽新聞網聯合阜陽師范學院組織了一次為阜城“樹洞”作畫的工益活動。此次作畫采用的是丙烯顏料,干過之后即便有雨水也不會殘色,可以保留較長時間,對樹木本身無害,并使樹木更具欣賞性。為樹洞作畫,引來大批群眾圍觀,不僅喚起市民對于綠化樹木的保護意識,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遞“美化城市環境”的正能量。
超級版主們不僅自己帶頭發帖,積極掀起論壇互動,還致力于培養新人,推薦評選每月優秀版主。論壇每月根據好貼量、管理量,會將部分優秀版主預選名單提交當月執行超級版主,由超級版主們民主投票選出論壇當月優秀版主,并且在論壇頭條公布,這激勵了更多版主的工作熱情。
在版主們的建議下,阜陽新聞網潁淮論壇還推出網友原創獎勵制度,即每月根據瀏覽量和回復量,評選當月10個優秀原創帖,每個給予30元話費補助。此外,執行超級版主有權限給每天的好貼評分,給予兌換券獎勵,網友獲得兌換券可以參與論壇禮品兌換。在網友原創獎勵政策激勵下,論壇爆料和撰寫時評的情緒高漲。“品嘗阜南蜆子正當時、徒步西湖所見痛心、潁泉萬達廣場大猜想”等,論壇每月都涌現一批好文好貼。
管理員、超級版主、版主、網友,在各方共同的協助中,阜陽新聞網潁淮論壇形成一個良性互動陣地。
三、借勢草根網站獲得發展
阜陽新聞網積極借勢草根,弘揚社會正能量,這獲得安徽省網絡宣傳管理辦公室的肯定。2011年3月9日,安徽省互聯網宣傳管理辦公室發布的2011年第6期《互聯網閱評簡報》中,省網宣辦對阜陽新聞網以招募網友成為公民記者,以草根身份、平民視角,對普通市民身邊發生的點點滴滴關注報道進行了肯定。省網宣辦閱評員認為,作為權威新聞媒體網站,地方新聞網應充分利用“草根新聞”這一資源,及時準確地編發出貼近民生、貼近實際的鮮活資訊,阜陽新聞網的這一做法開地市級新聞網站先河,值得省內各新聞網站借鑒嘗試。
總結起來,網站借勢草根力量,受益良多。簡單概括有以下三點:
第一,豐富了網站內容,凝聚了網絡人氣。地市新聞網站大部分缺乏自我原創能力,內容主要來源所屬媒體資源。阜陽新聞網合理挖掘阜陽日報社下轄《阜陽日報》、《潁州晚報》、《阜陽城市周報》三大紙媒內容,但是仍然不夠。在網站人員力量不足、原創性弱的情況下,公民記者和版主們成為網站編外“記者”,補充了一大批優質稿件。這些稿件有的關注社會熱點,有的爆料問題,有的說說身邊好人好事,有的為網友提供最新的衣食住行資訊等。網友和讀者們不僅通過阜陽新聞網了解最主要的新聞和資訊,同時通過網友原創貼,感受了網絡多樣的內容和活潑的語言風格。
公民記者們不僅僅是對阜陽民間生活百態的關注,阜陽日報社、阜陽新聞網舉辦的各項大型活動,他們同樣積極參與。房展會、車博會、婚博會等等,都成為了公民記者交流心得、加強學習的好時機,通過他們手中的相機,極大地拓展了《阜陽日報》、《潁州晚報》在網絡界的影響力、在市民心中的公信力,成為阜陽日報社隱藏在民間的一支“編外”采編隊伍,逐漸成為阜陽網絡界一股逐漸響亮的聲音。
第二,為報業提供了多條互動線索。100多位網友和版主們的爆料,令網站點擊率、人氣在短期內迅速提升的同時,也為阜陽日報社旗下的媒體《阜陽日報》、《潁州晚報》開拓了新聞來源渠道,為一線記者外出采訪提供了大量鮮活生動的新聞素材。《阜陽日報》副刊、《潁州晚報》“網事阜陽”版,很多內容和線索來自論壇。例如,2013年9月網友“資深股民”外出騎行時候發現“阜陽自來水廠水源地茨淮新河遭污染”,回來后在論壇爆料。這很快引發網絡關注和阜陽兩大媒體《阜陽日報》、《潁州晚報》記者跟蹤調查。同時此事件也得到阜陽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關注,茨淮新河水源地很快得到整治。網絡和紙媒聯動,新聞價值最大化,這獲得了廣大讀者和群眾的好評。
第三,引發政府、部門和企業多方關注。優質的內容、火爆的人氣,阜陽新聞網、潁淮論壇引發多方關注。阜陽市委書記于勇親自參加阜陽新聞網公民記者大會,轉辦部分貼文,同時在接受人民網等媒體采訪時指出:網絡是我的第三只眼。而于勇書記經常登錄的論壇中,潁淮論壇就是其中之一。
網站良好的運營吸引了許多商家求合作,開展多種互動活動。例如,阜陽移動公司聯合論壇踩樓贈送歌友會門票、阜陽一些美食店開展網友免費試吃活動、阜陽一些單位聯合網站開展采風活動等,網友們護士節走進人民醫院、走進阜陽高速交警大隊、走進阜陽供電公司體驗夏日供電等。
《網絡傳播》雜志社副總編孫光海在談到地市新聞網站如何發展時候,曾謀劃“8條軍規”,為地方網媒把脈診療。即不要把門戶網站當對手,地方新聞網站不要離開“地方”,外宣網站不應與媒體網站為敵,地方新聞網站不要跟“國家隊”爭功等。從2012年阜陽新聞網移交阜陽日報社后,網站始終堅持依靠草根,保持內容獨特性,做“小魚缸”里的大魚,逐漸建立新聞品牌,穩穩占據地方市場。□
(作者:阜陽新聞網總編)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