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數據時代意味著一切皆可被數據化,數據新聞憑借其新鮮、易讀的新聞敘事方式,使新聞更加具有吸引力。國內目前對數據新聞研究相對較少,本文試圖通過對數據新聞和數據可視化進行分析,探究數據新聞可視化團隊的特征和所需要的人才。
【關鍵詞】數據新聞數據可視化大數據可視化團隊
大數據這個概念最早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提出的,直到2012年3月29日,奧巴馬宣布啟動“大數據發展和研究計劃”,引起了政府部門、產業界、學術界、新聞界和科技界的高度關注。大數據的發展主要由科技驅動,業界的實踐領先于學界的研究,現在學界正在奮起直追。發源于計算機領域的大數據研究依托云計算,正在向其他領域滲透,各個領域的研究人員都在尋找大數據所帶來的影響和變革,探索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我們生活、工作與思維帶來了巨大的變革,是一次重大的時代轉型。
大數據技術是當下最時新、最火熱的技術,在金融、統計、IT、咨詢等行業都有深入的應用,而傳媒業也緊跟不舍。傳媒行業將大數據技術與傳媒行業特有的專業能力相結合,進行創新,創造出了一種新的新聞形態——數據新聞,給傳媒行業的未來帶來更多無限可能。
一、數據新聞:大數據時代的弄潮兒
大數據時代意味著一切皆可被數據化,新聞媒體肩負著監測環境、傳播信息、對周圍世界變化做出報道的職能,應運而生的數據新聞正是全球媒體應對大數據時代變遷所做的關鍵革新。
“大數據”主要被人們用來描述和定義信息爆炸時代產生的海量數據,并命名與之相關的技術發展與創新。“大數據”具有規模大、價值高、交叉復用、全息可見等特征,它不僅有“規模更大的數據”量上的進步,還具有不同于以前數據組織和應用形式的質的飛躍。①所謂大數據是規模大、非結構化、數據集彼此無關聯,需要快速地分析,且其分析依賴于新興的技術和人才。
歐洲新聞學中心(European Journalism Centre)和開放知識基金會(Open Knowledge Foundation)合作出版了一本《數據新聞手冊》(The Data Journalism),可以讓全球用戶免費下載和使用,旨在推動數據新聞的發展。
數據新聞(data journalism),也被稱為數據驅動新聞(Data Driven journalism),被認為是計算傳播學的一個具體應用,通過挖掘和展示數據背后的關聯與模式,和豐富的、具有互動性的可視化,數據新聞成為新聞學的一個新領域和應用范例,并作為一門新的新聞分支進入主流媒體。
英國伯明翰城市大學的保羅·布拉德肖(Paul Bradshaw)在《數據新聞手冊》中指出:“數據新聞開啟了一種新的可能性,將傳統的新聞嗅覺、講述引人入勝的故事的能力和海量的數據信息結合在一起。”②
筆者本著求同存異的精神,將數據新聞簡單地理解為“運用數據可視化來呈現新聞報道。”
二、數據可視化實踐中的團隊構建
“可視化(Visualization)是利用計算機圖形學和圖像處理技術,將數據轉換成圖形或圖像在屏幕上顯示出來,并進行交互處理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它將符號或數據轉換為直觀的幾何圖形,便于研究人員觀察其模擬和計算過程。”可視化作為數據新聞傳播的主要形態,是數據新聞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③
對于數據可視化,有學者作了如下定義:數據可視化技術的基本思想是將數據庫中每一個數據項作為單個圖元元素表示,大量的數據集構成數據圖像,同時將數據的各個屬性值以多維數據的形式表示,可以從不同的維度觀察數據,從而對數據進行更深入的觀察和分析。④在大數據時代,數據可視化也被當作應用技術,挖掘數據和數據分析緊密聯系。
人腦在處理文字的時候按照線性解讀順序,速度非常慢,而對圖形信息進行處理幾乎是在瞬間完成。基于如上的科學研究成果,國內外眾多優秀報刊雜志將視覺化傳播和圖像化傳播手段作為新聞創新、提升自身影響力的重要方式。在國外數據新聞可視化的嘗試比較成熟,如衛報、芝加哥論壇報、BBC、ABC等。而國內尚處于起步階段,像國內的網易的“數讀”、騰訊的“數據控”、新浪的“圖解新聞”,還有人民網的“圖解新聞”欄目。
隨著電腦技術的成熟和搜索引擎技術的發展,政府信息公開化,眾包模式的興起,人們獲取和解讀數據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基于數據挖掘、理解數據基礎上的數據新聞可視化,成為新聞敘事手段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和突破。視覺化新聞不僅能夠承載很多數據和相關信息,而且具有藝術欣賞價值。數據可視化新聞受內容驅動,成為一種新的新聞敘事方式。
1、ABC的數據新聞實踐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溫蒂·卡利斯勒(WendyCarlisle)介紹,2011年11月24日,ABC在線新聞網正式上線,首個推出的專題是“數字上的煤層氣”。這個專題是一幅關于澳大利亞煤層氣氣井分布及租賃情況的交互地圖由可視化數據、互動地圖和文本組成。讀者可以按地理位置搜索,自由切換查看租賃情況和氣井分布情況。而且可以通過放大地圖,查看某個具體氣井開發商名稱、開采狀況以及鉆井時間。
這個數據可視化團隊是由一位主編記者、一位網頁開發及設計人員、一位兼職研究員,專長于數據采集、分析與整理、一位兼職初級記者、一位制作人顧問、一位學術顧問,專長于數據挖掘、圖形可視化以及其他先進的研究技巧、一位項目經理、以及ABC跨媒體平臺部門的行政支持,還有一支由記者及相關人員構成的顧問團隊組成。
2、BBC的數據新聞實踐
2011年,BBC數據新聞團隊創立了一個專題:“70億人口的世界:你是第幾個出生的人?”該應用程序的發布70億人口的日期與聯合國人口發展基金會發布世界人口達70億的官方日期剛巧一致,用戶只要在網頁輸入自己的出生年月日,就能馬上知道自己是全世界第幾個出生的人。該應用使用的是聯合國人口發展基金的數據。
BBC數據新聞團隊由20人組成,包括記者、研發人員和設計師,負責為BBC的制作數據新聞。數據可視化團隊的工作主要是:1、承擔數據項目和視覺效果的制作。將編輯敘述和既有視覺沖擊力的設計結合起來,為用戶提供良好的視覺體驗和易于理解的數據新聞解讀。2、團隊包攬了新聞網站所有的信息圖表和多媒體專題的制作。這些工作綜合起來催生了一種新的新聞報道模式,即所謂的視覺新聞。
3、《芝加哥論壇報》的數據新聞實踐
《芝加哥論壇報》的數據新聞可視化團隊,配合編輯和記者工作,幫助他們獲取數據、解讀數據進行研究并報道新聞、圖解報道,《芝加哥論壇報》的新聞應用程序小組在構建自己的人口統計圖時,通過開發工具和技術,做到了快速構建統計圖,為芝加哥市民制作經久不衰的網絡資源。
該報的新聞應用程序編輯布萊恩·博耶(Brian Boyer)這樣介紹他們的工作:“所有關于新聞應用程序的創意都來自編輯室中的記者和編輯,這是我們和其他編輯室最大的不同。我們之間建立起了非常牢固的個人以及專業關系,當他們(編輯和記者)獲得數據,會向我們提供想法。”⑤記者是整個可視化團隊的核心,程序員的工作主要是配合記者,幫助他們獲取數據、通過程序語言制作小工具將PDF文件轉化為電子數據表、對網站數據庫進行分析,尋找接口導出數據。將數據轉化為成可視化圖表或者應用程序——一張地圖、一個表格,或是一個更大規模的網站。程序員與記者相互配合,相輔相成,將技術與新聞完美結合,將新聞的可讀性和審美提升了一個層次。
三、數據新聞團隊需要的三類核心人才
從ABC、BBC和《芝加哥論壇報》的數據新聞實踐中,我們可以得知歐美知名報紙通常擁有一個得力的新聞團隊。一個相對完整的視覺團隊大致包括選題策劃、文字攝影攝像記者、數據編輯、美術設計、電腦制圖、版面編輯和網頁設計等層面的人員。筆者從中提煉出三類核心人才:
第一、數據記者。這些記者通常是由新聞記者轉型而來,需要具備寫作、調查、根據數據形成觀點、制圖、縮小數據搜索范圍等能力。數據記者平時的工作職責是挑選題、挖掘數據和編輯數據,作為新聞記者獲取,分析和發現具有新聞價值的數據。
第二、新聞應用程序開發者。一般不需要有新聞從業背景,但需要具備數據深度研究、數據運算、從多種渠道快速獲取數據等能力。移動計算機編程和程序開發是他們工作的一部分,他們要弄清楚在網上如何最好地提供給用戶數據。他們有動手的后端編程,數據庫配置和管理,以及HTML,CSS和JavaScript的技能,使他們能夠建立接口進入應用程序。
第三、數據可視化專家。從歷史上看新聞機構的視覺設計人員的要求,除了基本的美術功底之外,還需要有良好的新聞素養和較強的電腦技術。從事圖表設計工作,要有較高的新聞提煉和信息數據整合能力,他們的工作是創建靜態圖形,說明數據驅動故事。數據可視化專家了解如何以有趣和方便的方式來呈現數據,而且他們明白良好的信息設計的原則,他們一般是通過程序語言制作動態和交互的數據新聞地圖或者程序,可以點擊的,互動的,這些記者越來越多地做前端編程,并利用開源的JavaScript庫,如3D模型。
對于新聞教育而言,過去的新聞教育以文科類課程為主,大數據時代的新聞教育應該拓寬視野,實行文理結合,這方面國內的復旦大學走的比較靠前,復旦新媒體傳播的研究生主要招收的是理工科的數理統計、計算機專業等其他學科背景的學生和相關文科專業的學生。通過文理交融,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學習如何獲取數據、理解數據和展示數據。
結語
數據新聞是一門新興的、多學科交叉的新聞學分支,新鮮的事物雖然備受爭議,但現在已經被全球新聞學界和新聞業界所接受。隨著新聞學界和業界的實踐關注和研究,數據新聞學的內涵、理論和方法也隨之不斷完善。
隨著大數據技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新聞的生產傳播方式、新聞理念、記者的角色、受眾的閱讀方式也隨著時代巨變。在全球傳統新聞業萎縮,紙媒不轉型就面臨死亡的年代,在自媒體面前,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記者,新聞工作者的專業能力受到質疑,數據新聞將成為新聞工作者的一大挑戰和機會。
數據新聞是在計算機輔助報道和精確新聞基礎上的進化,對傳統新聞理念和傳統新聞模式帶來了巨大沖擊,對新聞教育的模式也帶來巨大的挑戰。□
參考文獻
①蘇萌、周濤:《大數據商業革命》http://cn.hbr.org/2012-09-12/112121
120.html.2012-09-12
②Jonathan Gray,Liliana Bounegru and Lucy Chambers:《The Data Jo-
urnalism Handbook》.O’Reilly Media, Inc.,http://datajournalismhandbook.org/chinese/
③劉杰,《新聞數據可視化敘事初探》[J].《科技傳播》,2013(9):26
④大衛·麥克德里斯,《數據可視化之美》,http://www.tedtochina.com/2010
/09/14/david_mccandless/.2010-09-14
⑤李希光,張小亞,《大數據時代新聞學》[J].《新聞傳播》,2013(1)
(作者:方愛華,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專業新媒體傳播方向2013級碩士研究生;張解放,浙江傳媒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