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農歷四月初七是2014年5月5日,傍晚,溫嶺市石塘鎮桂岙天后宮前,幾位老漁民帶著四五名中青年漁家女,敲起了激動人心的獅子鑼鼓。
桂岙天后宮是溫嶺最古老的一座媽祖廟。這一晚,當地漁民為祈祝本岙(指桂岙,原名桂花岙,以早先桂岙村、慶豐村、長海村、長征村四個村合而為一)漁民海上生產平安、家庭生活吉慶,而特意啟建普利保安道場:災禍遠遣、福慶臨門,潮潮滿載、水水興旺。之前,在做了連續五天的道場后,當晚將舉行媽祖神像出巡儀式。這獅子鑼鼓,就是在出巡時伴奏用的。
顯眼的是,敲鑼鼓的人當中有四五位漁家婦女,這可是很少見的。一問原因,道是中青年男人出海打魚,老一輩獅子鑼鼓傳人郭家甫、莊廷川、陳和萬等擔心獅子鑼鼓傳承困難,去年底為今年新春鬧元宵扛臺閣,就叫了七八個漁家婦女學習敲打演奏。其中,曾小琴、郭招娣、莊菊紅、莊小芬、劉素琴等五人,在正月十四晚上了場。四月初七當天,他們又排練過兩次。
天后宮戲臺前的天井中,早就備好了神轎。出巡的時辰到了,一位漁家阿婆拉開大殿神龕玻璃罩,小心地將媽祖主神像前的兩尊小媽祖像抱出一尊來,交由另一中年漁家婦女抱送到神轎中,端端正正放好,并圍扎好紅綢。人們在轎上神像前的三個香尊中,各插下三炷清香。然后,廟門外的人鳴鑼開道,四位大漢抬起神轎出發。
走在出巡隊伍最前面的是扛著“開道”旗的抄鑼(大鑼),然后是獅子鑼鼓隊、神轎,后面還有人擔著兩腳籮的大爆竹和小鞭炮,有專人燃放,最后是兩位道士。
出巡開始時,天色還亮,停泊海中的一艘艘漁輪還能清楚地看到。聽到鑼鼓聲,信仰媽祖的漁家主婦,早就擎香在家門前佇候,等媽祖神轎近前了,將手中的香插進香尊中。
伴隨著鑼鼓聲、爆竹鞭炮聲,出巡隊伍走過平整的海濱大道,攀上一級級石階,曲曲彎彎,或上嶺,或下坡,穿行漁村。不知不覺間,天色漸漸暗下來?!皩訉臃课蒴~鱗疊,半住山腰半海濱?!备吒呦孪碌臐O村亮起了一盞盞明燈。山路越來越不好走,但是據以往參加過出巡儀式的道士介紹,以前桂岙的山路更難走,完全是雜草沒脛。與此前一樣,一路上,少不了三三兩兩的漁家婦女,很虔誠地擎香恭迎。
到桂岙路廊時,海天已完全沉入黑暗,奪目的是香尊上的點點香火。隊伍穿過路廊,行行重行行,不知不覺走回了海濱。人們又放起了煙花,照映得夜空異常美麗。神轎扛回天后宮,神像被置放在大殿內備好的凳子上,一位漁家阿婆頂著一杯茶,跪著祈祝著,然后再恭恭敬敬地將神像歸位。廟里早備好荔枝紅棗茶,請參與辛苦出巡的人們喝。儀式圓滿結束。
媽祖信仰在浙江普遍存在,其神像出巡便成為沿海地區民俗文化活動之一,雖分散、小型化,但各有特點。據郭家甫、莊廷川等老人介紹,桂岙這一活動并不是年年舉行,一般在前一年除夕人們擲筶(即打卦、卜卦,“筶”俗稱“漢貝”)決定,是否明年要舉行出巡儀式,具體日期也是擲筶而定?!?/p>
(本文攝影:黃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