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冬小麥收獲后復播制干辣椒栽培模式能夠充分利用光熱資源,增加復播指數,提高效益。在喀什地區莎車縣對早熟品種美國紅植干椒、墨西哥甜椒、鐵板椒等制干辣椒進行了育苗、果樹行間麥茬后復播試驗。結果表明,復播的3個早熟品種均表現出較好的產量收益,美國紅植干椒表現出良好的產量潛力,辣椒素含量較高;墨西哥甜椒的單株結果數較多,單果重高,但成熟期較晚。其它兩品種熟性較早。通過試驗研究證明,復播制干辣椒夏季育苗移栽技術的要點主要是,適時播種、移栽,苗期氣溫回升時的肥水管理及病蟲害管理。根據產量、品質及生育期調查結果,美國紅植干椒是適于復播的最佳早熟品種,麥茬復播可充分發揮此品種生育期短、集中成熟、產量高等優良特性,可作為南疆復播制干辣椒的首選品種。
關鍵詞:復播;制干辣椒;南疆地區
中圖分類號:S641.3 文獻標識碼:A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4.05.021
近年來,南疆地區通過引種試驗、示范和推廣色素辣椒,種植面積逐年增大,種植模式不斷改進,相應的配套栽培技術逐步完善,產量和品質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色素辣椒已成為南疆地區經濟的一個新支柱產業——紅色產業。
新疆喀什地區水資源、土壤、氣象資料以及當地的果樹寬行栽培模式,非常有利于果樹行間套種及復播生育期短的作物。從5月初至初霜日10月18日≥10 ℃以上的153 d的有效積溫為3 000 ℃,這段時間最低溫度為-0.4 ℃,出現在10月份,而5、6、7、8這4個月的平均溫度基本維持在20 ℃以上。干制辣椒早熟品種生育期一般為108 d左右,所需的有效積溫為2 700 ℃左右,對土壤的要求不嚴格??κ驳貐^莎車縣現有巴旦木4萬hm2,杏子2萬hm2,核桃0.67萬hm2。當地果樹主要采用寬行種植模式,一般株行距定植方式為:4 m×8 m,一般在寬行中套種冬麥,在冬麥收獲后復播其它作物以增加種植收益。因此,小麥收獲后的復播作物選擇對于當地農民來說至關重要。
對于在南疆復播作物的選擇,魏玉波[1]等的研究表明,阿克蘇地區麥茬稻的全生育期比春播稻縮短10~15 d,產量可達500~600 kg·667 m-2;雷鈞杰等[2]在北疆復播玉米的研究認為,單產最高為547 kg·667m-2。復播作物的生育期選擇,是種植成功的關鍵。目前制干辣椒的復播尚未見有較系統的研究報道。本研究在南疆喀什地區進行了果樹行間麥茬復播制干辣椒試驗,試驗利用南疆地區5~10月有效積溫高的特點,通過品種適應性及性狀篩選為當地農民增加復播作物類型,為提高復播經濟效益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 料
供試干辣椒品種:美國紅植干椒,墨西哥甜椒,鐵板椒,農播塔1號,農播塔5號。
1.2 方 法
1.2.1 育 苗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溫室處理。為了防止土壤傳播病蟲害于4月14日進行溫室消毒,采取高溫悶棚與藥劑蒸熏相結合的方式。先用90%晶體敵百蟲1 000倍液噴灑地面和墻壁,然后每667 m2 用45%百菌清煙霧劑250 g放煙,密閉溫室,悶棚3~5 d。
(2)基質處理、裝盤。選購優質高品基質,加入20%~30%蛭石,混合均勻,加水預濕,使含水量達60%~70%。覆膜堆悶1 d,以備用。選128孔穴盤,將處理好的基質裝入,用平木板將裝入基質的穴盤表面刮平,去除多余基質。
(3)種子處理。4月14日進行種子處理,用10%磷酸三鈉溶液或其他藥劑處理,以防病毒性病害。
(4)播種。冬麥一般在6月5日—15日之間已全部收獲完畢,最佳育苗播種時間定在4月10日—4月15日(苗齡60 d左右)。試驗于4月15日進行播種,播種時將種子播于穴盤正中位置,深度為0.5~1 cm,每穴(1~2)粒,然后用基質土覆蓋(覆土厚度1.5 cm左右),最后用平板抹平。
(5)苗期管理。復播育苗期間,天氣溫度普遍升高,營養土中水分散失快,因此要及時澆水,齊苗后應視墑情適量噴水,一般不缺水時不澆水, 天氣晴熱時,早、晚澆水,陰天時,澆1次水即可,每次澆水時將穴盤充分澆透。1~2葉期可用0.3%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噴施 ,2~3葉期可用0.2%的尿素加0.1%的磷酸二氫鉀再加一些其它微肥進行噴施。對一些僵苗,可用 0.2%尿素 +0.1%硫酸鋅+30 mg·kg-1的天然蕓苔素進行促苗,對個別長勢旺的秧苗可通過溫度進行調控,切忌使用化學調節劑。
復播育苗在4月中旬開始,氣溫回升,白天氣溫25~30 ℃,地溫20~24 ℃,因此必須在日最高溫度時段進行蓋遮陽網降溫處理,不需再扣棚,從出苗開始可直接接受陽光煉苗。
(6)病蟲害管理。由于晴天澆水次數多很容易發生猝倒病,防治措施主要是落實種子和溫室消毒措施,并加強苗期管理,中午高溫時不澆水。猝倒病發病初期及時拔除病株并在病株周圍噴撒阿維菌素控制病害蔓延。用普力克l∶200倍液、75%百菌清l∶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1∶800倍液進行噴藥防治,每隔7~10 d噴1次,連噴2~3次 。
1.2.2 移栽 麥收后及時整地,盡早移栽為好,移栽時間應控制在6月10日—6月15日。移栽前澆透水,待機械能進地作業時耕翻,耕翻后立即耙地整平起壟,鋪膜,采取寬壟不翻秧栽培模式,鋪膜后1~2 d進行移栽。6月16日進行移栽,移栽采取打孔→放苗→覆土。視土壤濕度和苗子長勢,一周左右澆緩苗水。移栽株距20~25 cm,溝心距120 cm,一膜雙行,視品種不同,每667 m2保苗6 000~6 500株。移栽完畢適時補苗。
試驗于2012年4月—10月在喀什地區莎車縣塔哈其鄉進行,采用穴盤育苗移栽技術,4月15日播種,試驗地基本操作與大田一致,肥料每667 m2施入:磷酸二銨30 kg,尿素10 kg,鉀肥5 kg作底肥。試驗進行隨機區組3次重復安排,小區面積7.2 m2,栽種株數40株,溝心距1.2 m、長6 m,每小區安排3個處理,總計小區數為9小區。采用溝灌栽培模式。株行距25 cm,留雙株。一般在巴旦木果樹行間套種冬小麥6月5日-15日之間全部收獲結束。
1.3 調查內容
調查單果質量、單株結果數、單株產量和每667m2 產量,并對其辣椒素、維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等進行測定。
1.4 測定方法
辣椒素含量的測定:用濃度 380 μg·mL-1香蘭素溶液代替200 μg·mL-1標準辣椒素溶液對辣椒果實中的辣椒素進行比色測定。
Vc含量測定: 采用鉬酸銨比色法測定。
可溶性總糖含量的測定:采用費林試劑滴定法測定。
2 結果與分析
2.1 物候期適應性
從表1可以看出,參試5個制干辣椒品種均能適應南疆地區的氣候條件,在田間的總體表現也較好,沒有發生病蟲害,就每個品種的生育期來看,美國紅植干椒9月20日左右成熟,鐵板椒于9月22日左右成熟,墨西哥甜椒于9月29日成熟。以上試驗結果表明,美國紅植干椒、鐵板椒生育期較短,作為復播種植品種比較適宜。
2.2 品質性狀
由表2可知,5個品種的辣椒素含量差異不大,其中墨西哥甜椒的辣椒素含量最高,為12.3 mg·g-1,鐵板椒的辣椒素含量最低,為10.3 mg·g-1。Vc含量5個品種之間差異較大,其中品種鐵板椒的Vc含量最高,為2.98 mg·g-1,農播塔1號的Vc含量最少,為1.76 mg·g-1??扇苄钥偺呛恳灿幸欢ǖ牟町?,美國紅植干椒可溶性總糖含量最多,為 9.72 mg·g-1;鐵板椒可溶性總糖含量最少,為 8.23 mg·g-1。
2.3 產量性狀
由表3可以看出,復播的5個早熟品種均表現出較好的產量收益,鮮果產量最高的品種是墨西哥甜椒2 987.7 kg·667 m-2;干果產量為426.8 kg·667 m-2,成熟度81.33%以上。其次為美國紅,鮮果產量為2 569.8 kg·667 m-2,干果產量為342.2 kg·667 m-2,成熟度達到85%以上;鐵板椒產量(2 360.4 kg·667 m-2)雖然不及以上兩個品種,但是成熟度達到了84.3%。產量最低的農播塔5號為1 824.1 kg·667 m-2,次品種成熟度也較低。結果表明,從產量、成熟期、成熟度、適應性等綜合表現看,美國紅植干椒均表現出最好的生產潛力;其次為鐵板椒和墨西哥甜椒,在單株結果數和單果重方面墨西哥甜椒表現較好,農播塔5號在單株結果數和單果重方面表現較好,但綜合性狀表現較差,成熟較晚,青果率較高,18%以上果實依然沒成熟。
3 討 論
通過研究證明復播制干育苗移栽技術的關鍵是:(1)適時播種、移栽 喀什地區冬麥一般在6月5日-15日之間已全部收獲完畢,最佳育苗播種時間為4月10日—4月15日(苗齡50~55 d),移栽時間以麥收后及時整地,盡早移栽為好,喀什地區的移栽時間一般為6月10日—6月15日;(2)苗期管理。 復播育苗在4月中旬開始,氣溫回升,白天氣溫25~30 ℃,地溫20~24 ℃,因此必須在日最高溫度時段進行蓋遮陽網降溫處理,不需再扣棚,從出苗開始可直接接受陽光煉苗。在肥水管理上因為天氣溫度普遍升高,營養土中水分散失快,因此適當澆水,同時多補充營養;(3)病蟲害管理。復播育苗,由于晴天澆水次數多很容易發生猝倒病,為了防止此病,中午高溫時不澆水,多通風,多見光,適當控水。
產量、品質及生育期調查結果表明,復播試驗的5個早熟品種,均表現出較好的產量收益,美國紅植干椒表現出較好的生產潛力,因此對于復播制干辣椒來說在有限的自然光照資源下,成熟較早的美國紅植干椒、鐵板椒和墨西哥甜椒可以作為首選品種。品質方面,美國紅植干椒辣椒素含量最高,鐵板椒的 Vc含量最高,墨西哥甜椒可溶性總糖含量最多,這表明不同的制干辣椒品種,在果樹行間麥茬復播有一定的表現差異。
通過復播試驗對其他特性的測定,可看出在單株結果數和單果質量方面農播塔1號和農播塔5號表現較好;但成熟期較晚、青果率較高。而其他3個品種成熟性較早,說明農播塔1號和5號成熟后期光和儲能較低。
通過該試驗得知,美國紅植干椒是適于復播的最佳早熟品種,麥茬復播可充分發揮此品種生育期短、集中成熟、產量高等優良特性??勺鳛槟辖畯筒ブ聘衫苯返氖走x品種。
4 結 論
(1)果樹行間復播制干辣椒栽培技術試驗是成功的,可提高復播效益,達到農業增效。
(2)制干辣椒穴盤基質育苗,有效提高了高溫脅迫下的出苗率,保證幼苗移栽的成活。
(3)復播制干辣椒選擇早熟品種,生育期不超過120 d。
(4)美國紅植干椒是適于復播的最佳早熟品種,麥茬復播可充分發揮此品種生育期短、集中成熟、產量高等優良特性,可作為南疆復播制干辣椒首選品種。
參考文獻:
[1] 魏玉波, 梁乃亭. 南疆麥茬復播水稻栽培技術研究[J]. 新疆農業科學,2005,42 (4):260-261.
[2] 雷鈞杰,趙奇,陳興武,等. 北疆復播玉米品種比較試驗總結[J].新疆農業科技,2005(2):9.
[3] 張發寶, 唐拴虎, 徐培智, 等. 緩釋肥料對辣椒產量及品質的影響研究[J]. 廣東農業科學, 2006(10):47-49.
[4] 石榮媛,李明玉,徐海峰. 新疆地區滴灌小麥復播大豆栽培技術試驗初探[J]. 天津農業科學, 2010( 4): 111-113.
[5] 楊相昆,魏建軍,張占琴,等. 保護性耕作對復播油葵干物質動態變化的影響[J]. 西北農業學報,2012,21(4):71-76.
[6] 吉雪花, 陳于平. 幾種制干辣椒品種主要營養成分的分析[J]. 安徽農業科學, 2008,36(33) :14491-14492.
[7] 常鐵牛, 馮正龍. 麥茬復播大豆生育進程干物質積累及產量形成規律研究初報[J]. 山西農業科學,1998 (3): 44-48.
[8] 亢青選,李青云. 高麥茬覆蓋復播效應及技術研究[J].華北農學報,1999(2):102-106.
[9] 王宏富,郭平毅. 硬茬復播玉米和大豆田主要雜草及化學防除技術研究[J].山西農業科學,1998 (1): 66-69.
[10] 帕提古麗,余慶輝,趙得提,等. 南疆加工番茄復播試驗初報[J]. 新疆農業科學,2007,44 (3):362-364.
[11] 賈文燕,梁銀麗,白彩虹,等. 不同前茬對線辣椒生長生理和品質的影響[J]. 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11,29(1):151-156.
[12] 曹國璠,丁飛. 間作栽培措施對辣椒主要品質指標的影響[J]. 南方農業學報, 2011,42(9):1 112-1 115.
[13] 朱擁軍,黃勁松,徐海峰,等. 新疆地區滴灌小麥復播大豆施肥技術研究[J].天津農業科學, 2011,17(5):77-80.
[14] 祖艷群,胡文友,吳伯志,等.不同間作模式對辣椒養分利用、主要病蟲害及產量的影響[J]. 武漢植物學研究,2008,26(4):412-416.
[15] 劉戰東, 肖俊夫, 南紀琴,等. 播期對夏玉米生育期、形態指標及產量的影響[J]. 西北農業學報,2010 , 19(6) : 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