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是低年級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閱讀新模式,更是低年級學生形成良好閱讀習慣的有力抓手。我們語文教師應該充分發揮繪本圖文并茂的特點,引領學生依托繪本走向一條高效持久的閱讀之路。
一、深情投入誦讀,點燃學生誦讀熱情
繪本閱讀的快樂,是通過優美的語言和圖形凸顯出來的。而這些語言和畫面只有真正轉化為閱讀者自身的思考,才能真正被學生所接受。因此,教師要毫不猶豫做一個為學生誦讀繪本語言的好老師,將自我的身心交付給繪本閱讀材料,用自身的情感誦讀故事,用自己表情和動作輔助性地呈現故事,從而激發學生的認知興趣。例如,我班在一起閱讀繪本《小豬不會飛》時,就被故事中幽默風趣的故事所吸引,尤其喜愛繪本圖片中小豬的形象。而在與學生的誦讀中,教師將自我設置成為小豬角色,模仿繪本中生動的語言和夸張表情動作,為學生展現了小豬的奇異之旅。而在教師的閱讀過程中,學生從驚奇中走向緊張,從歡樂中走向刺激,對這本繪本的閱讀興趣也被充分調動起來,起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借助繪本圖片,深入感知情節
繪本閱讀,以圖輔之,但不是以圖為重。而不少教師存在著這樣的認知誤區:繪本閱讀就要注重對圖片的運用,才能讓學生讀得饒有興趣。殊不知,過于倚重圖片就會弱化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知與理解,也就失去了繪本閱讀的真正要義。其實,繪本閱讀圖片的借助必不可少,而要讓學生在賞析圖片中感受情節的變化,順應學生的思維認知,契合言語表達的理解,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圖片的作用。例如在引導學生閱讀繪本《我是獨特的》時,教師并沒有急于讓學生了解故事的基本情節,而是引導學生聚焦在文本的封面中,關注圖片中刻畫的主人公小男孩上揚的嘴角,引導學生思考品味這樣的小男孩內心的世界以及形成這種心理感覺的原因,從而真正將學生引進繪本的內蘊世界中。
三、巧妙設置懸念,引導延伸想象
真正的閱讀是從學生內在的想象能力入手的。有了主觀想象力的介入,我們讀到了一個個精彩的繪本故事,更能在意識中運用閱讀主體的想象能力實現生活現實和想象空間的轉換過渡。因此,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對圖片感知能力的培養,為學生想象力的形成奠基。例如,在閱讀繪本《哇!我的手》之前,當學生剛剛拿到這本書時,教師引導學生伸出小手,而教師則對學生進行想象性輔導:“這有點像什么?”此時,要求學生打開書本,并結合繪本內容與作者一起畫畫:由原本各種不同手的具體形態,創造出充滿詩意和想象的空間,從而有效地激發了孩子參與的熱情。讀完后,學生形成了較好的認知,他們在手腦并用的過程中提升了創造力。
四、積極據本設境,體驗繪本神韻
由于學生閱讀認知的特殊性,當他們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激發起情感共鳴時,常常會以角色表演的方式作出自己的反應,特別是在閱讀到繪本情節高潮時,學生也會表現出自己獨有的動作。這種屬于孩子獨特的表現,是他們對于繪本閱讀的綜合反映,這樣的表現更加有助于學生對繪本內容進行深入探究。根據學生的這一特性,教師可以依托繪本的內容創設一些繪本中的情節或者與文本情節、主題相關的游戲活動,引導學生以表演和游戲的方式進入文本的過程之中。學生在這樣的情境創設之下,就能夠據境生情,自然地呈現出語言、表情,從而真正感受繪本所表現出來的內涵。例如《跳繩》就是將學生的活動和智力發展融合在一起的繪本資源。在引導學生進行繪本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相應的游戲,引導學生在較為感興趣的過程中,尤其是在跳繩游戲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數到100的訓練,讓學生在繪本閱讀中建立起數字的意識,從而享受繪本閱讀帶來的驚喜。
五、品味故事內涵,健全學生人格
低年級學生喜歡繪本閱讀,一方面由于繪本圖片與文字并存的方式吸引著孩子,而另一方面則在于繪本在傳遞與表達哲理與內涵的過程中,彰顯出較為鮮明的浸潤意識,即繪本中沒有生硬的教條式語言,卻能完全滿足孩子內在的成長需求;沒有依據機械道理說教,卻有效地啟迪了學生的認真思考;沒有一絲絲做作,卻能引發學生真正會心的微笑。在繪本閱讀過程中,孩子才真正成為孩子。繪本資源的閱讀給孩子營造了寬闊的世界,給予了學生充足的營養資源。學生在繪本的天地世界里沐浴著人性的光輝,享受著自由的樂趣,從而通過繪本閱讀的形式豐富自身的內心感悟,健全其人格。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繪本閱讀的過程中,不可僅僅關注繪本的圖片形式,更要讓從學生感興趣的情節發展中開掘出獨有的價值內涵。例如在閱讀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時,教師就要在學生讀懂繪本故事情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關注濃郁關愛的氛圍,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無限關愛,從而豐盈學生的情感認知,提升學生的生命品質。
正所謂,小小的繪本世界中蘊藏著豐富的人生哲學和宇宙空間。在生命成長急需營養資源的當下,繪本就如同是孩子們內心世界的一粒種子,在學生本真善良的心田中開出最為美麗的花朵。教師應該在繪本閱讀資源的選擇上,在指導方法和策略的遴選上多下功夫,從而更好地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和興趣,以看到繪本更為遼闊的宇宙世界。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清英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