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物理學已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在我們的生活周圍,物理現象隨處可見;在各行各業生產實踐中包含的物理知識、物理原則非常豐富;在現代科學技術中,物理學更是一馬當先。學生每天都會遇到與物理學相關的現實問題與實際現象,當教師將他們十分熟悉的、豐富多彩的實際問題以物理問題呈現在學生面前時,學生就會感到親切、感到物理學與他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從而激發起他們求知的主動性,并產生思考與解答問題的興趣與欲望。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聯系實際;探究
若學生們能將在課堂上學習的物理知識與現實生活緊緊地結合起來,養成有意識地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去分析、思考和處理所遇到的各種現實問題的習慣,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就自然能得到很大提高。所以,聯系實際對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激發學生物理興趣,提高學生物理素質,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那么,在中學物理教學過程中如何聯系實際呢?
一、利用電化教學和電腦多媒體教學手段
電化教學和電腦多媒體教學手段具有直觀形象、生動活潑、聲像并茂的特點。例如在學習“令人厭煩的噪聲”這一節課時可以利用錄像手段。畫面有:水的污染實況(污染得又黑又臟的河流)、大氣污染實況(工廠煙囪噴出的滾滾濃煙,交通車輛排放的團團黑氣,酸雨降落)、固體廢物污染實況(街道上的垃圾桶內外都堆滿了垃圾、垃圾場里未經處理的垃圾堆積如山)、噪聲污染實況(音響里傳出刺耳嘈雜的噪聲)。引入噪聲概念后,再列舉司空見慣的噪聲現象,如:車間里機器轟鳴聲震天撼地,馬路上交通車輛的喇叭聲刺耳揪心……這些,影響人們的學習、工作和休息,損害人們的身心健康。這樣,通過觀看錄像和老師的講解,學生了解環境污染的危害,并著重了解噪聲的危害,從而激發尋求控制噪聲的途徑。
二、利用物理實驗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研究物理學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是與實際相聯系的紐帶。在一節物理課上,我給學生準備了幾張物理掛圖,用透明膠布把掛圖的上邊粘在黑板上,掛圖的下邊自由下垂,準備上課時用。上課的鈴聲剛剛響過,忽然從門外急匆匆地跑回來了幾個同學。原來這幾個同學因上廁所回來遲了,聽到鈴聲,急忙從黑板前面的講臺上跑過,回到自己座位上。這時教室里鴉雀無聲,同學們正等待著準備上課。一個奇妙的現象引起了我的注意:當這幾個同學從黑板前跑過時,黑板上面的掛圖齊刷刷地飛了起來。我靈機一動,趕快讓全班同學都仔細地觀察這一現象。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探究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的生活實際素材。我心里特別高興,因為這一內容在上一節課剛剛學過,同學們感到很難理解,甚至不可思議。我緊緊抓住這一實際的生活現象不放,讓同學們運用科學探究的方法,針對剛才的現象提出問題,大膽猜想。我留了大約2分鐘的思考時間,并讓同學們自由發言。(發言內容略)
實驗一開始,乒乓球就像一個被風吹起的棉花團,緊緊地貼在漏斗口的下方。太奇怪了,太不可思議了!同學們個個發出了驚奇而又興奮的喊聲。此時,我的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興奮,也有一種說不出的成就感——學生實際上是很聰明的,很了不起的。老師對學生有多大的信任程度,學生就會有多大的內在潛能啊!
我趕緊讓小組長把筐里的漏斗分發給每一個學生,同學們拿著漏斗和自己事先準備好的乒乓球競相“吹”了起來,五彩繽紛的乒乓球在氣流的作用下向上不斷地跳動著,在玻璃漏斗上發出了“嘭嘭”的響聲。這聲音是那樣清脆,這聲音是那樣甜美,這聲音是那樣美妙與動聽。這聲音,奏響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動聽的凱歌。
三、利用來自生活中的物理現象
生活中的現象是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有很多涉及物理知識的現象,很多物理定律和規律都是從觀察中發現的:牛頓通過對蘋果落地的思索,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魯班從“手被草割破”,發明了鋸子;瓦特從“鍋蓋被蒸汽推起”,發明了蒸汽機……這些現象科學家們能從中有所發現,是因為他們多問了幾個“為什么”,并且認真地進行研究。老師通過提出日常生活中隨時可見而又渴望解決的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日常生活中的現象。例如:在干燥季節里,在黑暗中脫下化纖衣服,往往能看到火星閃爍,這是什么現象?荷葉上的露珠為什么晶瑩透亮?通過引導,學生也會在生活中發現各種各樣的物理現象和物理問題。
四、通過物理課外活動
物理課外活動既是物理課堂教學的補充,也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如:可以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精心設計物理實驗,聯系實際讓學生完成“飛機投彈”“紙鍋燒水”等實驗;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科技制作活動,聯系實際自制測力器、自制電鈴、自制平行光源、制作針孔照相機,制作潛望鏡、樓梯電燈開關電路等等;還可以指導學生閱讀軍事科學、航天技術、通信技術、空間技術等材料,進行讀書競賽,辦黑板報,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五、通過開展“研究性課題”
可以有意識地在平時的教學中提出“研究性課題”,組織學生進行課題研究。如:每學習完一章,要求學生完成1~2件小制作,以“研究性課題”形式布置給學生。例如:請他們自制刻度尺、小小溫度計、驗電器、簡易天平、密度計、抽水機等等。筆者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們的興趣很高,很踴躍。有的學生考試雖然成績不太理想,但小制作很精巧,令人叫絕。在指導學生進行物理制作時,應注意以下問題:①可以明確告訴學生做什么,也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做什么。但要求無論制作什么,都必須明確用到物理學中的什么知識、什么原理。②提倡把全班分成2~3人的若干小組,在分組時最好把家庭住址靠近的同學編在一起,兼顧優、中、差生,讓他們團結協作、互幫互學,共同完成。③鼓勵各組獨立完成。對于難度大的制作,教師要給予一定的提示或提供必要的儀器。④每月搞一次小制作展覽與評比,請精美作品的創作人講制作過程、技巧、遇到的困難以及如何克服的。小制作的分數記入平時成績,參加學年總評。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與生活、生產以及現代科技相關的實例進行教學,密切聯系實際,必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物理知識,并體會到如何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的生活和生產中,從而提高中學物理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成才。
(江蘇省太倉市榮文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