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高校師資隊伍建設是關系到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全局的重要問題,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努力辦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必須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專業能力和科研能力建設,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提升教師的綜合能力。黨的十八大;高等教育;師資建設J60A-0129-03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并著重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必須“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師德水平和業務能力,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可見,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培養優質人才的首要條件。
經過十幾年的努力,盡管我國高等藝術教育在“硬件”方面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但“軟件”方面,尤其是藝術師資隊伍水平方面,與普通高等教育相比,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差距。這種差距已經極大地影響了我國高等藝術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也極大地阻礙了高等藝術教育的內涵式發展。因此,必須采取多種措施,加強藝術高校師資隊伍建設。
提升藝術高校教師全面素質,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應著重從以下三方面入手:提升教師道德水平、增強教師專業能力、增強教師科研能力。
一、提升教師道德水平
目前,教師道德水平方面出現了許多問題,如理想信念淡化,集體主義意識減弱;文人相輕時有發生,缺少團隊協作精神;責任意識不強,奉獻精神減退;缺乏進取精神,精英意識淡薄,學術腐敗不斷出現。這些情況的出現極大地影響了我國高等藝術教育的發展。因此,必須立即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有目的、有計劃地解決教師師德方面存在的問題,全面提高教師的素質,使教師隊伍的職業道德建設更加完善并富有成效。
(一)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思想
教師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才能促使學生也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努力用正確的思想和理論體系武裝教師的頭腦,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其具有積極向上、不斷追求的精神,從而增強教育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具體來說,藝術高校應當做到四個堅持:堅持在師德建設全過程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容,把師德教育作為“教師繼續教育工程”的必修課程;堅持組織教師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使廣大教師能具備辨別真善美、假惡丑的能力;堅持組織教師學習職業道德相關知識,促使教師自覺遵守職業道德規范,提升職業素養,提高職業能力和治學能力;堅持幫助教師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深刻理解現代教育的方向是教育、科技、社會的結合,進而更好地掌握知識創新的理論內涵和時代價值。
(二)加強理論和教育法規法律學習,把握師德建設的主方向
藝術高校應當組織教師深入學習中華民族教育傳統的精華,結合自身思想和行為,激發教師師德意識、培育教師師德行為,堅守忠于黨的教育事業、忠于教師的職責、關心學生、為人師表的職業道德,為高校教學和科研勤勉工作,為培養德才兼備、品學兼優的高素質人才作出積極的貢獻[1]。藝術高校教師要加強對《教師法》等各種法律法規的學習,促使教師自覺規范自身行為,確保教師的各種活動在法律規定范圍之內進行。
(三)建立、完善激勵評估機制,營造尊師重教的校園氛圍
藝術高校各級領導干部應率先垂范,以身作則。高校應健全師德激勵機制,通過抓典型宣傳,舉辦“師德標兵” “三育人標兵” “優秀教學團隊”等評比,舉辦先進事跡報告會等形式,使抽象的理論說教形象化、生動化,教育和鼓勵其他教師,最終達到優化教師個體素質的目的。藝術高校還應大力宣傳與表彰優秀教師,鼓勵學習先進、學習標兵,弘揚正氣,抵制歪風,讓爭當師德標兵成為廣大教職員工的自覺行動。
〖=DM2(〗(四)加強教師師德監督
主要是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校內監督。教學管理人員、教師、學生是師德的校內監督主體,高校應建立并完善“三位一體”的師德校內監督體系,使之互相協作、互為助力,共同發揮作用。二是社會監督。其主體是社會大眾,主要方式是利用社會輿論來評價和調控教師師德行為,即通過廣大公眾的某種共同觀點和立場來影響教師的言行。藝術高校應廣開言路,不怕曝光弱點,通過聘請校外各界人士擔任師德監督員、邀請媒體介入等方式,充分利用高校所在地的資源,全方位加強教師師德社會監督[2]。三是自我監督。藝術高校應當特別強調教師個體對于師德規范的深刻認知,提高道德自律意識,在日常師德活動之中踐行師德規范體系,將師德他律向師德自律進行轉化和提升。建立健全師德監督體系,引導教師以教師職業良心為導向,自覺履行師德規范要求,充分發揮教師自身作為師德監督主體的作用,并以此來評價和調整自己的師德行為[3]。
二、增強教師專業能力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首要職責。藝術高校教師要高質量地完成人才培養任務,必須以先進的教育觀念為指導,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和與教學活動有關的基本知識,掌握系統的教育教學理論,同時,還需不斷研究教學方法和規律。因此,師資隊伍建設必須注重增強教師專業能力與教學水平,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一)搞好教師的業務學習
安排好業務學習,充分利用時間,有計劃地對教師進行針對性的培訓,建設學習型團隊,在工作中強化學習,在學習中提升工作。要把業務學習做好,方式可以多樣,包括:校內教學競賽、舉辦專題講座、課件制作與評比、開展教學分析與研究、課題申報、專家學術報告等。搞好業務學習,高校應鼓勵和支持教師不斷改革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主動學習、積極探索、不斷創新教學的方式方法,敢于打破專業與學科的界限,將跨專業和學科的方法用于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高校科研人才集散地的智力優勢,為培養創新人才發揮積極作用。
(二)推進教師學歷培訓
作為知識的傳授者,教師首先必須提升自身素質, “打鐵先要自身硬”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只有保持終身學習的態度,持續進行各種培訓,教師才能了解本學科和專業的最新發展動態,才能將最新的知識和技能,應用于教學活動和教學改革中。因此,藝術高校應創造條件,鼓勵教師積極參加繼續教育和高學歷教育活動,不斷優化知識結構,全面提高專業素質。
(三)制定科學的激勵政策
應健全師資隊伍建設規范標準、目標約束和對應的考核機制,明確藝術高校師資隊伍專業能力建設目標,建立相適應的保障機制和教師發展平臺,提高教學技術水平,提升教師專業素質。其中,教學水平的激勵舉措應與教師的切身利益緊密聯系比如明確規定教學水平在教師職稱評審和考核中的得分比例、教學成果與科研成果同等對待等等,充分肯定教師的教學技術水平,使提升教學技術水平成為教師的自覺行動[4]。通過制定科學的激勵政策建立責、權、利相統一的機制,有利于高層次人才干事創業、有利于青年教師脫穎而出、有利于搭建骨干教師事業發展的平臺。真正使人才留得下、用得好、有發展;真正使廣大教師學習有條件,創業有機會,干事有舞臺,從而持續的提高專業能力。
(四)建立良好的學生評價體系,加強教學督導工作
提高教師職業的幸福感更多地來源于學生認可、歡迎甚至崇拜,學生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持久動力源,“教學相長”,教師期待學生的進步與成長,學生也期望遇到好老師。建立良好的學生評價體系可以加強師生間的相互促進關系,能夠更加客觀、準確地評價教師教學水平和能力,激勵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高等學校應加強教師督導工作,通過對教師教育過程的各個方面進行監督與引導,包括隨堂聽課,檢查教師授課情況,及時與教師就教學問題進行交流和反饋,發現教學中的問題,可以幫助教師改善教學工作,提升其專業能力。
三、增強教師科研能力
要創辦高水平的藝術大學,要培養高質量的人才,要建設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必須認識到科學研究的重要性。科研能力是學校實力的重要表現,提高藝術高校整體的科研能力是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任務。因而,加強藝術高校師資隊伍建設,必須增強教師科研能力。
(一)建立專兼職的科研隊伍
加強教師科研能力建設,應當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的科研隊伍。在鼓勵兼職科研人員積極開展科研活動的同時,還要建立具有過硬作風、較高水平的專職科研隊伍,確保獲取更多、更高層次的科研項目,提高學校的整體科研實力。藝術高校應設立專門的科研機構并配置專兼職編制,單獨聘任專業能力突出的高層次研究人員,同時吸引優秀的中青年教師加入科研隊伍,從而全面提高科研隊伍的能力。還應給予專職科研人員相應一些激勵,重獎在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以此促進教師的科研積極性。
(二)積極申報國家級、省部級等高層次科研項目,提高科學研究水平和層次
在申報科研項目過程中,教師應找準專業研究的突破口,緊密結合地方經濟建設方向,充分發揮專業優勢,開展科研活動,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文化發展服務,力爭較高的課題中標率。藝術高校應充分利用學科群優勢組織跨專業、跨學科聯合攻關,發揮相關學科的優勢,適應學科交叉的科學發展趨勢,以促進解決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文化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教師在課題申報成功后,要精心組織、扎扎實實、集中精力開展研究活動,以開拓進取、不斷創新的精神,力爭有高水平、高質量的科研成果產出。
(三)設立科研基金,資助教師和科研人員開展科研
藝術高校應從納入預算的科研總經費中,安排一定數量的科研基金。科研基金主要用于以下科研活動資助:一是資助青年教師的科研活動,青年教師是學校教學、科研的生力軍,但多無法作為項目負責人申報科研課題,藝術高校可以采取立項、劃撥經費等方式,利用科研基金資助青年教師開展科學研究,提高青年教師積極性,提升科研能力;二是資助目前不成熟、未獲科研立項,但極有研究前景的科研項目。科研基金可對此類研究的前期工作進行資助,為此類研究申報高層次立項創造條件,奠定基礎;三是資助已獲立項但經費短缺或劃撥滯后的課題,可將學校科研基金作為此類項目的啟動經費,以確保課題按計劃進行。
為了增強教師的科研能力,高等藝術學校應當積極營造科研氛圍,加強對于教育科研重要性的宣傳,提升教師主動開展科研活動的意識;還應制定教師和科研人員的科研培訓計劃和科研活動方案,配以強有力的科研監督和激勵機制,以提高科研實效。
結語
藝術高校師資隊伍建設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是關系到高等藝術教育改革和發展全局的重要問題。只有建設一支充滿活力、業務精湛、品德高尚、結構合理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才能保證藝術高校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藝術高校又好又快發展的根本。
責任編輯:朱婷
參考文獻:
[1] 管劍,李傳坤. 高校教師師德失范原因分析與對策研究[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11):7778.
[2] 王新. 關于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J]. 遼寧師專學報,2011(4):113114.
[3] 孫永華. 高校師德監督體系研究[J].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1(4):8891.
[4] 邢宗新,周安宇,張冰. 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關鍵是提高科學研究實力[J]. 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248250.
收稿日期:20130812
作者簡介:高朝霞(1973—),女 ,碩士,中國音樂學院音樂科技系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