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管張榮耀從事洗衣服務業已經23年,但他一直對行業有可能發生的變革保持著高度敏感。
早在2000年,榮昌便開始與新浪合作開展“網上洗衣”業務,試圖探討“互聯網如何與生活對接”。但深入后發現,想要互聯網理念滲透傳統服務業,有很多阻礙。除了支付、配送的問題,還有供應鏈、服務體驗等很多方面都需要調整。顯然,當時的效果并不理想。
隨著移動互聯網與微信的誕生,張榮耀又一次看到了企業持續發展的突破口:“讓手機跟生活服務對接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其中微信特別重要,因為人們‘趴’在微信上的時間越來越長。”
張榮耀意識到,榮昌的新機遇來了。“互聯網為產品貿易提供了諸多便利,而移動互聯網對應的則是生活服務的崛起。”
他分析,榮昌在全國有1000多家門店,幾乎覆蓋所有城市,在終端方面已經鋪得很廣。這種情況下,榮昌想要整合線上其實比較有優勢,只要能用好移動互聯網工具,轉型并不是難事。
于是,有趣的嘗試出現了。
2013年10月31日,榮昌發布了新產品“榮昌e袋洗”。消費者在微信上下單后,榮昌洗衣會快遞一個袋子給顧客,不管往里面裝多少件衣服,一律統一價99元。
顧客將衣服打包好之后,由榮昌員工上門取件。回到洗衣廠,榮昌會再給顧客發微信,告訴顧客衣服的后期處理方法。衣服如有破損,小問題榮昌會主動幫忙解決,大點的問題就和顧客商量,幫他們聯系能解決問題的地方。甚至,員工們還教顧客怎么能裝更多,怎么裝更劃算等,顯然,此舉增加了顧客們對榮昌洗衣的好感。
初期,“榮昌e袋洗”服務只在榮昌公司內部員工家屬和張榮耀中歐校友圈內試運行,首批在北京限量推出5000個袋子,滿足少量用戶的洗衣需求。誰知,此款產品推出僅半個月,就受到了顧客的一致好評。2013年感恩節,“榮昌e袋洗”正式面向公眾開放。
事實上,“榮昌e袋洗”正是一款旨在為用戶提供方便、實惠服務的O2O洗衣產品,它的最大作用就是將服務進行標準化——顧客可按袋支付清洗費用,微信預約,還可以享受上門取送等私人洗衣服務。它解決了顧客到干洗店洗衣停車難、送洗衣物交接時間繁瑣、店面營業時間不能滿足顧客取送時間等洗衣行業傳統痛點。
與此同時,榮昌還將觸角伸向了社區服務,全面向居家服務企業轉型。顧客如有商品配送、地毯清潔、窗簾清洗、甚至是代駕等需求都可以通過400電話、移動終端等方式傳送到榮昌信息系統,系統會自動將訂單分配到相應的門店,再由工作人員在約定時間內上門服務。
2014年3月5日,伴隨著微信支付接口的全面開放,“榮昌e袋洗”正式開通微信支付,成為洗衣行業內首家開通微信支付的企業。顧客關注“榮昌e袋洗”微信公眾賬號,就可以很方便地在手機中完成“榮昌e袋洗”服務預約,預約成功后,手機馬上會收到預約成功的信息。
最近,張榮耀請了一個85后的年輕人擔任公司新CEO,而他則變成股東。他坦言,自己雖然有互聯網思維和產品,但在具體操作時,還是不自覺地只是把互聯網當工具,而沒有養成一種思想和做法上的統一習慣。“要做,就從改變企業基因開始。”